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是為了方便和政府機關銀行聯絡溝通打交道。
但也就因為如此,
造成企業把蛋生在台北市、屎拉在當年的台灣省和高雄市的不合理狀況,
台北市集雞蛋於一身,
台灣省和高雄市集雞屎於一身,
台北市建設、資源和其他縣市越拉越遠,
就吸引更多人到台北市去設籍買房,
生態就是如此,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當企業聚落、人際聚落形成後就很難去改變。
如果各位也和我一樣有點年紀的話就知道,
早年的政府是把好的留在台北市,
不想要的就往外縣市丟,
反正眼不見為淨就行了,
高雄空氣和水質為什麼不好,
很簡單,因為高污染產業多,
或許有人會說政府機關應該嚴格取締,
可是實務上會受限人力和需要被取締的數量規模而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結果,
就好比取締烏賊機車,
當小小的台灣機車數量達千萬輛時要如何有效取締?
取締違建也是相同情形,
況且要取締、或者要求污染產業停工或大幅改善時還得面臨從業人民失業的問題,
也說不定法令的規定就是如此寬鬆,
被取締的企業去訴願或打行政訴訟也未必會輸.....
最近彰化的台化訴願案就是如此,
彰化縣政府可以說了惹了一身腥,
後續還得面對高額賠償的要求。
bikeneo wrote:
今天去高雄出差,搭...(恕刪)
真巧我10日也在台南、高雄、屏東出差,而且我是台南人。
您應該是不了解台灣的產業分佈才會發這樣的文章。台灣的重工業、重型車輛產業、機汽車零件產業基本上都集中在南部,台中強的是精密機械,新竹當然是IT科技,台北因為百年來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基本上是商業交易中心,
基本上台灣產業分佈還是依據日據時期日本人的規劃。台北市是政治中心。南部因為是日本海軍南進基地,日本人煉油廠等重工業都放在高雄,自然高雄一帶重工業非常強。台中精密機械的產業優勢,據說是因為日治時期參與高座海軍工廠飛機製造接受過日本師傅嚴格訓練的「臺灣少年學工」大都來自台中彰化一帶,日本戰敗後選擇台灣籍的學工就把打造精密機械的工藝帶回來中部紮根了。
這些都是日本時期傳承下來的地區產業優勢,台灣的產業並不是像您說的集中於台北市。新竹當然是因為孫運璿、李國鼎先生等把科學園區設在新竹、IT才在新竹萌芽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