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房價 學者:提高持屋成本


bis0815 wrote:
請問要如何分辨投資客跟自住????
我老家在新北市,可不可以為了上下班方便在台北市買房??
我老家在台北市,可以可以為了休閒在新北市買一間渡假用??
我買了又沒有要賣,你怎麼說我是投資客


根本無法分辨的,只要缺錢逼急了就會賣,不管是誰都一樣,
個人名下第二間房產就應該課累進的高額持有稅,
想渡假?想上下班?想養小三方便?非買房不可?
都一樣啦,第二間房以上就是重稅伺候~~
john6517 wrote:
不需要分辨.. 只要是非自住就以較高稅率徵收.. 這種租稅設計本就已經存在..

不需要分辨,因為有心要搞,也分辨不出來
所以這種已經存在的租稅設計,跟本沒用
john6517 wrote:
可以一坪開價1億..!!

當買不起時,開價一千萬,1億,100億,都是一樣的
john6517 wrote:
扯到心態?? 政府的施政是無法改變老百姓的心態.. 卻可以改變老百姓的投資行為..

當"非自住宅"稅率高時.. 一般老百姓只會想要有個"家".. 而不會買第2棟.. 買第3棟...... 想多買房地產.. 那就多交稅吧!!!

告訴你.. 房價漲根本的原因是炒房暴利.. 低利率.. 房屋持有成本低..

囤房養房風險太低了.. 利潤又高.. 導致熱錢均集中到這個產業..

問題就是..如何知道是自住還是非自住
打高空的論調是沒用的
就算只有一間,要賣的時候也不會低價賣的
炒房是全民運動...人人皆投資客
這些現在訐譙房價貴的人
當有天他有了房子,要賣的時候....還會嫌自己的房子貴嗎
john6517 wrote:
提高持有稅應該是針對...(恕刪)

老是一堆強調自住要優惠的
真的很奇怪

到底是一個 投資型自住客 擁有一間 1億起跳的房子
比較需要優惠稅率
還是一個 有10間100萬總值不到1000萬的爛房子
的小房東 比較需要優惠稅率

哪種房子造成 人民的不滿比較大

osprey2101 wrote:
根本無法分辨的,只要缺錢逼急了就會賣,不管是誰都一樣,
個人名下第二間房產就應該課累進的高額持有稅,
想渡假?想上下班?想養小三方便?非買房不可?
都一樣啦,第二間房以上就是重稅伺候~~


說實在,投資房地產會缺錢逼急的占投資客比例多少???
恐怕少之又少
被逼到法拍跳樓的,看起來都還是相對弱勢的...
而且法拍的房子,又是被專業投資客吃掉
你還想便宜撿...

第二間房以上就是重稅
這就是有辦法的人可以玩的地方
不掛在一個人名下就好
甚至可以掛公司名下

再者,房價最貴的台北市
很多都是中南部上來打拼的...
請他們,不是把老家祖產賣了
就是把台北市的房子賣了,改用租的


WOWO88 wrote:
老是一堆強調自住要優...(恕刪)


沒錯,豪宅也是一樣,需要重稅伺候,每年20%起跳,
對於大老板們,這點稅根本沒什麼不是嗎?...

兄弟阿對你我才說實話 wrote:
看完了好幾篇感覺這個政策正中目標,有痛到

長期持有土地與房地產者,成本在租金收入下,幾乎很低甚至趨近於零
但只要課持有稅大於租金收入
就會考慮賣了,越來越多人賣價錢就會下來,到了某個平衡點為止
而有貸款壓力的會更早出脫


是長期持有者炒作還是短期持有炒作

量有缺嗎???? 有錢買不到房子嗎???

osprey2101 wrote:
個人名下第二間房產就應該課累進的高額持有稅,
想渡假?想上下班?想養小三方便?非買房不可?
都一樣啦,第二間房以上就是重稅伺候~~...(恕刪)


agree!

louissvs wrote:
分析的不錯.讚

反正大家也早就麻痺了, 幾乎任何稅金最後都是由買方承受.
你要加稅, 那我就被迫轉嫁成本, 受害者還不是買者.^++^


是啊...

就像你今天去買布丁,本來應該雞蛋做的,他用其他東西做給你吃,因為成本比較便宜...

今天你和他說,布丁不用雞蛋做不行,他可能會把成本再轉嫁給消費者囉...

------------------------------------------------------------------

大家猜猜,以後會不會大家都不吃布丁?

bis0815 wrote:
說實在,投資房地產會缺錢逼急的占投資客比例多少???
恐怕少之又少
被逼到法拍跳樓的,看起來都還是相對弱勢的...
而且法拍的房子,又是被專業投資客吃掉
你還想便宜撿...大笑

第二間房以上就是重稅
這就是有辦法的人可以玩的地方
不掛在一個人名下就好
甚至可以掛公司名下

再者,房價最貴的台北市
很多都是中南部上來打拼的...
請他們,不是把老家祖產賣了
就是把台北市的房子賣了,改用租的^++^


那豈不該更快執行,讓弱勢投資客倒台,讓B大你們這些不缺錢的大腳搶便宜呢?

還有,公司只能買"商辦型",不能買"自住宅"吧?
tiffany0211 wrote:
那豈不該更快執行,讓弱勢投資客倒台,讓B大你們這些不缺錢的大腳搶便宜呢?

還有,公司只能買"商辦型",不能買"自住宅"吧?


我很缺錢呢,但又想買房子
可不想因為亂搞什麼租稅,把成本轉嫁到我這買方身上..
有很多房子,是住商混合,誰說不能登記在公司名下
這些房子不會帶動房價嗎?

我自己一間在大同區的公寓一樓,都可以登記營業了..
我一樓漲,請問二樓以上會不會跟著漲

我跟專業投資客比,跟本不是咖
有便宜的法拍屋還輪不到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