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0518 wrote:
例子舉這麼爛,實在忍不住要炮你
融資融券讓股價衝高殺低,有影響到別人的生存權益嗎?
生存權利? 沒有買到房子你的權利就受損, 我買不起LV包包 怎麼不降價呢?
反過來說,房價被炒高,房價跟所得比高得不合理,
一堆人工作一輩子買不起一間屬於自己的窩
多數人的生存權益明顯受到衝擊
人生只有買房嗎?
這樣分得出兩者的區別嗎?
炒高買不起可以租呀, 生存權利? 一定要買的起 才叫不違背生存權利? 說真的 買不起嗎? 是不願意買吧? 都是要買工作附近 市區的~
融資融眷 造成股價波動 國安基金大可不用出來 他是吃飽撐著啦 沒有影響生存權利? 幹嘛國安基金 怕國家都要不見了 人要造反了吧
你有看出什麼嗎?
房子是有限的資源本來就要限制與管控,不可能無止盡的放任,也不應該讓有人沒飯吃!
您的狀況,賣掉一間就好囉,不然就是親人(例如小孩)當人頭買
要怪,就怪有少數人把這餐點搶了大部分還要高價轉賣或租給沒飯吃的人,甚至還用欺騙、作假、譏笑⋯⋯等等行為的人吧!
您應該加入打房一族把這問題改善自然可以回到合理狀態
羅以爾 wrote:
因為承租的店面租約明年就要到期,
而依房東之前的做法,
恐怕又要漲我租金了,
不由得興起租不如買的念頭。
雖然我手頭沒啥存款,
但經我設算一下,
如向家人親友借一下頭款去買個小店面,
頭款分5年慢慢依還信貸方式償還,
同時房貸部分則申請5年寬限期,
其後則加長還款年限,
5年內比現在繳租金每月多9000元支出,
寬限期後比繳租金每月多3000元支出,
感覺可行。
不過,
早年我住在台北市,
6年多前因為要搬離台北,
先用台北房子辦了貸款,
預計買了房後就要把台北房子賣掉,
結果用當時比實價登錄稍高的價格買了新房後,
要賣台北房子時卻適逢打房、施行房地合一,
以及某財政部張先生誓言要讓房價打七折時期…
造成賣房的3-4個月期間,
十餘位出價的人都只肯用實價登錄六至七折價買,
快被氣死了…,
最後乾脆不賣,
然後自己辭了原工作換做個小事業努力撐貸款。
還好房子後來有親友借住,
也有幫我補貼一些付貸款。
幾年下來雖然較辛苦些、手無餘錢,
但也這樣撐了6年多。
但明年開店的租約就要到期了,
房東之前每次續約都要漲租金,
這次想來應該會再漲我租金的…,
唉…人在屋簷下…
才想到另買個小店面。
至於台北房子,
親友明年就不需再借住了,
屆時賣掉,
就比較不會那麼辛苦了。
原本預設朝這計畫進行,
怎料…
前兩天又來個信用管制,
第三戶房貸不可超過六成,
不可有寬限期,
這樣我如果真買小店面的話前幾年根本轉不過來了,
而且政府打房房市預期下降情形下,
屆時要賣台北房子可能又要難產了。
而我明年租約到期前如果無法照這計畫進行,
一次又要綁約2-3年。
想我買房的目的,
從來就不是為了炒房,
但怎麼買房賣房都會被政策打到呢,
我又不偷又不搶,
很努力的生活,
只是短期間可能會有第三房,
或除非台北房子賣不掉才會維持三間均有貸款的房子,
但怎麼屢屢會被政策打到呢。
我2間房子都是用老婆大人名字登記,
卻用我名義貸款.....
似乎兩個人都受限了...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