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原創:高房價壓抑民眾薪資

可是假日那種高檔吃到飽 還是滿滿的人
年輕人不願意繳房貸但是很願意繳車貸
手機一支一支的換 看不出來消費力 哪裡降
以前房子便宜還是有人嫌貴不願意買 會買的就會買
不會買的永遠嫌貴 便宜的嫌交通不便利 生活機能弱
貴的又沒能力買 永遠嫌貴 包一包回家啦

先把經濟搞好比較重要,房子可以用租的。

民選開始台灣經濟整個溜滑梯,現在的一千元根本買不到什麼東西。

無薪假也開始蔓延了,經濟才是重點,房子就算打五折,北市好的區域領50k以下也沒多少人可以買得起。

只是覺得粉奇怪,北市買不起,怎不買新北......

人民現在有個問題,人人都想要讀台大,重點根本沒有那個屁股別吃這個瀉藥。

小弟也是自己買房(70年次),全靠自己,但是買在板橋,我寧可用距離換房價。
開這版的一定是整天在家裡閑得蛋疼

台灣是外貿導向國家,內需市場本來既影響不大
除非是餐飲服務業,不然根本影響不大

台灣薪資無法提高,是各大企業獲利問題、是政府政策問題

肛蛋勇士 wrote:
可是假日那種高檔吃...(恕刪)


這些只能算是所謂的小確幸..
許多人花不起大錢買房..只能藉著小確幸聊以堪慰..
通常是這麼想的: 因為反正平時都吃便當..何不偶爾吃好一些~

但再算算..
一支高檔手機了不起3萬..
一坪30萬至少可以買10支高檔手機..
一年換一支可以連續十年每年換新機..
更何況很多人手機都是續約買的..好比是貸款買的手機..
話雖如此..續約買手機累積下來付出的錢其實頗可觀~

像我現在的筆電是六年多前買的Core2-T6600..有點小故障但不妨礙我的使用用途..
一年多前花1千多元換裝SSD後繼續用..一般3D建模還是夠用~
騎的機車是民國87年出廠的..去年被撞所幸無大礙..但對方賠了近一萬給我換殼..修好後繼續騎..
手機也只買5千多的空機..門號續約優惠用來抵每月費率..
住的地方沒飲水機..就拿水壺從公司或有飲水機的地方裝水回去喝..
一天伙食費上限原本控制在200元..反映物價上漲調高至250元(還是上限)..
所幸公司三不五時請同仁吃大餐..省了不少吃大餐的開銷..高檔餐廳很少有沒吃過的..
但我比較希望能折現..可惜公司不同意~

這樣存一年也才差不多夠買北部蛋殼區一坪..
每年最大開銷是:
保險費..
在外地工作租屋租金約占一成月薪..
家族聚餐分攤餐費..和生日&過年要包紅包給長輩..
還有一台承接親戚二手的歐系平民車養車費..

其實父母也有自宅,有住處..所以如此省錢儲蓄不是為了買房..
而是另有小小規畫..但不會用來投資房地產(獲利太低)..
上班族即使不買房..儲蓄還是很重要..不然無法累積資本..
台灣很多非業務工作者的所得..一年存的錢買不到一坪房..
不過大家都像我一樣能省則省的結果..或許就會造成通貨緊縮&經濟蕭條~
房子很貴阿....
根本不可能跌下來的
薪水也很難漲...

sherman6363 wrote:
這些只能算是所謂的小確幸..
許多人花不起大錢買房..只能藉著小確幸聊以堪慰..因為反正平時都吃便當..何不偶爾吃好一些~


很多人買房的錢是省下小確幸 + 投資 + 錢滾錢來的
從我爸那個年代的人就知道光靠薪水很難買房
不然,房子凍漲,立法規定房屋售價不得超過原購買價

如果這樣會讓台灣經濟起飛,我率先贊成

idfour409 wrote:
政府有打過房嗎你如...(恕刪)


的確有打房.....

但是你講的那些人.....

有些人的買進成本不是一般人買的成本.....

所以打房對他們跟本沒差.....

你真的想太多了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一路看下來覺得很多人沒去想房價高會影響的事情。

好像大部分人都認為物價上漲跟原物料關係很大...
但說真的大街小巷開店的人最重的負擔是什麼?
還不就是店租? 而店租當然就是從房價來的。

這年頭根本不是不買房就不會被高房價影響,
除了每個人都需要有地方住以外,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被房價所影響,
就連每一個世代的發展潛能也都被房價所影響,

房價愈高,適婚年齡的世代就愈沒有自主權,
適婚年齡的世代晚婚與不安造就出生率下滑,
人口減少造成各行業收入明顯降低,
首先衝擊就是教育體制與補教業,
接著反映在物價上但仍然無法彌補,
最後反映再社會救助與福利上,
造成政府不得不提高稅金。

就學年齡的世代沒有空間展現自己的才能,
所有學習與研究侷限在書本上與電腦上,
造成學生沒有開創性沒有想像力,
整個國家的新血資源匱乏沒有鬥志,
國家競爭力不知不覺快速降低。

其實這樣說下去這些惡性循環根本說不完,
高房價到底壓抑了什麼,
如果仔細去想想絕對不會只有民眾薪資。

房價高到底有什麼好處?
讓投機客賺飽飽?讓"部分"人撈好處?加劇貧富差距?
房子假如是自住的話別高興,房子所增值的錢不是手上可花的
好處難道是 逆轟高飛,炒房救經濟,炒好炒滿,實現633,三環三線也行

那些酸年輕人不買房的其實也蠻好笑的(也買不起
你們其實反而要感謝那些年輕人
不然大家都跑去背貸款,台灣不就通縮了

資本主義的錢就是要流動,不流動,死的錢只會讓經濟變更糟

現在鼓勵小確性生活
但也只是"小確性"
說生活不糟,更好生活的人根本睜眼說瞎話,讓我想到台上那位自我感覺良好的政客(同路人啊

房子為何要淪為"投資物",你看看很多先進國家,是遏止炒房的
去看看歐洲,德國,他們是怎打房的
別把房子視為投資物,而非居住權視為理所當然

這部分推論有太多因素,其實很容易陷入滑坡謬誤,但從這些事來看,又何嘗不可能是因素之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