正常版應該是
1.讓大家的薪水都有能力買房子,不管房價要長要跌。
2.讓房價降到大家可以買得起,但是又有餘裕可以消費。
不正常版
1.房價漲到翻天,最好基本價2000萬起跳算了,讓買房成為不可能的夢想
,自然就會把錢拿去別的地方用。
目前看來,不正常版可能機會比較大。

buybuyhouse wrote:
========== 值接影響 ==============
仲介,代書,交易賺的錢,財產交易稅
營造業,水泥,鋼鐵,衛浴設備,鋁門窗業,電梯,磁磚,
========== 間接影響 ==============
裝潢:木工,水電,燈具
家電:電視,冰箱,3C家電,廚具等等。
其他:搬家公司,各大大小賣場
========== 額外影響 ==============
通常買了房子若還有餘錢,加減會換些新玩具
汽車,機車,電腦,音響等等。
buybuyhouse wrote:
房價漲太多,修正一下是正常的,但如今政府大辣辣的說要打房,造成民眾預期房價下跌,交易急凍。
政府要做的應該是維持適度的通膨,民眾預期通膨心理下,交易熱絡,才不會上列列出的產業沒錢賺。
我所指的交易熱絡,並非房地產一飛衝天,而是健康穩定的通膨。...(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