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cinchris wrote:中老年人的購屋需求應該和年輕人不一樣,在人口日趨老化的台灣,老年住宅政策未明確的清況下,應該有越來越多的人有此需求吧?我把我購屋時的考量提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還沒想到的朋友(或年紀還沒到的朋友)或許也可以先規劃一下。 所以口袋裡還有閒錢嗎?窮的只剩下房子也是很慘的事情
樓主有一點可能忘了說,就是房子可以保值,運氣好一點還能賺錢。樓主的年紀應該四十幾而已,進養老院太早,買房子應該只是應付子女離家求學,到退休這段時間用的,不是養老。等貸款繳完,算算也要退休了,那時房子賣了,要去哪裏都行,最重要的是口袋裏還有錢。
1.電梯大樓:電梯對老人家來說絕對是必需品有最好,但是趁還能走時多運動存骨本更重要2.安全:因為將會獨居,完善的保全是很重要的一般般就夠了,賊不太會把腦筋動到獨居老人身上3.大樓管理:我不想老了還要追垃圾車跑垃圾車都是定時定點的吧???早幾分鐘出門就好了4.新大樓:新大樓結構管線比較少有問題(建商很重要),我不想年紀大時還要照顧一間老房子。不要太老就好了5.小坪數:很多老人家(包括我的父母)都會想為孩子留個房間,即使這些孩子已成家生子,他們的說法都是,「孩子孫子回來了才有地方睡」。但是,一年內這些孩子回來的日子屈指可數,我不想老了以後,守著一間大房子,自己沒力氣,又不捨得請人打掃,揹著巨大的貸款,等著孩子回來看我。正確觀念6.有車位:目前還有開車需求,開車會讓我擴展生活圈,即便以後不能開車,我的車位還可租人。錢夠就買,只是要確定以後賣得掉7.近學校:雖然不需考量學區,但是,校園總是一個有活力的地方,可以散步運動或者當志工奶奶可以,大學猶佳,因為附近有很多賣吃的,吃飯不是問題,還可以去操場運動8.近醫院:這個應該不用說明了完全不重要,除非你是把去醫院當菜市場逛,否則光是每天救護車的警笛聲你就受不了了,再加上你是個老人,天天聽警笛,心情會好嗎???其實,我覺得去買大學附近的套房就OK了,少子化之後,大學套房會越來越便宜的....
大推版主的發文,也給我可以參考以後小孩長大,如何安排老年生活。小弟買過套房,電梯大樓。皆是在醫院旁邊。也都是二手屋倒不是為了養老(小弟不到40),而是附近生活方便。現在回頭來看,挺保值的。下一間,如果有緣也希望在醫院附近。
這位媽媽想得很清楚,非常認同很多人似乎還是擔心「獨居」出事怎麼辦但其實這樣的案例並不多,因為再怎樣我們還有一個算是完善的社會醫療體系並且現在許多社區/鄰里也都有在推一些老人照護或是共餐、老人會等等的例行活動與組織就是因應高齡社會而產生的一些防備措施其實老了會出問題的多半是年輕時自信過剩、太依賴小孩、一點也沒為老年做準備的那些人或是那種完全不跟其他人來往的傢伙如果你都不是上述這種的,那其實根本不太需要擔心獨居死無人知的狀況(話說前陣子有個新聞,老婆出國玩回來才發現先生死在浴室門口,有家人結果還不是死好多天才被發現)況且現在科技如此發達,許多跟身體檢測有關的智慧型、穿戴式的產品都開始推出了還在那邊執著於一定要跟子女住、絆著子女只為自己的擔憂未免太自私老人村之前也考慮過,打聽了一下知道像潤泰算是頗高級一次要交五百萬保證金,每個月還要算租金以及餐費與其他有的沒的費用想想還真的是有錢人才住得起的地方倒不如就是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點買間自己負擔得起的房子來養老不用大間,也可省下錢當作養老金平常就廣泛交一些各年齡層的朋友有空聚聚,沒空就算是在網路上哈啦聊天也好除了家人以外的社會關係只要建立起來,並好好維持著根本不用擔心獨居會出現什麼恐怖的狀況至於那種發生狀況死不了又無法自理的....嗯,那就只能另外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