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asure1314 wrote:
你沒想過還有中間的一(恕刪)
這一群就是所謂的「經濟弱勢」,
現在人用詞都很藝術化。
「經濟弱勢」就要認清自己條件,
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地,
適合自己月收入的房型,
不要「眼睛長在頭頂上」,
整天羨慕有錢人的生活,
認清你沒有一個有錢的老爸
tany3472 wrote:
你有一間房自住已經夠了,
你還要多買嗎?
長期看空,也有自住不用買房,
房市多空跟你基本上毫無關係,
浪費時間討論毫無意義,不是嗎?
不解?
不如去政治版八卦戴不戴口罩!
happywork01 wrote:
這間自住,不太貴自然就買了。
以後還會買吧,當投資,只是投資要有一定的標準。
如果房價/年租金在24倍以內,我還是會買來投資。
出租2萬的房子有一天總價要能低於580萬。當然,您可能認為不會有那麼一天。
我投資,但不炒房,因為炒房客是希望越炒越高,我則希望房價低平穩定。
台灣房價上一波跌了40%時,那些槓桿開太高的房蟲當時不是恐慌的賣就是被斷頭。
後來能撐住,部分也是因為有我這種人守住。
希望,現在這些堅持看多的,要自我檢視一下體質,如果不行就盡早賣了。不然這次要跌到24倍以下,怕不只是會跌40%而已。
tany3472 wrote:
如果房價/年租金在24倍以內,我還是會買來投資。
2014年前很多,滿坑滿谷....
2016-2018年勉強還找的到幾件,
2019年以後已經絕跡了......
要碼等房價下修、
要碼要放寬條件為房價/年租金在30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