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代的中產階級真的買得起房子嗎?

約略記得有新聞報導過歐美國家的平均房價大約是年收入的5.7倍,這應是以一般人平均收入來調查的結果,當然須排除高收入與高價格房屋的部份,一般歐美上班族年薪應有 6~10萬美金吧!換成台幣應該約 180~300萬左右,若以240萬算,平均房價大概就 近1400萬,大概就是4x萬美金,這可是指獨門院的房屋呦~但是1400萬在台灣的都會區或鄰近都會區能買到多大的房子呢?相對於薪資收入台灣的房子不貴嗎?就算買屋後的貸款負擔不重嗎?
自來也 wrote:
嘿啊 ~

怕苦20年 , 怕迷生活品質 , 怕當屋奴

叫了 一年又一年 , 腳步還是停留在原地

不怕吃苦又敢衝的 , 早就領先一大截 , 享受被人抬轎的感覺.........
)


+10000,本年最中肯,
最怕的就是東怕西怕南怕北怕.
裹足不前停滯不進最後就只有被洗出去一途.
hec wrote:
約略記得有新聞報導過...(恕刪)


嗯...了解。
所以大大認為房價應該在280萬左右囉!(月薪四萬/一年48萬/5.7倍=273.6算整數)
.....................
這個我想誰在台灣執政或政府怎麼搞,都不可能達成的。
所以只能說請大家面對現實。
再說這數據我在某個網友的無名看到的有些出入。
不過那位網友說的比較可以參考。
紐約的房價有四十多萬美金但也有140萬美金...而且好像是公寓,不是獨門院喔!
一萬美金/一平方米的單價.
文章裡面寫年薪十萬算是高所得,一堆年薪三到五萬。
雖然比較一他的文章跟紐約和台北的人口密度或者台灣的人口密度,
台灣房價確實是比較高,但似乎也沒有高到大家說的買不起的地步。
不過台灣280萬的房子還是有的,只是地點不好或是小公寓囉!

另外一提就是如果台北真的280萬可以買到一戶15坪就好的公寓,
我想應該很多很多人會願意在台北買一戶來養蚊子,當行館吧!
台北280萬,那其他地方就更便宜了。以現在大家用600~850萬買房子,
每個人都可以買三戶,北、中、南各一戶,以後全台都有地方住,多棒的一件事丫!

....想也知道做夢。

期望值跟現實價差太多了,抱怨二十年也沒用。
即使房價腰折,也要四、五百萬到時一樣喊買不起,負擔重。
要嘛學學歐美,用租的丫!不要買房。這樣房價應該就會跌到跟歐美一樣了。
附上我看到的文章:下面的網址(我不會用連結就麻煩想看人的自己複製了,2009 12月的文章)
http://blog.udn.com/giveman/3599380

E93KING wrote:
+10000,本年最中肯,
最怕的就是東怕西怕南怕北怕.
裹足不前停滯不進最後就只有被洗出去一途....(恕刪)



沒人怕東怕西的
只是東西合理不合理罷了~~

現在都全球化了 為什麼只有房價想全球化 品質好歹也全球化一下

生活品質 建築水準 薪水水平都比不上 還想要買頂級的價格

這才是問題所在

Rita@TPE wrote:
樓上的大大是不是誤會...(恕刪)


你的例子舉的很不理想,你自己用850萬買大安區國宅,要別人用七八百萬買新北市中古屋。

基本上無法讓人認同你的講法。

錢是一定要賺一定要存 只是Rita小姐的說法讓人覺得很沒意義,不如別說。
我買房子的時候大家都說貴,但是如果當初不買現在也是買不起了.
所以與其現在抱怨貴貴貴,不如實際一點找個可以下手的地方.
不然的話3年後,抱怨房子貴的人一樣沒有房子可買,因為短期間看不到回檔的機會.
老實說,等著房子回檔的人,即使降了2成3成還是不會買,因為他還會等更便宜的.

PS.我當初買大安區不是因為地段好,而是我老公是獨子,要搬出來條件只有一個,就是要住同社區.
要不然我寧願去新店買新一點大一點的房子,上班坐捷運跟現在坐公車差不多快咧.
Rita@TPE wrote:
我買房子的時候大家都...(恕刪)

我倒覺得這裏的人只會仇限別人的成果
國家社會永遠對不起他,人家明明選在別人都不買房子的時候進場
那時的市況幾乎 100% 的買方市場,

6年前買大安國宅,這個售價很安全嗎!? 當時的利率是多少
如果65年次以前現在沒買怪誰? 沒那個眼光,只能顧影自憐
70年次以後的,不靠家裏又能存了幾個子

那個世代買台北市很容易? 今天這個房價買不起就不要想精華區了,
無法是以時間換取空間罷了


Rita@TPE wrote:
老實說,等著房子回檔的人,即使降了2成3成還是不會買,因為他還會等更便宜的.


這句最忠肯

這是實話,我朋友就有人這樣,60萬的開價說瘋子,要等50才可以買.....等真的實際談到50了,又說這樣45就可以買....


想省錢天經地義,誰都想多省一點,可是這樣真的就一直沒房子,我十年前買的時候被罵說笨蛋,17買貴了真是盤子!!

現在10年過去了,當初嫌貴的人到現在還是沒有房子,可是我這間已經到40,我已經打算要用這間換大屋,而他還是在一旁念著,說我現在看到的另一間48真貴,一樣罵我是笨蛋~~~



與其怨天怨地怨政府,不如放開心胸一點,人生賺錢死了也帶不走,如果這麼在意那可以租,可以選遠一點買,把錢用在旅遊或是其他地方,讓生活品質更好,也是一種選擇

有時候只是一個轉念,人生方向更不一樣

希望大家都可以成就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小弟的淺見是, 台北市的房價會這麼高有幾個原因.

1. 重要建設都在北部, 它的交通、生活機能讓想住台北市的需求量永遠第一名. 如果捷運、北縣高架橋早10年做, 其路線也擴展到台北縣、桃園、深坑、基隆...等, 當郊區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台北市不超過1小時的時候, 台北市房價就不會比其他地區差這麼多. 美國複雜的高速公路網(免過路費)讓他們住郊區也不會覺得不方便.

2. 台北市的停車位也是個問題. 住郊區進入台北市很難找的到有免費的停車位, 但公車捷運又沒到你家, 所以只能騎機車或想辦法住近一點.

3.台北市可花的經費永遠比其他縣市高, 所以環境確實有比較好.

4.學區較優也是一個主因

想到的大概這幾點.

回到議題, 我有幾個朋友, 心想要存個頭期款要很省 (工作不可能一直換薪水一直升) 就沒計劃, 生活爽爽的過, 常買最新的電器, 手機, 機車, 吃好料, 樣樣來. 5~6年下來了, 還是口袋空空繼續租房子更不可能買房子. 不過他們也不擔心, 生活一樣過的快快樂樂.

一生要不要擁有房子真的沒有對錯, 不過買不起真正不要怨東怨西,也不用哇苦有錢的投資客. 因為房子一坪個位數、十幾萬的還是買的到 (基隆、新店山區、汐止山區、深坑、宜蘭、桃園).
買房子利率再怎麼優惠也得先存個頭期款才行,
10年前的人薪水比現在還高,
頭期款很快就存到了,寬鬆的政策也造成利率一直往下降,
但現在房價往上跑,薪資水準反而急轉直下,
房價持續看漲,造成頭期款存的時間也拉長,
晚出生的人是真的比較辛苦.


放空真難,GG老愛攪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