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漲會讓只有一間房子的換屋族財產增值的迷思

waittfor wrote:
認真大你太老實了, ...(恕刪)

你以為要玩法拍或是要處理不良債權有那麼簡單?
你要有金主支援,要有稅務及法律的知識,還要有眼光夠膽識,也要懂得跟人談判的技巧
所以我才會說沒那個屁股就別吃那個瀉藥,人家吃得起這碗飯你吃不起,你也不需要眼紅給人戴帽子
這也是一門專業技能,你可以選低難度的物件但會有一堆人跟你競爭,你也可以選高難度的目標,但是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能力啃得下這塊硬骨頭
做這些事不偷不搶不違反法律規定,也算是要冒著風險賺辛苦錢,有甚麼不能說的?
你要是有本事你也可以來做啊,法律又沒有規定你不可以去做,是你自己沒這本事嘛
認真過日子 wrote:
並不是用房屋抵押貸套利是不道德,而是大大的發言常讓人覺得用人頭,避險來躲避銀行的追討,要不然就是放著法拍,其實銀行還是會追回呆帳,只是時間會拖很久
...(恕刪)


我只是說話比較老實,我知道很多炒房團會用人頭來做這件事,但我自己是沒有這麼做的需要,何況現在銀行也被騙怕了,你要培養可用的人頭也要花比以前更長的時間成本才能運作了
會有需要用到人頭的通常是投資客組成的炒房團,我只是個體戶根本用不到這些手段,因為根本上的獲利模式就是不同的

炒房團的手法是利用自己人之間頻繁的換手快速的把一個區域的房價炒高,然後用人頭背房貸讓上一手套現獲利了結,最後能賣給一般的買家他們就安全下莊,貸款的寬限期內無法賣出或租金收入無法cover貸款壓力才會進入法拍程序,他們的目的本來就不是要投資房地產的基本價值
像我根本不是玩這一套的有必要去搞人頭超貸嗎?那些會跑來質疑我的人根本就是些一竅不通的外行人嘛

了解炒房團炒房價的運作方式其實你就會知道,奢侈稅打擊投機炒房行為已經足夠,因為只要能壓制住"頻繁換手"的行為,就能有效降低房價快速上漲的現象了,兩年換一次手或是兩年內每次換手要提高10~15%的成本,那些炒房團就已經很難運作下去了,再加上政府現在對房貸的各種限制措施,你還擔心以後的房價能有甚麼泡沫?現在的泡沫都是以前製造出來的啦,遲早會慢慢的被消化掉的

所以實價登錄只是為合理提高公告地價鋪路,並不是為了打擊房地產而只是為了把泡沫給吹掉,只會產生讓房價回歸"基本面"的效果(請了解基本面的涵意)

那些一知半解的半吊子就是"想當然爾"的只看表面現像用猜的,那會有正確答案嗎?(不是指認真哥您老,請別誤會)
cazando wrote:
那些以前沒買房的現在都是苦哈哈的居多
那些以前買了房的現在多數都還過著不錯的日子
沒有付出就想要享受成果,做白日夢吧?
靠打嘴砲能變富翁嗎?面對現實吧大哥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你身邊沒買房的都苦哈哈, 你是要過多好?
我身邊的可不是這樣, 不管有沒有買房大家都過得不錯, 只是當初買在相對高點的人手頭現金比較少而已

打嘴砲變富翁, 你不就這樣又低檔入手精華物件長期高報酬率同時又做了高超的房地產避險然後
還又再跨足到大陸房地產去賺人民幣嗎? 我以為你都忘記自己說的話了呢....

ejan1969 wrote:
租不如買或是買不如租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曾出現大多數人的腦袋裡的


當房價合理時, 的確如您所說, 但當該區域大多數的租金報酬率低到一個程度時, 就會越來越多人
思考這樣的問題, 前幾年只是開端, 這兩年越來越多人有這樣的想法了....


ejan1969 wrote:
買的起,但是不願意買在高點的,我是覺得一直抱持的買不如租這樣的心態也不是很理想就是了。


如果房價合理, 也鼓勵大家再跳進去買, 不到自己認定合理的房租房價比之前, 錢應該在相對更有風險溢酬的工具上(不管報酬率高低), 同樣地段身邊親人讓我看到買錯時機的痛, 也看到買對時機的爽, 更讓我切身體認, 地段雖然重要, 時機也是大問題, 即使是自住也一樣...

ejan1969 wrote:
買高價跌又如何,會影響生活嗎?


跌價真的不會影響生活嗎? 一方面是心理層面的挫折感, 另外一方面是可應付財務危機的能力會變低,
另外還有在適當時機提升生活品質(單就價格的提升)的機會及額度也會下降, 可能是因為我早就買自住房
所以沒辦法體會買房的心理層面價值感, 但要說買在高點價跌不影響生活, 倒也不是太絕對....

不過我也認同您越鑽研越覺自己渺小的想法, 只不過是以現實狀況是否合理來判斷而已....沒有誰一定
要聽我的, 覺得有道理就拿回去自己思考, 再做決定, 就如同多方言論一樣, 盡信書(或說其他人的說法
)不如無書

cazando wrote:
偏偏又要用道德的帽子來壓我們用房屋抵押貸套利做投資的人說我們不道德


從頭到尾都是拿你自己說出來的話來反問質疑你自己, 前後自相矛盾的回答大家也都看到了,
這時候要說你真的不是你自己當初所吹噓的"高超"避險投機客, 只不過是又一次的自我矛盾而已,
那到底該相信你哪一次的反口呢? 再說, 我所質疑的一直也只是你的"高超"避險手法的道德與社會
責任問題, 若您真的不是那種人, 又何須對號入座, 你只要承認當初是吹噓的就好了, 不是嗎?

做的事情願意承認 承擔起該負的責任, 沒人會瞧不起你, 最怕就是一直自我矛盾的反口,
換來的只是更多的質疑罷了, 再說, 我質疑的只有你, 不需要把別人扯下水, 其他人可沒有吹噓
"高超"房地產避險, 也沒有一堆自我矛盾的言論
cazando wrote:
你要有金主支援,要有稅務及法律的知識,還要有眼光夠膽識,也要懂得跟人談判的技巧


你自己提出來搞這個所需要的部份, 是哪個行業做投資不需要? 就連黑道也需要法律顧問啊, 是專業到哪裡了? 現在的法拍, 跟不良債權, 需要的還不只你說的這些, 要像你所吹噓的"高超"避險手法, 需要的就更多,
還是你以為自己不會的部份佔比較多, 就是一門專業?

cazando wrote:
人家吃得起這碗飯你吃不起,你也不需要眼紅給人戴帽子


我真的吃不起, 所以現在是說"你吃得起這碗飯", 還是"我給你戴帽子"? 如果你吃得起這碗飯, 那你又自相矛盾了, 如果我給你戴帽子, 那你之前就已經自相矛盾過了....

cazando wrote:
有甚麼不能說的?


我怎麼知道有什麼不能說會讓你從吹噓自己做了"高超"房地產避險, 到後來又反口說自己沒做, 我還想
問你到底是真的吹噓還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不敢承認呢?
waittfor wrote:
當房價合理時, 的確...(恕刪)
要討論"合理"這兩字的話,就會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無窮迴圈了,不過只要把持的住原則就沒問題,就跟買賣股票一樣,一支股票每個交易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合理價,正因為大家的合理價不一樣,才會有人買、有人賣,這樣才會成交。

你說因為租金報酬率低,所以會有越來越多人思考買不如租這個問題,老實說我看不出關連性,租金報酬率低,影響的是當房東的意願,越少人當房東,租屋供給量變少,理論上房租應該上漲,那要如何推論出人們更想要租房子呢?

至於跌價的問題,我想沒有人希望資產下跌的,投資更是如此,我前面也說過,投資失利的陰影會影響很久的,然而這正是我不建議用投資角度看待自住房子的理由,你不用投資角度去看他,心裡的影響就會小,而且就像樓主所主張的,跌價不正好便宜換屋嗎?

因為看跌,所以不買,很合理的選擇,不過因為價高怕跌而不買,那就該思考一下。前者是心有定見,把持的住原則就沒問題,因為投資最怕三心二意,而後者因恐懼而無法冷靜判斷,就會進退失據。


ejan1969 wrote:
要討論"合理"這兩字的話,就會陷入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無窮迴圈了,不過只要把持的住原則就沒問題


盡信書, 不如無書, 我就說與其盡信我們的說法, 不如靠自己想, 覺得有道理的部份拿回自己腦子再思考
每個人狀況不同, 合理位置當然不同, 現階段只要考慮對自己划不划算就好

ejan1969 wrote:
你說因為租金報酬率低,所以會有越來越多人思考買不如租這個問題,老實說我看不出關連性,租金報酬率低,影響的是當房東的意願,越少人當房東,租屋供給量變少,理論上房租應該上漲,那要如何推論出人們更想要租房子呢?


租金報酬率低, 所以租房子相對划算
-> 買房子的人變少, 租房的變多
-> 供給量變少, 租金應該上漲

這個邏輯基本上沒有錯, 但忘記在租金報酬率還沒這麼低之前, 買房來出租的人增加的太多才導致
租金報酬率變低的, 所以現況應該修正為

前幾年炒房太好賺, 越來越多人跑去買房當包租公/婆, 等著賺價差
-> 租金報酬率低, 所以租房子相對划算
-> 買房子的人變少, 租房的變多
-> 供給量變少但還是太多, 租金應該上漲,
-> 但由於怕太多人薪水太低租不起, 租金低比沒人租好, 所以不敢漲

有沒有可能再變成以下狀況呢?
-> 太久沒人租或報酬率真的太低, 缺錢的屋主忍不住降價賣屋了
-> 也覺得很缺錢的人看到價格怎麼開始跌了, 怕賠更多就跟著降價賣了
-> 本來不太缺錢的人看到價格怎麼一直跌, 怕賠更多就跟著降價賣了
幾天沒上來,發現本樓主題已經變了......
我在想我該不該把標題也改成[房價漲會讓只有一間房子的換屋族財產增值的迷思_8/4後討論買不如租]

租買之間的選擇問題,市場上不早就有一個『租金房價比』在當index了嗎?
http://mypaper.pchome.com.tw/zen/post/1322758927

這篇文章其中提到:『投資達人如總幹事黃國華、王柏達等人也全都認為,在今天不合理高房價的時代,買不起大台北都心房子,只能往偏遠郊區買房子的年輕人,真的不適合在這個時間點進場,讓20年房帶綁死自己的人生,寧可先選擇租金便宜、離工作場所近的地方的房子租』

而今天的房地產新聞也有大陸學者點出目前的房價問題,而講出以下的言論:
『日前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演講時語出驚人,拋出「千萬別買房,有空房趕快賣掉」的觀點,宣稱大陸民眾現在把房子賣了,可以幸福一輩子。』
http://tw.news.yahoo.com/謝國忠-陸購屋痛苦指數冠全球-213000504--finance.html

租不如買的說法現在至少是不meet『租金房價比』的criterion,若是有個具公信力的指標說明,大概就會比較有說服力,否則以現在62倍的『租金房價比』來看,現在的消費者真的很難感受到租不如買的感覺!
Sunnision wrote:
而今天的房地產新聞也有大陸學者點出目前的房價問題,而講出以下的言論:
『日前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在演講時語出驚人,拋出「千萬別買房,有空房趕快賣掉」的觀點,宣稱大陸民眾現在把房子賣了,可以幸福一輩子。』
...(恕刪)


這學者的話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嘛,叫大家千萬別買房,那有空房是要賣給鬼啊?
這學者自己想進場而已啦,叫大家趕快低價賣他才好進場去接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