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憑什麼比東京新宿貴

太強了!!

用17﹣43坪的東西,來跟信義計劃區200坪的比價格
老兄 你實在太猛了!
我待過東京,那個位置圖,離中央公園還一段路(大約步行16分鐘吧)

不過在01是沒差的,一堆鄉民會只看你的標題就會直接回覆

「台北房價太貴」
「爛台北開比國際盤高」

otakinglin wrote:
有錯煩請指正...(恕刪)


完全正確, 不過如果能再加上參考值, 例如大學畢的初任給20萬日圓(林林總總扣掉可以實拿15萬).

或以平均35歲~40歲公務員月薪平均50萬日圓(含兩季年"中"獎金).來對照的話...

其他生活指數, 汽車, 家電, 超市的民生物資價格等.
話說看了日本國民女作家 所寫的"理由"

裡面提到東京都足立區附近蓋了一棟25層樓高的高級大廈 在1989年日本泡沫化的高點時 101.XX平方米的房子預售價是1.26億日圓 泡沫後先是折價20%出售 換人接受又再以折價30% 最後故事主角之一以7千多萬日圓接手 這中間不超過2年
如果稍為換算一下台灣的坪數預售屋的大概就是30坪左右售價3800萬台幣 平均一坪大約120萬台幣 看到這裡有沒有絕得這價格跟台北市的預售屋售價相識呢

當年日本人的GDP有3萬多美金現在的台灣很多人說台灣的GDP不準要用實質購買率來算折合起來也是3萬多美金

也就是說台灣跟當年的日本非常的相識 都是資金雄厚不可一世的強國~不過呢當房價泡沫後悲慘的事情就來了兩年跌了50%(還是很貴因為是高級住宅)

還有沒有再跌小說沒有說 但是小說提到了社區的空屋率很高轉手次數也非常平凡 讓管理委員會很苦惱

講到了這裡就可以說明房子是不可能只漲不跌的 因為都有歷史可循 因為我們一旦把房屋看成資產就會有泡沫的危機 只是傷大傷小而已


把房屋當成是資產就要有風險的準備 千萬不要不予以理會

keii_soh wrote:
完全正確, 不過如果...(恕刪)



我有問題 大大 我之前看電車男的時候 照你的寫法月薪20萬日圓是大學生的起薪 但是劇情說沒有400萬日圓以上的工作都算是貧窮的上班族耶 應該可算是叫弱勢族群了

問題是妳在東京打工的平均日薪就達900~1000/1H了 如果一個月工作24天薪水也有19.6萬耶
正是員工的薪水跟打工的差不多!?

iamcobra wrote:
在日本, 地方大, 發展的比較平均, 雖然有錢人多, 但有錢人或許不愛住在都市中(東京).

在台灣, 地小人稠, 台北又是發展的比較好的, 所以很多有錢人選擇住在台北市.

這就是供需需求的問題而已.
...(恕刪)

完完全全的錯誤
日本有一億三千萬人
比起人口密度來說,跟台灣是差不多的
但差別是在日本人很會充分利用土地

不是日本有錢人不愛住在都市
而是日本的交通相當方便,他們沒必要為了趕上班住進都市
又能享受寧靜住家環境,何樂不為??
我住台中住的是一坪十萬的大樓,上有父母要養,下有老婆,孩子跟車子.....
每個月貸款,對於每個3,4月萬的上班族來說已覺得有些壓力....
何況要價50幾萬的房子,上百萬的更是痴人說夢話.....
一般小市民真的很可憐,每個月扣下來真的沒得存錢......
其它生活比我們差的還多的是勒.....
adcgvef wrote:
我有問題 大大 我之...(恕刪)



去年到東京新宿的拉麵店
裡面徵員工
一般服務生月薪25萬日幣
店長可以到40萬日幣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怎麼又是拿東京出來討論的文章
東京賣多少?台北就得賣多少?
國情整個就不同,到底要怎麼比?
東京地鐵比台北的捷運更密集,人民也早就習慣通勤上班
更不要提日本公司還補助你交通費
這就好像給你大樓和透天厝選擇,大部分人都會選擇透天厝吧
不然你以為台北市人愛住二三十年老公寓?你以為台北市人愛住夾層小套房?

在我自己的觀察,日本人不但守規矩,而且排隊耐力很強,走路15分鐘到地鐵站也不嫌遠
但台灣的銀行是離捷運站500公尺才是好標的物
500公尺走路需要多久?

再說我覺得最佩服的是日本很會開發出新的據點,表參道,自由之丘,六本木
日本人可以把台場也弄的很有人氣,台灣的mall有人氣的在哪?
數來數去又是sogo,新光,微風
所以大家都要搶大安區,搶仁愛路,搶敦化南路
沒辦法分散人潮,當然大家就卯起來搶那幾個地方,房價怎麼掉?
而且東京最想居住的排行榜第一名也不是新宿阿
但也不必拿第一名的吉祥寺出來推算來推算去
因為東京還有很多可以住的很舒服的地區
選擇多,就不必像競標拍賣似的搶破頭

東京人跟台北人想法本身就不同
台北人喜歡熱鬧,喜歡方便,願意住在商業區裡也無所謂
東京人可不見得這樣想
甚至許許多多的先進國家都不是這樣想
如果台北的公司願意補助交通費,也許可以吸引一些人選擇台北市以外的地方
但比例有多少?我很懷疑
去日本玩的感覺,我覺得他們都市裡的車子還滿少的
多半都是靠地鐵
台北市即使捷運也不錯發達,但機車汽車還是一大堆

政府就算打了建商,也打不了小老百姓的腦袋
小老百姓要學區,要地段,寧願選車水馬龍的商業區勝過靜悄悄的住宅區
日本人的老婆大部分在家裡作家庭主婦,台灣是雙薪家庭
下了班要飛奔去接小孩,回家還要洗米燒飯洗衣服
怎麼比?
有果必有因
建商就掐準了小老百姓的想法,那怕沒人買
就像iPhone,搞的像3C聖品似的,會怕沒人買嗎

cycuttq wrote:
去年到東京新宿的拉麵...(恕刪)

那是固定的員工
日本在經濟泡沫時代
派遣工大量被採用
整個日本的勞工制度完全失控
一大群的失業勞工聚集在公園領取年菜
引起日本社會震動

sunny0989 wrote:
那你可以搬去日本啊~...(恕刪)



可惜日文不好
沒那麼多錢
不然我也想搬去日本的說~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