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一定會實際上:不會.只會跟香港一樣,最後連"停車格"也可以炒了1.因為炒地皮的不會管你人有多少,反正炒高了也有國際人仕來投資2.因為房仲用了一切手段在敲竹槓,你中招了也不會知道3.建商不是笨蛋,住宅用地蓋完了,還有乙/丙種建地可以用,連丁種建地也蓋豪宅平房來賣你4.政府作為太軟弱,抽稅金老是抽小民,大金主都不動的.以上.....台灣的房子不會因為台灣人都沒年輕人工作就便宜,他們要賣的是全世界的人..
不管會怎麼發展有錢沒錢就是一翻兩瞪眼如果抱持著想用房地產投資賺錢那最好先衡量自己可以抱多久(一般人玩得過那些建商財團嗎?)如果只是想自住有時候不一定要住在甚麼都方便的地方畢竟想方便是要花代價的總歸一句話買屋不是買125摩托車想清楚了再進場!!
buddha0714 wrote:就算明天房價跌五成股...人口紅利只是理論學者講的研究的都是屁到不如多了解各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恕刪) 說得好,中華民國的經濟政策是五年32億補助熱水器及瓦斯爐...中華民國在大有為英明政府領導下突破人口紅利魔咒, 再創房市高峰, 指日可待!
fatfox6678 wrote:會不會不知道...我住新莊那麼就來假設新莊的房價跌七成好了我搬到新莊時新屋一坪→20現在同地段新屋一坪 →40 左右未來假設跌七成一坪 →28這樣有很多嗎?...(恕刪) 跌七成跟打七折傻傻分不清楚! 呵呵有很多嗎? 哈哈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一次調查,2011年全台空屋達到156萬戶,比起西班牙更多,空屋率達到19.4%,幾乎是每10戶就有兩戶空屋。在台灣不動產學者眼中,這些空戶數字就是房地產泡沫的最佳證據。===================
次貸風暴不完全是因為利率調整而引發。主要的是銀行利用了系統將優質的債權摻入了次級債權包裝成權証放入了資本市場供人民投資。正常的情況應該是將優質的債權包裝成權証進入資本市場做為人民的投資的標的物。利率的調整只是引暴點,但是…真正的是銀行利用系統風險讓人民投資血本無歸。台灣…簡單的說,只要利率沒有往上調整,房地產會持續的往上跑。已開發國家,人口紅利是重要的因素,但直接影響資金的流動還是在於"利率"評估是否具有投資的潛力也是在於相對比較後付出成本(利息或費用)小於獲利。這個是在於各種類型投資的基本原理(有借貸關係的投資,ex:融資、融券)以上是財務端的大致架構。在稅法端來說,大都是以調高後的公告現值或評定現值做為課稅的依據。如果改成是以取得的成本為主要課稅依據(能買豪宅一定是在經濟社會上有一定且穩定財力及收入的族群),不論是在取得是預售、中古、土地,核以可彈性的稅率(類似央行對外的彈性匯率,但不宜調整頻繁)。稅務的核課簡單、節省行政成本進而提高效率。但上述這一些是理想化的情況,現階段的政府無法且無力解決,重點還是在於牽扯龐大的政治利益的情況下。過於理想化的內容是無法實行,即使利用網路的串連也無法實現。以上淺見…謹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