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羽斷翼 wrote:
你還是沒弄懂

社會住居本身就是個不公平的住宅

特別是他的條件

會讓大家情願當窮人也不願意當個有正常收入的人

因為可能你家庭年收入差1萬

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差異

那努力作什麼

窮人才能爽爽過

所以為了爽爽過。。人一定不能上進

這叫公平的居住正義

沒錯,你提出的正是社會福利普遍會有的缺點:有的人會為了謀取社會福利而故意停留在中低收入狀態。但不表示我們應該為了避免這個缺點而排除社會住宅政策,整體而言,社會住宅政策是大致平等的,只有在門檻附近的人會有較不平等的現象。而且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只有在過渡期的初期才會這麼明顯,現在這些社會住宅剛蓋好,房子還是新的,量還很少,只有少數人住得到,容易讓人有覺得在天堂的感覺,等二十年過後,這些房子變老屋,社會住宅變很多了,大多數人都住得到時,就沒那麼天堂了。

我可以體會你的不滿,因為我也是在門檻邊緣被排除在社會住宅外的人,所以你大力反對我也很尊重,不過我個人基本上還是傾向支持社會住宅政策(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支持)。
我開了這個版,
正反面意見針鋒相對,意見鏗鏘有力。
高手過招,我深表佩服!雙方都給分數。
反對方的被剝奪感是很重的。
我們常說,寵子不肖。
任何在貧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都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
這些在困境中長大的孩子,特別懂事,任勞任怨,無法享受都市的生活便利,在郊區、偏遠地區置產,通勤時間甚長,辛苦照顧小孩、長輩,偏鄉資源不足,下一代也受苦。
這些人的特徵是:從不埋怨,重視倫理,毅力堅強!
向這些辛苦生活的人致敬!
政府的政策,我的感覺,比較傾向於財富重分配?
這樣的政策決定,我寧願相信,基本出發點是好的,
讓立足點不平等的弱勢族群有一個良好的基礎。
這其實有很濃厚的社會主義思想。
理論是好的,但實際執行層面應該要考量很多現實的問題。
lawtaipei wrote:
我開了這個版,
正反...(恕刪)

唉....
這些內容讓我看到族群對立...
為何對立...為了資源...

大概是我爸那年代...
我們家是本省人...所以本來就有房子....

老蔣帶來台灣的稱為外省人....
外省人.好多好多的福利....
為什麼?答案是他們很窮...
要給他們房子住...眷村..
給他們糧食.錢...發糧發錢
給他們良好的醫療...榮總.三總...
榮民...之類的福利...大家記得吧!

之後..過了好多好多年...
這些人的後代...也都長大.壯大了..
成就很高..多是高官.權貴.掌控很多的政治...
而且多數都有錢了...
曾經的那些特權...變成他們應得....
政府不能收回這些他們以前「奮鬥」的成果...

我小時候...聽著那些眷村好苦之類的言論...
長大後發現...
他們的子孫多數成就不凡...
而且領了數十年的莫名補貼...
住公宅.買優惠國宅...
我突然覺得....哇操....原來他們過的很爽...
他們一直在領補助...金額是可以不用擔心生活的...
我們有房有地....不做事沒飯吃...

他們的長輩跟我說以前很苦...
含辛茹苦的養育孩子變成醫生.高官..國營事業..
瞬間....開始顛覆我的思維....他們窮?
我到老爸那代剛好花光光財產...
可以稱之為坐吃山空...
但那些人依然每個月領補助...

我只身..開始燃燒生命來拼生存....
現在...政府又開始以前那一套?
你們覺得...社宅...住進去的人合約到...會搬出來?
領補助的人會不會刻意製造窮苦假象?
mask0704 wrote:
唉....這些內容讓...(恕刪)


報告大大,
人與人之間的誤會是何其深啊!
我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島嶼,
隔閡卻非常深。
每個人生活經驗都不同,
如果我們都認為對方都是佔盡優勢的大壞蛋,
無助於解決社會問題。
我認為住宅問題跟族群無關,而是我們這個社會必須解決的困境。
有沒有錢,是否有成就,變數太多了。無論哪個族群都有貪婪的渾蛋,也都有被壓迫的窮人。
牟社會大多數人的福利,讓房屋成為溫暖的家,而不是賺錢的工具。
社會福利政策,是必要的。
多餘的,騙騙選民的政策而已
如果真的要居住正義,那應該是大量用便宜而且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蓋在密集區壓制周圍房價
並且課徵100%轉售獲利税。否則端出來的牛肉不過是淪為扶持新一批炒房族而言
h7878220 wrote:
多餘的,騙騙選民的政...(恕刪)


嗯嗯,徵收帝* 、勤**真 、 一*苑 、松*苑(附近不動產)……充為社會住宅,只租不賣,
轉售時,漲價全部歸公。
哈哈,比社會主義國家還嚴厲。
只是,真的可行嗎?
如果無法通過可行性評估,都是喊爽的。
政府做對了,不論顏色都可以支持。
當然,如果是騙選票的政策,我們就要唾棄。
ldw406 wrote:
沒錯,你提出的正是社會福利普遍會有的缺點:有的人會為了謀取社會福利而故意停留在中低收入狀態。但不表示我們應該為了避免這個缺點而排除社會住宅政策,整體而言,社會住宅政策是大致平等的,只有在門檻附近的人會有較不平等的現象。而且天堂與地獄的差別只有在過渡期的初期才會這麼明顯,現在這些社會住宅剛蓋好,房子還是新的,量還很少,只有少數人住得到,容易讓人有覺得在天堂的感覺,等二十年過後,這些房子變老屋,社會住宅變很多了,大多數人都住得到時,就沒那麼天堂了。

我可以體會你的不滿,因為我也是在門檻邊緣被排除在社會住宅外的人,所以你大力反對我也很尊重,不過我個人基本上還是傾向支持社會住宅政策(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支持)。..(恕刪)


當一個人沒飯吃了...你給他飯吃.那他就吃.那沒問題

旦當一個人沒飯吃了...你給他飯吃...他回你...

幹...你是在打發乞丐嗎??沒有龍蝦..鮑魚..是要怎麼吃..

你覺得這有問題嗎???

這就是我眼中社會住宅的問題..

住不是問題..旦指定要租金便宜..交通便利..生活也便利..什麼都便利的市中心就是問題

就像幾十年前年輕人最先說的工作口號....

錢多...事少...離家近.....

你有本事...我當然不反對...

旦麻煩是用你自已的本事

而不是要求這社會要無私的對你進行付出

如果你有本事..你想住那都是你的自由..這絕對沒問題

旦如果你需要這社會的幫忙..又真的要住社會資源幫助下的房子...去住郊區吧

交通不便利又如何??

這才符合這社會的現實不是嗎??

到底是有個地方住比較重要??

還是要讓這些居住者予取予求重要??




還有..20年後..30年後一樣會是天堂的

我年收入少個1萬

我月支出能少個5000-10000在租屋上

未來說不定價差還會愈來愈大

因為一般的租金可能會漲..

旦社會住宅很難漲

一漲就是社會不公...政府迫害弱勢.....

這還不天堂嗎??

一個原本就充滿不公平的社區政策

為了選舉而提出的社會福利

值得支持嗎??
lawtaipei wrote:


報告大大,
人與...(恕刪)

我講的...不是族群問題...

是政府政策綁「票」...
你知道以前的那些莫名的扶貧政策...
那些被扶起來的人...
即使子孫已經功成名就...
多數成為既得利益者..也不放棄政府的照顧...
直到老死...
「眷村」就是很好的例子...
榮民證聽過吧?
40歲開始領退休金.三總榮總.看病不用錢...
這種人...一大堆...到現在還很多...
你知道以前很多台北市的精華地段是眷村嗎?
為了要收回國家「借出去」的住宅...
花了多少的社會成本?
不可否認他們對當時政府有貢獻....
以前的那些福利...是有對價關係的...
拿了福利...要有貢獻...類似志願役...
後來軍公教福利太好...也很多被收回....

現在只要「窮」?只要不會賺錢?
不需要對價...就可以得到福利?
根本就是在鼓勵貧窮...鼓勵別太認真賺...
不買房還可以住在精華區?
買了房即使是東北角.連抽籤都沒機會...

社會住宅住久了就是永遠可以住了....
為了不失去這個保護傘...
裡面的居民更不可能為社會奮鬥...

北市精華區...即使一房一廳...也要快2000萬
然後出租給「窮人」12000?甚至更低?
買在旁邊艱苦奮鬥的人....每個月繳5萬以上貸款...
每個月光是利息就15000以上...
社會住宅完全是在製造新的「眷村」
而且只要條件是...要看起來「窮」
不需要有任何回饋國家的行為!
mask0704 wrote:
我講的...不是族群...(恕刪)


mask大大,我也反對濫用補助。
我試著解釋,
有一些人濫用健保醫療資源,
有一些醫師詐領健保費,
但健保制度是好的。
社會住宅政策也是一樣,
基本精神是好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對底層民眾而言,社會福利政策,就像是快要溺水的人,給他一根浮木。
統治階級(是階級不是族群)貪婪,與財團結合,那些人有律師、會計師以及各種專門職業撐腰,
我們在社會上努力工作,苟延殘喘,只求溫飽,有些人比較倒楣,不幸遭遇意外或挫折,社會應該拉他們一把。
當然,人性貪婪,這些被幫助的人,有可能霸占補助或福利,但這是執行面的問題。
我承認這是非常困難解決的問題,社會住宅蓋在天龍國,反而把認真工作只能買郊區的中產階級洗到偏鄉,下一代也享受不到台北市的教育資源與便利。這樣合理嗎?
lawtaipei wrote:


mask大大,我...(恕刪)

唉....
給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住在精華區真的是好事?
即使完全驗證他們是社會底層...
真的讓他們住了進去...
他們養得起自己嗎?
他們的收入支撐得住附近的其它成本?
人生也不是只有居住成本....
百萬地段光是餐飲就比新北貴2-3成起跳...

在我看來...完全是政治作秀行為...
一堆不食人間煙火的政客操縱民粹的手段..

有足夠收入能活在百萬區段的人...
其實...不用補助也能在新北外圍活得很好...
為何萬華住著一堆社會底層的人?
不完全因為習慣環境...
重點是...生活便宜.且容易取得....
不論是房價...甚至...餐飲.民生用品....

住在大安區只能到萬華消費...
這是要折騰誰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