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心情 wrote:
房價是看附近新建案價格,假設A新建案一坪賣25萬,B中古大樓大概賣20萬。當這個A新建案調整到20萬,B中古大樓就只能賣十幾,價格就往下;反之,A新建案賣到30幾萬,該棟B中古大樓就有機會可以賣超過25萬,就跟著漲,整個房價就漲。
房市是看願不願意投入的資金行情!
所以才會有價量關係:
低量低價、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漲、量縮價跌和量增價跌
現在走到哪一階段了?
估計賺不到甚麼錢時,
還有多少人願意進場?
晴天心情 wrote:
房市的價格是那樣看的嗎?
以自住的成本來看,
當初低價時會買房自住的主要理由之一: 因為比較省錢, 所以租不如買!
大多人這樣想的吧?
那住了幾十年的舊房,
不多花錢整修翻新,
跟的上時代的需求嗎?
而屋況不好是不容易找到好租客,
能賣到成本價不虧錢就該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