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結婚合資買房,請問要怎樣才不容易被坑?

whitesnow7321 wrote:
計畫準備要步入婚姻了(恕刪)

不要被坑很簡單,讓人家知道你很知道行情,很懂得看房,就不會被坑了。經濟學上有個東西叫資訊不對稱,買賣雙方對於買賣的標的,手中掌握的資訊數量有差異,知道資訊較多的人就有優勢,通常賣家、房仲是這邊的人,你能做的就是讓你跟他們站在資訊對等的位置,當你跟對方資訊對等,價錢自然可以壓低。

要怎樣很知道行情?時常關心想買的區域的房價,知道每一戶房子的優缺點,自然就不容易被坑,這就是俗稱的做功課。

當你在這裡問怎樣才不會被坑時,我想很多鯊魚已經嗅到血的味道了。
買賣就是雙方(三方)互相測試底線的過程
所以不要隨便讓房仲知道你真正可以出價的最後底線在哪
再者
看房買房的心態很重要
如果你是急著要買的心態就先輸一半了
老練的房仲多少看的出來
這樣的情境也會壓縮你的議價空間
所以除非真的看到你非常喜歡價格又合理,不買會後悔一輩子的房子
否則在看屋當下盡量表現的平淡就好
至於區域行情查實價登錄這些基本功就不多說
另外買中古屋記得留一筆裝潢跟家電家具預算,盡量多抓不要少抓
因為老屋翻修永遠會有你意想不到的驚喜(窮Orz)
最後
假設真的到斡旋階段,如果房仲要你再多出一些
記得每次出的金額要愈來愈少
例如從原本600萬增加到610萬最後615萬這樣
讓賣方感受到差不多是你最後底線了(當然實際你可以再保留一些籌碼)
才不會被漫天喊價
記得不要買最大
不要再一直看房了。預算內第一間。或第二間就買。真心不騙你。
有人看了上百間都過10年了。越來越貴。光看沒有用。
我買第一間,連看都沒有看。在哪裡也不知道。也沒有殺價。人家開多少。價格在我預算內就買了。
第二間房。我只看二間。用這二間下去比較。也沒有殺價就買了。還好。早買早賺到。
我是去房仲。接待中心說要買房。我要300萬以下的幫我介紹一下。
1. 查詢銀行現在的核貸利率、20/30/40年期、每月還款金額、綁約年數、違約金、提前還款、寬限期、手續費、優惠 (如青年安心成家案) 等。跟另一半一起討論可以承擔的範圍,抓出你們的總價。
2. 多看多看多看,多看幾間,每看一間事前都要查好實價,掌握目標社區的每坪單價及鄰近社區的單價。看社區型的時候,多注意公告;像管理費費用收取、使用概況、管委會會議記錄、電梯每月維修保養紀錄等。
3. 若不急且有中意或想多瞭解的社區時,可以先租下來倆人搬進去看看有什麼優缺點。熟悉環境並認識社區裡的人,地方媽媽會讓你直接找到屋主求售。
這讓我想到男女朋友或新婚夫妻
談到錢~就真感情了~

大學應該開一門課叫"感情搏益論"專門教老百姓怎麼解決此類問題~
我跟我前女友也有過類似經驗~

開心一起開心~
大額支出~瞬間躲的人不知道在哪@@"
poiuytrewq001 wrote:
實價登錄

好的,我會做實價登錄功課,謝謝
HGW0108 wrote:
看標題以為怕被另外一(恕刪)


+1..我以為是怕怎麼未來離婚房子被老婆過走XD

其實怕被坑麻煩做功課...我每次做什麼隨便都花費300小時~1000小時..
(沒時間就每周看一天房10小時 一年也會500小時了)
做完功課 每次店家都以為我是同業 都報得很合理價...
實價登錄能知道區域價格多少,但同區域不同建案的房價也不一定相同,同一建案不同坪數或樓層的單價也會有些微落差,這些都是參考,自己心中要有一把尺。
再來,中古屋不外乎看前屋主的維護如何,裝潢好,你用得到,喜歡,用稍微高一點價格買也不算吃虧,因為你可以省下裝潢費,裝潢不滿意,再便宜也要估算要重新裝潢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還要多花多少,這都是預算的一部分。
其它像房子的面向,樓層,停車位數量,位置,都是價格差異的因素,自己要先有個底。
買房不要急,慢慢看,先看幾個區域,然後縮小範圍到某些區域的建案,再縮小到喜歡的幾個建案,多比較,耐心等到不錯且價格合理的房子,再去談斡旋,買不到就算了。
通常大品牌的房仲,開價都是跟屋主談過的,不至於屋主開個價,房仲偷偷疊上去,畢竟大的房仲都有系統可以查。房價再高,賣不掉對房仲而言也是沒有用。
另外,有些房仲的仲介費是可以談的,有時候如果差一點,可以跟房仲凹凹看,也許為了加速成交,房仲願意雙方少收一點仲介費,價格就符合買賣雙方的期望。但有的房仲公司就完全沒有空間,但不見得這樣的房仲公司就不好,多打聽。
買任何東西最大的原則是,不要急,買不到就再看看。
多比較 wrote:
少有釋出

看到你打“少有釋出”四個字,心一涼
買來自住,最重要的就是看房時的第一印象:這房子跟你及未來的另一半合不合。
這印象包括:外觀一眼就順眼喜歡,進屋內感覺高興,呼吸順暢。
接著考慮價格,考慮的不是對比的貴與便宜,考慮的是你的負擔能力,因為貴與便宜,除了房子本身外,還牽涉到賣屋的人與時,這都不大能掌握在你手中,而負擔卻是你自己能掌握的。
估算出在負擔範圍內,再花時間對房子作進一步的觀察,以免"看走眼",觀察包括不同時間與天候的造訪,可以了解房屋的日照,防水,鄰居環境,對比本身的期望值與接受度。
過了這三步驟,才是努力交易的階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