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過去那段時間房地產業者很強調低利率,卻刻意忽略房價炒髙後的高本金,當很多人開始進入還本金,才發現事情大條了,天天被房貸壓的喘不過氣來。

台灣的房價炒得太高,多數買房的變成為高負債族群,像現在房價不斷下跌,看不到底,接手又相當弱,很容易成為負資産。

未來持有稅上揚已成趨勢,多持有只是多繳稅,負擔會越來越重,老話一句夠住就好。

E.TTsai wrote:
低利是個不錯的環境~~
但是總是要還本金的~~
也不可能永遠都只繳利息...
就算轉貸也是要一筆費用~~
假設鑑價比第一次還低...又是一筆錢支出!
不過現在的人精明的很~~
就算建商天天在媒體吹哨,
還是很少人會輕易上當....
增加的持有稅就當成降息而減少的利息支出就好~~
一來一往也沒啥吃虧~~
只是把錢從銀行轉移到政府口袋而已
科瑞岱爾 wrote:
沒錯,過去那段時間房地產業者很強調低利率,卻刻意忽略房價炒髙後的高本金,當很多人開始進入還本金,才發現事情大條了,天天被房貸壓的喘不過氣來。.(恕刪)


根本沒有所謂的高本金,不要認為所有買房的人都是笨笨的,就算買房的人沒考慮到自己的負擔能力,銀行也會幫你做這一件事。 1000萬能力的人就只會買1000萬的房子,如果房價漲二倍意謂者你的坪數就是除以二倍,不然就是往更外圍找。

現實就是1000萬能力的人絕對不會去買2000萬的房子,銀行也不允許。有時也要回頭看看真實世界吧?倆位。

冰冰佑佑 wrote:
根本沒有所謂的高本金,不要認為所有買房的人都是笨笨的,就算買房的人沒考慮到自己的負擔能力,銀行也會幫你做這一件事。 1000萬能力的人就只會買1000萬的房子,如果房價漲二倍意謂者你的坪數就是除以二倍,不然就是往更外圍找。
現實就是1000萬能力的人絕對不會去買2000萬的房子,銀行也不允許。有時也要回頭看看真實世界吧?倆位。


如果銀行這麼厲害的話~~
那麼市場上不會有法拍的物件了

這問題對於年收入500萬以上的冰大~~
應該不難才是!
E.TTsai wrote:
如果銀行這麼厲害的...(恕刪)


雖然你沒正面回答問題,但我回你。

很簡單呀。舉個例,你月薪8萬但因為突然腦袋空空被老闆炒尤魚,然後只找到1萬8的工作,但達不到房貸8萬的三分之一,也就是2萬6仟元,因此法拍。


冰冰佑佑 wrote:
不要認為所有買房的人都是笨笨的,就算買房的人沒考慮到自己的負擔能力,銀行也會幫你做這一件事。 1000萬能力的人就只會買1000萬的房子

冰冰佑佑 wrote:
舉個例,你月薪8萬但因為突然腦袋空空被老闆炒尤魚,然後只找到1萬8的工作,但達不到房貸8萬的三分之一,也就是2萬6仟元,因此法拍。


第一段跟第二段好像有不小的矛盾之處

有些人就是笨笨的以為自己可以負擔,
殊不知未來可能面臨突發狀況,
這時候銀行就會幫你做一件事!

有些槓桿開太大的人,
也可能遇到同樣的狀況....



E.TTsai wrote:
第一段跟第二段好像...(恕刪)


實務就是如此。 人只能就現況預估未來,如果是膽小如鼠怕失業,那你就用現金買房吧。 認識的人沒有人用現金買房的,你要繼續脫離現實也ok,你喜歡就好。
冰冰佑佑 wrote:
實務就是如此。 人只能就現況預估未來,如果是膽小如鼠怕失業,那你就用現金買房吧。 認識的人沒有人用現金買房的,你要繼續脫離現實也ok,你喜歡就好。


人只能就現況預估未來~~
這點我非常認同.....
大多數的人也都是這麼做~~

以史上最低成交量來看....
我和你,都是對未來的房價抱持悲觀的看法~
這應該沒錯吧!

當然沒人會用現金買房啊~~
投資客如此~~
自住客也如此~~
所以一旦房價修正達到兩成....
再加上這2.3年的持有成本~
那些買在最高點的人~~
本金大概全都賠光了

目前的事實也是如此,
要活在自己的世界,
你開心就好
E.TTsai wrote:
人只能就現況預估未...(恕刪)


同事最近接二連三的陸陸續續的買房交屋了,看不到他們對未來悲觀,因為工作4~5年且已經30歲到買房時間了,硬需求是沒差的。你要開心的繼續等,那也OK,你喜歡就好。

冰冰佑佑 wrote:
同事最近接二連三的陸陸續續的買房交屋了,看不到他們對未來悲觀,因為工作4~5年且已經30歲到買房時間了,硬需求是沒差的。你要開心的繼續等,那也OK,你喜歡就好。


是啊....
你也說過你的同事不想交屋,
跑去跟建商喬,
結果建商還真的降價一成給他....
如果不悲觀何必去喬呢?

怎麼你的言論處處充滿矛盾?
有些超過自己能力買房跟笨沒有關係,是跟貪有關係,炒作是不會去衡量自己有多少實力,只想著短線跟加價後會有人接手,而這種人在前幾年相當多。

之前華南銀行的數億元房地產呆帳,也算是一種超過自己能力的。

至於銀行把關就不用寄望太高,以前不是有貸款99%。一般來說有關係的可貸更多,成數也很高。

四年前我說政府亂花錢很缺錢(夢想家舞台劇、花博等等一堆錢坑),包括軍公教年金也是靠地方政府發放,之前苗栗缺錢到連退休公教人員月退俸都發不出來,更慘這8年許多花很高價的公共工程幾乎都不能用,像花1300億元的機場捷運問題一堆無法驗收,還要花更多錢去收爛攤子,將來大家為收爛攤子負擔只會更重。所以,房地產一定是當提款機功能,且以前大家不是說買房的口袋都深不可測。

四年前我還記得版上一些意識形態的人傻呼呼支持當時政府一堆錢坑跟亂舉債(當年的預算是自己編自己審全數通過),還有人跟我爭論絕對不會增房地產稅,現在搞到負債一堆不都靠大家來買單,跟房地產稅增加。

此外,當時盲目挺政府的不少是軍公教,這八年政府財政被掏空,他們的年金也準備要被改革,不然全民已經揹不動,他們忘記他們的年金不是特定政黨付的,是全民付的。

很多事情要能抓住未來趨勢,才能趨吉避凶。房地產夠住就好,這波大漲是2008年建商夜奔總統府後,政府跟建商聯手營造出來的拉高逃命波,先跑先贏,後跑者會被害得很慘,別把逃命波當成主升段,停損才能保命。

冰冰佑佑 wrote:
根本沒有所謂的高本金,不要認為所有買房的人都是笨笨的,就算買房的人沒考慮到自己的負擔能力,銀行也會幫你做這一件事。 1000萬能力的人就只會買1000萬的房子,如果房價漲二倍意謂者你的坪數就是除以二倍,不然就是往更外圍找。
現實就是1000萬能力的人絕對不會去買2000萬的房子,銀行也不允許。有時也要回頭看看真實世界吧?倆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