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一些買房的建議,你知道不買房的話,20年後會變多少錢

這種算法有個問題
就是要去哪找一個月房租只有1.25萬的房子

一般市值1000萬的房子,月租金大約1.8萬左右(除非願意屈就海砂屋)

而且關鍵在於要如何存到這三百萬
如果有了三百萬
做任何有6%的投資當然都是穩贏
樓主可能覺得搬家很輕鬆吧!

房子為什麼要自己的?

房東不爽租的時候你就要搬家,

等一家老小都住在同一個屋簷下要搬家的時候,

就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寫了,

照樓主的條件,

1000萬20年前在台北市買,

現在應該都不只3000萬了,

我家長輩現在住的地方卅年前買的,

以前300萬,現在都不止3000萬了,

不過沒人能保證現在買也是相同狀況就是了,

但是以前也沒人保證他們買現在會是這種局面。
對阿
像老爸年輕上來台北工作, 全家就住在台北了.
老爸年輕的時候剛買房子無聊介紹他鄉下的二個哥哥買內湖, 靠山邊的公寓一樓.
那時候一戶好像都是買幾十萬.
現在都是出租當店面, 一間都幾千萬了.
boss5566kk wrote:
6%是平均值去概算
很多十幾元的金融股都不只6%了
大公司只賺6%是混不下去的...

鴻海夠大嗎? 近廿年的平均稅後淨利是4%
和碩,近十年更只有2%
撇開製造業不談,談金融業
金融股獲利高的根本原因是高槓桿
隨便打開一家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你都可以看到,幾乎九成都是負債
其中負債比例最大者,是存戶存款
你如果都是花別人的錢開二十倍槓桿去投資,利潤率能不高嗎?
這代表你很會做生意嗎?
並不是,回頭去看資產報酬率(ROA)才會明白
多數銀行的資產報酬率實際只在1%,比製造業還差!!!
只是因為拿別人的錢在玩
自己分潤分的高罷了

假設你今天不買房,轉而大量投資金融股
你的錢輾轉流到銀行老闆口袋裡,你知道他們又最喜歡拿你的錢轉投資什麼嗎?
就是土建融資和住宅貸款! 是的又流回房地產。
因為土地建物擔保品保值抗跌,不像電子業或製造業兩三季就有存貨跌價損失
特別滿足銀行的投資偏好
根據央行最新數據,全體銀行土建融資放款達1.6兆,住宅貸款更高達6.5兆
你不買房,銀行會把你的錢轉到房地產
你買金融股,銀行還是會把你的錢轉到房地產
advantage wrote:
樓主可能覺得搬家很...(恕刪)


有個東西叫長約
簽了長約還能打折
當房東沒有你想的那麼屌
一但收了錢簽了約
你還是有房屋所有權
但是使用權就不是你的了
你的房子變成你租給別人的房子
沒有隨時可以收回房屋這種事
房客不同意就只能等租約到期
數學不好就算了
要不要稍微更新一下法律常識
那他要跟你簽長約嗎....那長約是多長30年還是...??

union0 wrote:
人類本來就是要住房...(恕刪)



大哥離市區20幾公黑是哪個區...謝了喔
傻瓜計算法,算的好棒棒
乍聽很合理,其實太天真
樓主照著做,等你經驗談
yan886123 wrote:
有個東西叫長約
簽了長約還能打折
當房東沒有你想的那麼屌
一但收了錢簽了約
房屋使用權就不是你的了
沒有隨時可以收回房屋這種事
你要不要更新一下法律常識


請問現在一般非店面誰在打長期租約的?

就算打了長期約,請問是多久?

租約時間到了房子要不要還房東?

租約時間到了房東不續租,

房客要不要搬?

你沒聽過房東跟房客說約到期房子不續租要給兒子住,

結果房客搬走馬上漲房租找下一個房客。

你要不要去更新一下外面社會上的實際狀況?

法律常識是要更新什麼,從以前就有長約了又不是現在才有,

以前十年一約有看過,

現在還有70年的長約你看過沒?

當房東是沒有很屌,

但你有沒有認識有一百多間房子在租人的房東?

租屋契約是幾百本在印的,

地址是印到某某街或某某路,

剩下的號碼跟樓層才是手填的,

有些人一個月收租是用幾百萬或幾千萬在算的。
要不要先回頭看看20年前直到今天, 中間發生了多少變化?
你何來的把握20年後, 你的錢能在年利率6%以上的投資標的中, 本金都沒發生減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