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些買房的建議,你知道不買房的話,20年後會變多少錢

太好了,快鼓勵多一點人不買房,反正會真正把錢存下來的大概10%不到,促進消費也很不錯,活絡經濟嘛!不買那當然就用租的啦~跟誰租呢?當然跟有買的人租啦!以前是這樣,未來大概也差不會太多!

補充一下,iphone每年都出新的,記得要換喔~啾咪~
順便問一下,在沒有任何貸款之下,擁有多少現金算有錢人?有誰知道?

boss5566kk wrote:
6%是平均值去概算
很多十幾元的金融股都不只6%了
大公司只賺6%是混不下去的

嗯,國家應該請你去管大家的退休金
這樣就不會破產了
算來算去,房價漲跌是關鍵,樓主少算到,受薪階級的房貸利息可以列舉扣抵喔。
老話一句,認為會漲就買,買你認為會漲的,認為會跌就租,然後最重要的是願賭服輸。
boss5566kk wrote:
小弟前幾天用exce...(恕刪)

一年六趴。政府沒請你抄盤真可惜
軍公教勞替代率破百都不是問題了
這理論讓我想到之前股票狂漲
一堆在ptt吹噓說想辭職當專業抄盤手
結果上次下殺快千點 這種文瞬間都消失


反正是這樣啦
股票漲 獲利大於買房 買房很笨
股票崩 房地產穩崩 買房很笨


boss5566kk wrote:
風險是任何投資都有
你怎麼不說如果當年你賣掉店面
跟小s公公一樣買進鴻海
現在住豪宅還可以當小上市公司大股東
你我的比喻其實都彼此彼此沒太大意義


不會啊
人家有店面就是最安全保本的投資
一間馬路邊的房子即使拆掉重蓋
樓上可以從5層變成30層, 但是一樓店面永遠只有一戶.
店面只要不賣掉, 留給自己養老或者子孫後代永遠都有租金收.
40幾年的破公寓樓上二樓三樓可能價格不好, 但是一樓的店面再破只要地點對, 租金還是很高.

投資當然有風險,
你自己舉的例子就很有問題

你舉的例子完全沒有考慮到投資風險, 未來20年, 年年有6%?
你那麼厲害想必央行下一任總裁應該要讓你當才對.
台灣外匯存底翻倍就靠你了.

而你又假設買房子不會增值?
你知不知道只要是都市裡面的房子, 長期持有, 就像你說的20年, 都是增值的?
如果買股票, 很多公司20年之後都不知道在哪裡了.






差異不大

我家可以賣八百以上 樓下好像租一萬二 還一萬三吧


玉神集團 wrote:
為啥買房是買1000萬的房,租房卻只租15萬/年的。要算就要放在同個起跑點。

boss5566kk wrote:
小弟前幾天用excel...(恕刪)

很有趣的論點 但大家很像都持保留態度
Lorenzt1982 wrote:一年六趴。政府沒請你...(恕刪)

這就是所謂的
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風過去了,摔死的還是豬

Lorenzt1982 wrote:
一年六趴。政府沒請你抄盤真可惜
軍公教勞替代率破百都不是問題了
這理論讓我想到之前股票狂漲
一堆在ptt吹噓說想辭職當專業抄盤手
結果上次下殺快千點 這種文瞬間都消失
反正是這樣啦
股票漲 獲利大於買房 買房很笨
股票崩 房地產穩崩 買房很笨


人類本來就是要住房子不是嗎?
我們的祖先即使幾百年前從大陸渡海來台也是要自己想辦法蓋房子住,不是嗎?
住城市裡面就自己存錢買間房子住
住鄉下種田也可以自己請人蓋間房子住.

發文叫人不要買房, 叫人未來20年去租房.
請問如果人人租房, 那大家租的房子哪裡來? 房東的房子? 那樓主又可以講了, 房東就是投資客! 房子不自住也不賣掉而去租人,當然是投資客,不然咧?

台灣很多年輕草莓族, 或者失意落魄的中年人, 整天嫌東嫌西, 一副政府欠他, 社會欠他.
嫌台北房子貴
又要新房子又要捷運宅當然貴不是嗎?

基隆離台北也就20幾公里
一坪10幾萬可以買到背山面海,條件不錯的新房子了.

我住的廣州市
普通人薪水沒有22K, 也沒有甚麼周休二日, 當然更沒有一例一休
房價比照台北市
物價也是比照台北市
連停車費甚至都比台北市還貴, 整個廣州市所有的百貨商場+路邊停車格, 幾乎都是一小時16塊人民幣!!
不是像台灣還有甚麼公有停車場價格比較便宜
可是很多人也是買到離廣州市區20幾公里遠的地方, 每日通勤上下班, 而即使離市區20幾公里, 也不是捷運宅, 價格還是比基隆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