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經濟良方--促進不動產交易

看了一些大大的見解:

正常版應該是

1.讓大家的薪水都有能力買房子,不管房價要長要跌。
2.讓房價降到大家可以買得起,但是又有餘裕可以消費。

不正常版
1.房價漲到翻天,最好基本價2000萬起跳算了,讓買房成為不可能的夢想
,自然就會把錢拿去別的地方用。

目前看來,不正常版可能機會比較大。
"交易賺的錢", 這是不可能的

你20萬/坪買進, 40萬/坪賣出(舊房)

但是你不可能不住房, 所以你又45萬/坪買進(買新房)

所以你虧了5萬/坪

所以交易賺的錢, 基本上只有投資客賺的到

只要房價持續上漲, 你一定是虧的

buybuyhouse wrote:

========== 值接影響 ==============
仲介,代書,交易賺的錢,財產交易稅

營造業,水泥,鋼鐵,衛浴設備,鋁門窗業,電梯,磁磚,
========== 間接影響 ==============
裝潢:木工,水電,燈具
家電:電視,冰箱,3C家電,廚具等等。
其他:搬家公司,各大大小賣場
========== 額外影響 ==============
通常買了房子若還有餘錢,加減會換些新玩具
汽車,機車,電腦,音響等等。
===========================愛騎車減肥的呆呆
真的是傻了


買房的金額 已降四百萬為例...

這四百萬就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了


現在也流行老屋拉皮 (真是多虧了高房價 ...

購屋成本降了之後 各個行業就會開始發展了

不管是家具類 裝潢類 水土泥類 營建也會開始成長 為什麼?? 因為"購屋成本下降了"


民眾就有多餘的選擇可以選擇更好的家具 更好的裝潢 更好的格局 也可以重新打掉 請人設計想要的風格



要救經濟?? 先降低購屋成本吧
buybuyhouse wrote:
房價漲太多,修正一下是正常的,但如今政府大辣辣的說要打房,造成民眾預期房價下跌,交易急凍。
政府要做的應該是維持適度的通膨,民眾預期通膨心理下,交易熱絡,才不會上列列出的產業沒錢賺。
我所指的交易熱絡,並非房地產一飛衝天,而是健康穩定的通膨。...(恕刪)



這言論聽起來好似有其道理,但冒昧請教個問題,請問你覺得現在的房價算"健康穩定的通膨"嗎?


舉個實例好了,在民國76年左右,當時的台北市內湖區一間4房公寓(室內實坪38坪)價格180萬
當時的一碗陽春麵15元,一雙品牌球鞋1200元,台北市立高中學雜費一學期6000元
當時一位5職等公務員的薪資(不算加班費下),本俸加上加給月領約23000元

接著,到了28年後的現在,也就是民國104年的現在
一碗陽春麵變45元,一雙品牌球鞋3600元,台北市立高中學費一學期12000元
而同樣一位5職等公務員的薪資,則是本俸加上加給月領約46000元
但現在一間台北市內湖區4房公寓(室內實坪有38坪左右水準)的開價,卻是要價1800萬以上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想,但個人是覺得這幾十年來,對普羅百姓而言
最"不"健康穩定的通膨,其實就是我們這所謂抵抗通膨的房地產!!!

很多是空的....或是毛呸...屋...
沒那麼多裝潢水電....

我們之前的GDP是虛胖的, 不是現在太弱。之前
的基期太高,不是正確。長期的整體經濟往下修正是理所當然。

房子蓋這麼多,以後是給鬼住。
學校都快變蚊子館了。

你的發言是很幽默

buybuyhouse wrote:
大家老是說房地產交...(恕刪)


不然信義的房子賣給永慶,永慶再轉手給住商...

依照你的理論,多轉幾次,台灣的經濟就好轉了。
正常的買賣房子或汰舊換新都如樓主提到的會帶動很多消費~

只是過去資金取得容易利率又低.導致投資客低價買高價轉手代價太低~

幸好過去炒作房價的方便之門即將在12月31日關上了~

過去在台北買賣一張紅單賺得比一個年輕人的十年儲蓄還多的現象...根本有病.

最近許多想入低價貨的人在亂放房市會崩盤甚至到一折的言論,讓許多年輕首購族好煩惱~

其實全台房價砍半或一折根本無稽之談,新成屋就更別說了...

實際上鼓吹房價砍半或一折論的人...應該只是想低價進貨的人....

所以鋼性需求的自住客.尤其是中南部的朋友們其實不要太在意一折論~

新成屋且是建商一手價交給你且沒有悖離當地傳統行情太多就安心的住下去吧.

整個信義區被他們喊倒跟我們中南部也不會有太大的關係的.


buybuyhouse wrote:
大家老是說房地產交易...(恕刪)

買房子添購新家電跟裝潢倒是真的...
好好笑哦,那不買房子的話你所說的都不能買?你有認真算過一間小小公寓可以買多少3c產品?吃多少頓大餐?換幾台國產車?
小弟最常聽到的是,省著點,要存房子的頭期款,省著點這個月房貸不太夠,省著點,房貸還沒繳完,省著點剛買房子,液晶電視先別買了,所有的錢都拿去買房子了,還促進啥經濟啊?你以為每個人都是營建業哦?
很簡單,房價大幅下跌,自然會有一大堆人進場,包括我在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