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讓人民買得起房子!!!!!

布雷爾 wrote:
"央行的貨幣供給不要氾濫、利率不要那麼低、游資不要那麼多、熱錢能夠管制;如果房地產交易要承擔重稅、投機房地產要課以刑事責任,我不相信,台北的房價打不下來。"

還有前面說不要將房屋當商品 ,不把營建業當產業火車頭 ,這些廣義的來說都是方法 ,你沒看到後面嗎?

如果這個就是所謂的方法
那這個留學德國的博士跟很多新聞記者/名嘴有何不同?

diamondback wrote:
不是有高鐵嗎?
高鐵通勤就算是住台中一趟最多一小時,我覺得比起住台北縣塞車到公司也差不多,
房價差額拿來補貼交通費綽綽有餘,環境氣候也好
台中或是新竹的高鐵區房價比起台北便宜許多,通勤時間又還算合理


你說的很好!高鐵台中站的位置在烏日,政府也花6000億蓋捷運連結高鐵台中站方便通勤族嗎?
你知道高鐵台中站那邊,要走一段路才有住家,既然你提這裡想必也清楚才對!

大大肯定不是瞎掰的!!


一個月光是來回車票要2萬多對吧! 假日加班老闆不給錢怎辦? 自己出車錢?

晚上加班太晚沒車班怎辦? 搭小黃老闆不出錢,搭統聯回家等天亮嗎?

還是住台中的員工不準老闆要求加班太晚,或是不准假日要求加班?

那捷運蓋了沒 ? 最多一小時歐!我上次光是到新竹客戶那邊,買票等車到新竹就一小時了,還沒算上新竹到客戶的時間!也沒算從公司到高鐵站的時間!!!

你從台北縣塞車到公司 差不多一小時,人家住台中光是從家裡到高鐵烏日站,買好票等車來搭上車差不多就40分鐘了,到了台北下車轉捷運到公司 又要多30分鐘,加上高鐵的時間差不多4-50分,不多不少快兩小時!!!

不要亂扯了!你是中部的人嗎?

烏日站周邊蓋一堆連棟透天,買那些會便宜到哪裡? 買的遠通勤更久!
特偵組 wrote:
你說的很好!高鐵台中...(恕刪)


舉的例子或許有點不準確,但是我說的就是要妥協啊,
也許一天來回通勤四小時,一個月兩萬通勤費,一年二十萬的交通費,二十年四百萬,很多嗎?
如果買不起你想買的台北市區,這些都是代價
台中站嫌遠,還可以選新竹站,通勤時間再短一些,房價也比台北低

等捷運蓋好,更方便了,你覺得房價會更低嗎?
何況高鐵是有時間表的,比起台鐵準時多了

反正大部分抱怨的人就是沒有準備犧牲自己的方便,一昧的要求別人要配合自己的要求

很多人覺得日本住宅改造王的節目很好看,房子看起來很美,很想自己也有一棟
節目中很多屋主也是在東京市區上班,每天通勤也是一趟一兩小時,那台灣為什麼不行?

還有樓主文中也沒提到德國人通勤要多久,有房讓你住,
但是不是精華區市中心,通勤也許也是兩小時,台灣的民眾願意嗎?





diamondback wrote:
舉的例子或許有點不準確,但是我說的就是要妥協啊,
也許一天來回通勤四小時,一個月兩萬通勤費,一年二十萬的交通費,二十年四百萬,很多嗎?
如果買不起你想買的台北市區,這些都是代價
台中站嫌遠,還可以選新竹站,通勤時間再短一些,房價也比台北低

等捷運蓋好,更方便了,你覺得房價會更低嗎?
何況高鐵是有時間表的,比起台鐵準時多了

反正大部分抱怨的人就是沒有準備犧牲自己的方便,一昧的要求別人要配合自己的要求

很多人覺得日本住宅改造王的節目很好看,房子看起來很美,很想自己也有一棟
節目中很多屋主也是在東京市區上班,每天通勤也是一趟一兩小時,那台灣為什麼不行?

還有樓主文中也沒提到德國人通勤要多久,有房讓你住,
但是不是精華區市中心,通勤也許也是兩小時,台灣的民眾願意嗎?


我沒說不妥協!

問題是政府把工作機會,基礎建設都往台北集中,光捷運就5-6000億砸在台北市,高雄要蓋還得稿BOT,台中要蓋還不准蓋,說人口不夠多,沒有經濟效益


政府為何就是不願意妥協,把基礎交通建設與相關教育環境等搞好,以前政府不是再新竹弄了一個園區,不是在台南台中弄了園區,為何就是不願意在週遭好好的建設?

而不是要人民去妥協,非要去台北上班還要住的很遠!!

日本的確很多人住的很遠,通勤花兩個小時轉電車,而且她們的計程車跳表跟跳樓一樣快!

問題是我們是要效法這種型態的都會生活 ? 就算人民願意妥協那日本相關衛星都市的建設,我國政府有花錢去搞好嗎?

現在談的是政府蠢,人民跟政府把錢拿去炒作經濟效益很低的房地產上面,你賣給我 1000萬,我賣給你1200萬,搞的想住的因為賺的錢不夠房價的漲幅得搬很遠,有閑錢把資金拿去搞這種炒作,這是我們希望的?

很多人亂喊精華區市中心,那把公司搬離精華區市中心,不就好了,

之前台北市不是弄了各內湖科學園區,但蠢政府卻忘了交通,稿的很多人當初公司搬家時也被迫轉行(居住子女教育...),現在有了捷運了,容量太小這鳥問題先不管,但這教訓還搞不懂?

現在內湖科學園區+南港房價都高了起來,

為何政府不繼續找新的地點,同樣模式下去!讓整各台北的精華區從原先老舊住宅改建困難的大安區困境中散落在其他週邊地區上=
因為台北市的腹地早就滿了,除非往東移往汐止,否則就得靠都更,但台北市都更太慢也太小,
所以現在人民被房價逼又沒有選擇,才會產生民怨!



用點邏輯思考能力,如果政府站在全台灣的立場上去考慮,打算平衡北中南的差距,應該繼續這樣砸錢在台北市上面?

還是砸幾千億給中南部某縣市搞好建設,讓人民能夠搬過去住!




特偵組 wrote:


我沒說不妥協!
...(恕刪)


+1

花2小時通車,每天4小時通勤的人,
不知道他的小孩會認得他嗎?


newshunshan wrote:
就是因為很多人不勞而獲, 所以英國的稅金

1. 英國的薪水中位數為每年25000鎊, 扣掉稅剩1680鎊每月
2. 現在要交地方政府的人頭稅, 每戶200鎊每月
3. 這裡的消費稅 17.5%, 就是1/5的錢都要交稅
4. 這裡薪水課稅約22%
5. 英國買20萬鎊的房子, 10%付現, 房貸為900每月
6. 英國的油錢一半都是稅, 現在1.18鎊每公升
7. 買房超過16.5萬鎊要交1%的印花稅
8. 其他費用每戶算500鎊
9. 所以只剩下1680-200-500 -900 = 100鎊能活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1. 年收入 25000 磅的人買不起 20 萬磅的房子的。英國銀行願意貸款的金額通常不會超過年收入的 3.5 倍,以貸款八成五計算,大概只能買 10 萬磅出頭的房子。房屋貸款金額恐怕不到 450 磅。台灣的銀行放款只看擔保品價值,不怎麼考慮以貸款人的年收入是否能負擔,才會那麼多投資客。

2. 人頭稅(Coucil tax)每戶每月 200 磅那是很高級的房子才會這麼貴,一般人住的房子根本連一半都不到。台灣的豪宅房屋稅一年有繳到 2000 磅(10 萬新台幣)嗎?恐怕沒有。

3. 1% 的印花稅有很多嗎?台灣的契稅稅率雖然高,但是是用只有市價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公告現值」計算,所以實際上稅率是差不多的。工黨今年提出的新預算要把首購者買 25 萬磅以下房地產免印花稅,但是一百萬磅以上房地產加到 5%。台灣呢?

4. 20 萬英鎊可以買到倫敦郊區,搭火車或地鐵一小時內進市區的獨棟還有花園的別墅(house)。在台北縣可以用 1000 萬新台幣,買到搭火車或捷運一小時以內進市區,有花園的別墅嗎?

結論:是台北的房子太貴?還是倫敦的房子太便宜?英國的稅率雖然高,但是都是針對高收入者的稅率高,一般人的稅率其實還好。而且英國的基礎建設做得比台灣好多了,大眾運輸工具如公車、地鐵的普及程度很高,對中低收入者才真的有幫助。不向台灣政府只會賣地喊新市鎮(淡海和三峽),結果捷運也不蓋,當然也不能怪中產階級還是只想買市區的房子(更何況郊區的房子也沒有便宜到哪裡去)。

http://phecda.blogspot.com
dogmark wrote:
來源:010-04-02 中國時報 【劉明德】
 台灣的房價之高不是供需出了問題,而是政府不當政策以及投機客、投資客哄抬的結果。如果,央行的貨幣供給不要氾濫、利率不要那麼低、游資不要那麼多、熱錢能夠管制;如果房地產交易要承擔重稅、投機房地產要課以刑事責任,我不相信,台北的房價打不下來。(恕刪)

貨幣供給不是只供給房市而已! 也供給其他產業。房市的需求只佔沒多少
現在若台灣的貨幣供給氾濫,那為何除台北市外其他縣市房價都沒什麼漲?

房地產交易要承擔重稅,其他縣市低房價交易也會要承擔重稅。
台灣對熱錢早就已在管了,要不然也可以像杜拜一樣,急速的發展,再突然拜拜~
基本上,目前台北"市政府"想要課豪宅稅,只限定區域,這個算是正確的。

台北市房價的問題,就只是簽定ECFA之後,台灣的"金融"更容易國際化,
要不然,新台幣/人民幣無法通匯,過去喊的亞太金融中心能搞個屁!?
所以,台灣的金融中心(台北)的房價也開始與國際接軌。

金融中心的房價都是很嚇人的!
台灣的金融/商業中心在台北,
美國的金融/商業中心在紐約曼哈頓
大陸的金融/商業中心在上海/深圳
英國的金融/商業中心在倫敦
亞洲+大陸的金融/商業中心則是香港

台北金融中心在準備要簽ECFA之後,
全球金融中心的綜合實力排名就愈來愈前面,台北市房價也要跟著金融中心一起洗牌,
但其他縣市並不是台灣的的金融/商業中心,房價則和各國的金融中心無關。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您真是愛說笑!!

簽了ECFA就是全球金融中心?就更容易國際化?

不簽就不是 ?

哈哈!!!!

我印象中四五年前這套說詞用的藉口是兩岸直航,說不直航所以外商都在撤退!!!


現在換說詞要喊ECFA了,先預訂一下,下次要用的藉口理由!!!好讓哥們有各準備
特偵組 wrote:
您真是愛說笑!!
簽了ECFA就是全球金融中心?就更容易國際化?(恕刪)

你也別鬧笑話了,看清楚一點再回文好不好?
我什麼時候講簽了ECFA,台北就變成全球金融中心? 我說的是台北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已上升!
全球金融中心調查 台北排名上升 去年3月,台北第1次被列入全球金融中心評比,這次排名最佳。

現在台北只是台灣的金融中心, 主要只處理台灣的錢的而已!
就像上海/深圳主要只處理大陸(某國區域)的錢一樣,當大陸金流夠大,交易量就會很大!
但台北/上海/深圳,並沒法像香港、倫敦、曼哈頓、新加坡那樣,算是"國際"金融中心。

若兩岸無法通匯,台灣的台北金融中心根本就不可能國際化!亞太金融中心也是在喊個屁!
當確定會簽ECFA,兩岸通匯之後,台北金融中心漸漸要國際化時,
台北市需要更多的辦公大樓,財團才會不計高價的搶台北市的地皮!
才會在去年國際金融海嘯要發消費券時,台北市的地皮卻還在漲!

台灣可以跟瑞圓、韓圓、泰銖、印度盧比....直接匯兌,但因兩岸政治問題,卻不能跟人民幣匯兌,
長久以來的異常現在終於要正常....財團當然要先佔台北金融中心的地!
財團買地是算億的,買地之後還要養地和賣出去,你以為他們會跟新台幣開玩笑呀?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你也別鬧笑話了,看清...(恕刪)

flycode wrote:
若兩岸無法通匯,台灣的台北金融中心根本就不可能國際化!亞太金融中心也是在喊個屁!
當確定會簽ECFA,兩岸通匯之後,台北金融中心漸漸要國際化時,
台北市需要更多的辦公大樓,財團才會不計高價的搶台北市的地皮!
才會在去年國際金融海嘯要發消費券時,台北市的地皮卻還在漲!

台灣可以跟瑞圓、韓圓、泰銖、印度盧比....直接匯兌,但因兩岸政治問題,卻不能跟人民幣匯兌,
長久以來的異常現在終於要正常....財團當然要先佔台北金融中心的地!
財團買地是算億的,買地之後還要養地和賣出去,你以為他們會跟新台幣開玩笑呀?


哈哈

如果說美元不能在台灣流通,日圓不能,英鎊不行,歐圓不行

你扯這些全球金融中心通匯有問題,大家還能理解


人民幣?

拜託人民幣流通性在全球金融上面算老幾?

確定簽ECFA會需要更多辦公大樓 ?

之前不是說直航就會讓許多外商在台灣佈局卡位,兩年過去了,卡了多少家? 哈哈!

真懷疑你到底是不懂裝懂,還是懂但是裝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