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你直系親屬同住, 也會算在有自有住宅的比例裡 , 所以自有住宅率一直都是高到靠背
在大家都不需要新購 ,永遠都是承接父母的房屋時 ,那政府炒高房價 , 跟財團一起玩又有何仿?
偏偏問題一直就是在已經必須離開家裡的年輕人、首購族 , 都買不起新的房子

讓有需求的user以較低的門檻達到目標, 這就是政府該努力的
poles1 wrote:
這種事很難預測的 也許很難 也許很簡單
而且怎樣叫崩盤,腰斬算嗎?
當大家都買不起,當大家搬到三峽 林口 ....等地方
當捷運越蓋越多 當腹地越來越大 當大家的選擇越來越多 當投資房地產比不上定存
到底會發生啥事呢? 繼續漲?
LV的例子套用在台北房地產很奇怪,有何根據
為何不說是通用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