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t wrote:那時候沒有很多人買...(恕刪) 我們的年代應該有差你的年代也不是上面那位網友說的一樣我年輕時候的年代情況就是那位網友說得一模一樣我娘家當時有買一間,利率13~14%,我哥在台北也買一間,我自己當時本來也差一點買一間了....
我看了標題以為是反轉向上...不是早就反轉了好幾年了?還是一般人真的認為今年才剛反轉?去觀察13跟14年 當時的狀況 才是反轉的訊號樓主說的 我解讀是家庭人均數的變化除非房價大跌一個過程 造成3房都可以很便宜否則未來2房的坪價 一定還是高於3房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真金不怕火鍊還要 遇事經歷 & 故障排除處理解決問題經驗這種...無經歷無經驗的少年兄還混重機程度 只會打打嘴炮就在鬼扯 搞不好就連謝森中是誰都不知道還跟人家講房地產 哈-哈- Savage King wrote:volks and k8 wrote:這是歷史事件/事實...(恕刪)顧左右而言它...
Dent wrote:那時候沒有很多人買...(恕刪) 其實還好,因為當時房價真的超低,尤其是新北市,很多人的租屋費用夠COVER房貸了~我是晚兩年買,勞工優惠貸款+台北市優惠貸款,5.95% + 5.095%,自備款是湊的比較辛苦一般雙薪家庭前幾年是非常辛苦,但還是買得起
假如當時..房貸利率12%資格符合(特定)優惠利率..機構even政府 給予補助5%自付7%並不代表利率就是7%利率'還是'12%只是你在'享受'減免優惠利率..而已那個5%是有人替你付不會憑空消失don't be so navie
merry go round wrote:當然有阿,當時很多人買房,幾乎都買得起,也沒人喊買不起,因房價低,薪水又跟現在差不多所以才有人說,現在買房貸款的,是溫水煮青蛙...(恕刪) 以前的總價較低,即使利率高,當然買的起,利率本來就不是唯一比較只講利率的就是在玩文字遊戲而已有些東西看月繳,有些東西要看總值,一樣是繳3萬5/月利率高 -> 房價低 -> 賺的到,還的完 ->還可以郊遊吃些好料利率低 -> 房價高 -> 賺的到?,還的完? ->100元/日,不敢生小孩今年公司賺錢多發30萬, 都拿去繳回本金,以前有感, 現在根本無感以前買一間都住很久, 現在根本一票人以小換大, 這才是現實狀況-> 不賣房換大,根本買不到房子另外,以投資的角度,利率高表示 ->錢進房市不是唯一選擇..有更好賺的地方,可以分一些錢出去..何必全部放房市->變為保本避險考量為主,不是賺錢anyway...單一指標,單一角度,單一感受要評斷全部的話也是沒差,科科..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重演, 自己判斷一下就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