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個年代 建中 33 班 每班50-55 人
現在 建中 30 班 每班 40 人上下
沒有人口紅利支撐,還期待高房價
除非以後大家都從台灣各地坐高鐵來台北上班


也就是說第一志願的學校,現在學生剩66%,後面的學校更慘。

少子化的發生造成的影響,就短期而顯著的行業有:
1,教育,如公私立國小,國中,高中,大專院校,也會間接影響到補習班。大多早以遇有人退休、離職、、,不進新老師、教授、、

2,娛樂, 遊樂園、偶像明星、、、喜歡的人口大減。

3.電信業高額度的新使用者減少。

4.學校附近的店面,人流減少、生意減少。

5. 育嬰產業,如嬰幼兒用品供應商,玩具業

6.出版業,以童書和兒童讀物的所受衝擊較重

7.(乳)酪農業,雖會面臨幼童市場的減少,但仍可轉型入成人市場

8.婦幼醫療業,如小兒科,婦產科

9.房地產業,一般住宅方面,30歲以下年輕人越來越少,其中15-29歲的尼特族有47.5萬人,不就業沒上學。 獲得繼承或贈與的房子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必須花天價買房又買得起的年輕人就更快速減少了。

10.勞健公保....退撫基金....民營保險....,支出漸漸漸多....收入漸漸漸少。外商保險公司都快撤完了。

老年人的食衣住行育樂....醫療 養護 殯葬....將是倍增的市場,電視廣告都已經轉向...

flash080 wrote:
是建中自己把班級數量...(恕刪)

這好像是一種詭辯咧
因為整體學生數下降,所以建中才減班
因為他需要招的是前百分之1%的學生
假設全國學生原本有10,000人,他要招的就是前100名學生
現在全國學生下降到5,000人,他要招的就是前50名的學生
當然要減班因應囉
怎麼會說成是建中自己減班,完全倒果為因吧

如果這種說法可以成立
那根本不會有不足額的問題呀
學校預計下學期學生人數減少10%,所以預先減班
那也是自己減班不是不足額,不是嗎

而且台北也沒這麼神
南部人上台北念大學就算了,畢竟就讀學生都18歲以上了,父母會放他自己來念書
但是高中?
有多少父母會放心一個16歲的小孩自己上來台北念書低?
還有就是小孩上台北念書不等於就要買一間房在台北給他住,大部分都是租房因應吧
要喝牛奶也不是就一定要養頭牛吧

IU妹妹 wrote:
這樣說好像不對耶或許...(恕刪)

當然不對
而且錯到離譜
國家發展難道只需要金字塔上層的人嗎??
人口結構的改變不也是國家重大事件

國內的產業之所以只能給低薪
不就是過分重視高端教育造成的後果
你當然也可以說是台灣的老闆通通不長進
但領導人沒有發現台灣產業根本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卻硬要把大學普及化
不也是耗費資源嗎??


s60517lulu wrote:
我現在45歲,我也遇...(恕刪)

我剛好跟你相反
我現在住的房子是大空頭時買進的
隔壁的跟我說
我買的價格跟他們當年買的比起來
買二棟還能再買一台benz
micli1973 wrote:
5都則是............水往低處流...人往都市集中.....所以(恕刪)

不太對
其實高度發展的國家
人口的遷移是很緩慢的
5都裡面台南市應該是薪資最低的
可是以人口成長比例來看
台北市反而是負成長
但台南市卻是正成長

為甚麼??
因為你忽略了實際支配所得跟生活條件
一個人甚至是一個家庭
要舉家搬遷到另一個與他無任何絲毫牽連的城市
並不如你想像的這麼簡單
親友.薪資.生活.工作.娛樂
這些都是問題
台北市跟台南市的對比
正告訴了一件事
台北的種種生活條件
並不會因為他是首都.又或是有著便利的交通而吸引外來人口
充其量,這些人只是因為就學或是工作而不得以來的
"工作移居""就學移居"

我們之所以嚮往.甚至崇拜那些拋下名利往鄉下跑的人
不就是因為要體現這種行為是一件很難的事嗎??
講完只能更肯定第一學府
是不會受少子化影響的
建中想維持水準所以降低學生人數
是建中的政策 但只要
他想收500人也會滿招
他想收1000人也會滿招
他想收3000人也會滿招
他只想收台北人也會滿招
他根本不care少子化
且建中台大為了維持水準減招的事
臺北有可能發生嗎
因為少子化所以能力不足的市民
強迫移出台北??
限制臺北只能有100萬市民??
臺北沒有很厲害
是資源都在這
實在是也不能怎麼樣


flash080 wrote:
講完只能更肯定第一學...(恕刪)

看不懂你在說什麼耶
建中之所以為建中
就是因為他收的是全台灣最精英的學生
既然是精英就必然有所限制,不是學測考5分的人想念就念
如果今天建中開放什麼人都可以念
那建中就不建中了呀,又怎麼能叫做第一學府
如果什麼人都可以去念,那為什麼還要念建中,念家旁邊的高中就好啦
所以當沒有這麼多學生的時候,只能減招來因應囉

少子化跟能力不足沒有關係耶
因為錄取學生算的是百分比,不是絕對分數錄取制
建中每年錄取分數都會變動呀,又不是固定一個分數,沒過這個分數就不錄取
所以囉,像剛剛說的
10000人,建中要的是前1%的精英,所以有100個學生
5000人,建中要的還是前1%的精英,所以有50個學生
100人到50人的差距就是減班或是每班人數變少因應囉
其他人就去念其他學校囉
幹嘛要搬出台北市?
flash080 wrote:
講完只能更肯定第一學...(恕刪)

你想說明甚麼??
到現在我還是看不清楚耶
建中一所學校就能保證台北房價不會跌??
他不過就是一所明星高中
全台灣只有他這一所夠格當明星??

以前流行一句話
南一中.北一女
建中還排不上呢
其實只是舉例
沒有瞧不起其他學校
套在南一中也可以
管你少子化
南一中還是收得滿學生呀
只要想進去南一中念的學生
大於額定人數就可以了
倒霉的 總是後段學校
同理 受影響的
總是鄉下城市

雄中 嘉中 武陵 ....... 一樣帶入
旋風 wrote:
不太對
其實高度發展的國家
人口的遷移是很緩慢的
5都裡面台南市應該是薪資最低的
可是以人口成長比例來看
台北市反而是負成長
但台南市卻是正成長



根據102年度人口增長

台南市 188萬人 增加 1,563
台北市 268萬人 增加 13,290

請問你數據哪裡來

看102年度人口增長 ,可以發現 周邊城市人口幾乎都被都市吸引了

台中,新北,台北, 桃園 特別明顯

反而是台南 高雄增加不多 主要是人都跑到北部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