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miki wrote:
我也認同。不過怎樣...(恕刪)
我在前面已提過成大蘇雪林教授退休金去存定存的下場,一般而言房地產跟經濟成長的連動很密切,土地是相對稀少鈔票每天都在印.所以選正確的地點適當的時機進場投報率不會太差.
1971年在台南佳里往麻豆公路旁614坪農地總價14萬,去年賣每坪4萬共2456萬
1973年中和南勢角二樓透天地19坪建24坪買19萬現在1500萬
1976年中和安樂路二樓透天地50坪建60坪合建得到200建坪值8000萬
1987年和平西路大樓每坪12萬現在60萬, 那一波是從每坪5萬漲上來的高點在1992年每坪35萬.以上漲的幅度來講比2004年以來這波還大很多.要注波浪的起伏,買在波浪的高點不要太驚慌,貨幣的貶值很快追上來.
上述買點有些是家父進場的,我自己買的有在台北市泰國曼谷美國紐約,以買點的金額數目字而言到現在投報率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