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心情 wrote:
房價是看附近新建案價格,假設A新建案一坪賣25萬,B中古大樓大概賣20萬。當這個A新建案調整到20萬,B中古大樓就只能賣十幾,價格就往下;反之,A新建案賣到30幾萬,該棟B中古大樓就有機會可以賣超過25萬,就跟著漲,整個房價就漲。

房市是看願不願意投入的資金行情!
所以才會有價量關係:
低量低價、量增價平、量增價漲、量縮價漲、量縮價跌和量增價跌

現在走到哪一階段了?
估計賺不到甚麼錢時,
還有多少人願意進場?

晴天心情 wrote:
房市的價格是那樣看的嗎?

以自住的成本來看,
當初低價時會買房自住的主要理由之一: 因為比較省錢, 所以租不如買!
大多人這樣想的吧?

那住了幾十年的舊房,
不多花錢整修翻新,
跟的上時代的需求嗎?

而屋況不好是不容易找到好租客,
能賣到成本價不虧錢就該知足了!
就你說的甚麼是成本價
我30幾年前買的房子
現在要賣要開價多少有標準嗎
價格要問誰


phd2015 wrote:
原文網址:https...(恕刪)


太好了 反正房貸早就還完了

小弟準備可以再入手一間

空空們還是沒錢買啊
用某些地段來祭旗.....然後大喊房價泡沫化?還有人相信? 這是哪門子手法有什麼公信力?
kewenlian wrote:
就你說的甚麼是成本價
我30幾年前買的房子
現在要賣要開價多少有標準嗎
價格要問誰

成本價可是你自己的自由心証,
既然入手時間及價格都會有不同,
哪有甚麼公認標準?
------

要賣要開價多少有些標準啊?
你依照實價登錄參考價格去賣!
賣的掉算實價登錄有人願意買單,
賣不掉看是要 加價賣
還是要 降價賣

再不然,
找幾家銀行做貸款鑑價,
就可以知道大致能賣多少錢!
斷冥月 wrote: 
還是大大專業,講到最重要的一句話:
貧富差距其實不是罪惡
重要的是在貧富差距之下造成立足點的不平等



其實,不平等 不是罪惡。
它是一個事實,一個現況。
某種程度上來講 不平等 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因素。


成天抱怨不平等的人 在我看來反而是犯了七宗罪裡的 嫉妒憤怒懶惰 

未來20年能從事生產的人越來越少,學校一間一間收掉,公家機關一間一間合併,退休金一年一年減少,老人一年一年多,年輕人的負擔一年一年沈重,房子能不便宜嗎,以後的是年輕人說了算的年代,因為真正的錢(勞動力)在他們身上,如果他們不買單不工作又不生小孩,你能奈他何,試問有解嗎?

未來的可預期景象:老人,空屋,荒地,蚊子館,爛路....房子多的也只能仰賴人去管理,會被怎管理,有沒有被亂使用,你老人一個奈他何.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很多人用長期的影...(恕刪)

John6700 wrote:
未來20年能從事生產的人越來越少,學校一間一間收掉,公家機關一間一間合併,退休金一年一年減少,老人一年一年多,年輕人的負擔一年一年沈重,房子能不便宜嗎,以後的是年輕人說了算的年代,因為真正的錢(勞動力)在他們身上,如果他們不買單不工作又不生小孩,你能奈他何,試問有解嗎?

未來的可預期景象:老人,空屋,荒地,蚊子館,爛路....房子多的也只能仰賴人去管理,會被怎管理,有沒有被亂使用,你老人一個奈他何...(恕刪)

年輕人說了算的年代
哈哈~
20年 你也是老人了啦

你現在一個月多少 你以為20年之後 你還可以賺多少~

20 年台灣 照你說的這樣 台灣你會在乎房子要買多好嗎?
你連吃的米都沒有了啦
sunhm wrote:
房市是看願不願意投...(恕刪)


成本價根本就不是重點,台北市一堆老公寓成本價才幾十萬,跟屋主說這麼舊的公寓還要裝修能賣成本價不虧錢就該知足了,看能否買到?

資金是否進場,很難說,也是有投資客進場,591或各房仲也是有投資客的房子,很多新建案也是人滿為患。

價量關係當然可以參考,但是老實說,假設今天宣布個政策利空或利多,或是某大廠要進駐A地,或嫌惡設施改建成公園,或一條捷運拉過去A地...等等,誰會管他A地的價量關係走到哪?
"每等一個月就是少付出一百萬元"

所以 台北市2000萬的房子我等12個月就能800萬買到? 等20個月房子就一文不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