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悖論」與奇怪的「舉例」,真的是台灣房地產的寫照嗎?

其實不管看空看多....其實以房市來說...小弟以往也是看空的...但是呢看看01再到處晃晃看看建案...其實就可明白房價為何一直上漲....以01來反應最明顯囉...這麼熱烈...不管空方多方都有這麼多話題...有話題的原因...就是有需求...有需求呢就會有價格....應該滿好理解的...
房市最大的空軍是政府反之最大的多軍也是政府
房地產的榮枯只取決於政府的政策不是嗎?例:降低遺贈稅調降利率反之調升利率抑或實價核稅....(空及多例多不一一列舉),不可掌控因素:國際變數天災人禍選舉及外資之進出..等,但'維穩'才是任何國家抑或政府的最高指導原則,以台灣去比較任何國家其實意義確實不太大,因為每個國家狀況不一,每個國家在不可掌控因素不一採取對策高明與否及產生結果也會相當不同,歷來台灣政府是把房地產當成绑住人民的工具,更具體體說你是用十五年或二十年銀貸買下一間房子等同你已經與政府簽下十五年或二十年一個長期"維穩"合約,而你或妳在此成家立業也正式成為一個政府要的大國民,這方面台灣政府教育的很成功,考公職(公職也是政府綁維穩的另一個方法如今年較不景氣公職招考人數大幅提高)買房子,結婚生子是目前台灣社會的顯學
再來說說這五年房地產漲價的因素,其實最大因素無非政府政策做多,如遺贈稅調降國有土地鬆綁...等,
那為什麼這五年政府要做多呢?回想十五年或二十年前你的上一代就是在政府長期教化之下在,買下安居樂業的房子,到現在合約到期如果不給適當的漲價報酬那他的下一代就沒樣板可複製,那就無法造就下一代的大國民了!房地產漲價除可以解決上一代房地產保單紅利更可以達到下一代願意安居樂業的目的,更高竿的是為了下一代賣了舊房換了新房,還達成兩代共同與政府簽下十五年二十年或更長三十四十年的超級"維穩"大合約,但也有例外,如都更一開始政府也是以新換舊,小換大,到期保單再簽新的長期大保單概念開放,但後期失控政府政策急轉彎,歸咎原因是最後都更市場瀰漫撐的越久領的越多,甚至於舊屋價格超過原本政府期望價格,因人民手頭籌碼一多,想法就多,問題就雜政府就不容易绑長期"維穩"合約,在違反社會正義'維穩'的大帽子之下,政府政策才會急轉彎把都更門檻提高
那再來台灣房價會跌還是會漲,其實還是看政府的態度與政策,我認為會適度緩跌(都會區或城市熱點恐怕還會漲因為通膨避險及游資過高)天災人禍不說,因為台灣有選舉變數,但台灣國際變數很低,因為外資在房地產影響很低,台灣房地產既然是政府維穩工具當然政府不希望外資來影響,相信中資也不是笨蛋何必來與政府作對,因為政策影響太大講更直接的是大有其他市場可玩何必來台灣呢?對政府而言台灣目前確實不乏資金,何必引中資來台徒增"維穩"之變數
就現實而言,台灣房地產的漲跌都是在政府的數字在調控的,由此銀行的政策忽寬忽鬆也就不意外了,如近期合宜住宅的登記組數及放棄組數也是可以觀察的一個指標,政府把轉移年限拉長不也是在排除投資客實探市場嗎?另外林口合宜住宅較低總價不也是政府在評估較底層或新婚首購的滿足點嗎?
在萬物皆漲薪水不漲情況之下不可諱言房地產確實是對抗通膨的方法之一,以現實而言以銀貸放款成數房價30%跌幅應該是政府希望在2016年選舉前的最大容許值吧!政府也知道樂觀的緩著地才是安全下車的不二法門,當然還可以吸引還有一批該簽長期"維穩"合約的還沒簽約的人吧!
godfrog wrote:
其實不管看空看多.....(恕刪)


不用「悖論」也不用「舉例」台灣房地產的寫照 就是你家養的狗!

狗雖經豢養 但外出時天性不改 還是要在家附近電線桿尿

劃定勢力範圍才有安全感~~ 生物本性 在危機時 對自我領域的需求更強烈 何況是都市化高度擁擠的人

尤其經濟不好 家更是遮風避雨 回到家 外面的不愉快都暫時忘掉

這也就是 經濟不景氣 投資都輸怕了 大家想買房的原因

~~生物天性加上華人天性(你看華人歷史上的大富翁 哪一個不是地產起家)華人歷史上的動亂不斷 造成生性上不安全感很高(從版上一堆人怕失業怕買不起房就知)因此房地產在華人的地區 所賦予的意義跟西班牙不一樣
版主瞭解了嗎 (不要再問了 去看你家的狗就瞭解)






jp05082003 wrote:

房市最大的空軍是政府反之最大的多軍也是政府


這個說法是在經濟穩定的情況下,如果像次級房貸風暴或是西班牙現況這樣,我想政府也無能為力
jp05082003 wrote:
房市最大的空軍是政府...(恕刪)


拜讀(雖然不分段眼睛很辛苦,不過好文章值得拜讀),

所以大大的意思是:
在政府能控制的情況下,政府不得不為,如同大陸一樣,能軟著地就軟著地,
以不去傷害國家經濟體系為前提的狀況下微控房地產,並祈求社會安定?

所以那些專家學者以西班牙為例子佐證台灣,有值得借鏡的地方嗎?
還是單純只是空軍拿來說嘴的把戲罷了?



smalltalk wrote:
西班牙總人口數4千萬,台灣人口少了1/3空屋數又比西班牙高


小弟沒有考慮到人口數的問題耶...這樣說起來台灣早該破了。
(早點破一破或許大家會比較「擴活」也不一定?不怕被裁員的話啦...。)
jp05082003 wrote:
房市最大的空軍是政府...(恕刪)

說的很好!

駕駛技術優良的人開好飛機,
當然是駕輕就熟,
掌控自如.
------
但是如果今天開的是台老舊淘汰飛機,
隨時會故障失控墜毀,
我看敢開的都要背個降落傘上飛機.
這時要搭機的乘客會怎麼想?
怎麼做?
還要不要搭?

香港的情況我不是很熟
但是我認為香港是極為特殊的環境造成
除了澳門大概沒有其他地方可以與香港做類比
****************************
若要比的話
台北比日本東京是較為適合的
台灣可能開始走向失落的X十年
內需無力外銷衰退
妄想能趨向中國卻又隔著大海被邊緣化
(去陝西甘肅新疆發展還比跨海來台灣容易
,走鐵路總比跨海運來的快吧)
台灣自古是中國人眼中的海角天涯偏遠地區邊荒之地
台灣只有在中國戰亂時才會繁榮
主因是逃兵敗將來台發展--(鄭氏與蔣氏)
或被賣給外國經營(日本)
中國大治時台灣就是邊荒
過去台灣有四十年的好時光
就是因為中國鎖國自封的緣故
從歷史來看這趨勢非常明顯
所以大台北之後就是開始緩跌
這可能是最後一波大漲了
****************************
說說香港的特殊性
香港與大陸是相連的(台灣可是隔著一個海峽)
是中共管理下被放任的一區
相對有較高的自由
香港的房價
在97前是靠英國開放式的自由管理
是亞洲最高金融自由的地方
依靠外商與亞洲金融中心所以高價
雖然是東方之珠超級繁榮熱錢匯聚
但是相對也有代價
香港人變成是所有華人中最特殊的了
97前後崩了好一陣
後來是中共開放內地對香港的旅遊與投資
也正好大陸快速崛起
在相對自由又對內地開放
又沒有地理區格(不用坐飛機才能到)
內地的炒房客投資客與熱錢開始湧入
現在來說應該是靠內地人去撐的
各有時空背景
香港在撐高房價的同時
薪水與收入也是有同步升高
香港房子在97崩盤時
我記的香港人的薪資水準也曾經摔到非常低
後來內地熱錢湧入後
整個又起來了
我感覺香港是對環境非常敏感反應也很快速的特殊地方
台灣與之相比實在保守與呆板太多了
台灣尤其這幾年更是一灘死水
自從民進黨跌倒後
台灣已經失去往前走的力量
國民黨只會緬懷30年前
並以30年前的方式治國
我對香港的過去現在並不是很清楚
這些只是我側面大略的了解
希望拋磚引玉
希望有更熟悉香港的人
提供一下真正的香港經濟發展的內情與因素

sevenyet wrote:
沒錯現在有多少年輕人...(恕刪)


不知道您希望政府怎樣做?

有具體的想法嗎?

alexlee650129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這...(恕刪)

內政部的那一條消息是沒造假的?
我以為一般人的常識 應該會這樣思考才對

香港是都市型特區 有整個珠江流域為腹地為支撐
我想各種主客觀條件 都與台灣不同吧 應該是不能類比

super01tw wrote:
內政部的那一條消息是...(恕刪)


反過來想
北市是都市
其它偏遠地區是腹地
不也有相似之處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