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困境 見師大商圈的衰敗有感(一年後更新)


一日三千刪 wrote:
不久應該只剩轉蛋機...(恕刪)

創業夢人人有
可是時機 機運 天時地利人和偏偏什麼都要磨合!
https://ace0156.pixnet.net
ACE大在提醒我 趕快更新師大商圈的慘狀 剛好我昨天又帶小朋友去滑梯玩

手機內的照片拍得不好 近日補上 原本漢堡王的位置開了一家花神私廚料理

坦白講 這類餐廳的消費不便宜 裝修得很漂亮 實在幫老闆捏把冷汗

耐吉那個地方本來說要開麻辣燙 後來不了了之(大概怕來找麻煩)

最後開了一家賣3C套件的臨時店 應該是用月租的方式來租吧 那家店不算貴

至於幾條巷子裏 實在不用說了 雖然都有開店 但就是那個樣 熙熙攘攘

大概有10%-20%的店在招租 開店還是不少 但平日店員小姐沒生意都會在門口抽菸

這附近的飲料店有十幾家 唉 前一陣子已經換過一波的老闆了 淘汰賽天天開打

唯一讓我欣慰的是 比基尼的店還是開得好好的 偶而也有人在裡面試穿 可以看到

每次經過無不精神振奮 唉 老男人的生活樂趣只剩下這裡
住在台北的台中人 wrote:
ACE大在提醒我 ...(恕刪)



我來說說看法吧
師大夜市我很熟
十多年前還在讀大學時常在那一帶參加聚會和活動
前陣子去看了一下~很欣慰很多當年常去的咖啡店都還健在
人潮其實還比我預期的多,但量體比對10多年前,的確是個慘字
原因呢~
我認為很簡單
關鍵在:
台灣年輕人減少的趨勢已經正式發酵了
我認為這個很重要
因為現在到未來~全台灣絕對無一商圈可以避免

原因呢~?
你要仔細看完我下面的描述才會懂~
台灣在5~60年前有戰後嬰兒潮
大概在那20年間出生的嬰兒數量是台灣史上最多的
也就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一代

他們也是台灣現今人數最多,最有經濟實力,購買力最強的一代

而他們當時生下一代~第二代稱為回聲潮
出生時間大概民國65~72年之間~小弟我差不多是回聲潮的最尾聲出生的
回聲潮是台灣人數量體第二大的一代
這兩代人的一切消費模式和經濟行為,
基本會完全決定台灣內需經濟的好壞
其它時間出生的根本不必看
因為加起來的總量和這兩代人完全不能比

然後這兩代人如何影響台灣經濟呢?
其實當人到了一定的年齡(比如超過3~40歲)
尤其在開始生兒育女的階段
會大幅減少外出逛街、逛夜市的比例
活定範圍也會局限在住家附近
這時你就會很明顯看到咖啡廳人變少,夜市沒甚麼人逛
畢竟有家庭有小孩的人
是沒那麼多閒時間去逛夜市和泡咖啡廳的
以我現在的年齡來算,其實師大夜市十年前就要沒落了
但是沒馬上沒落~原因是2008~2016年間有大量陸客來撐場
台灣很多地方的商圈及夜市都是一樣
比如台中逢甲~最近人潮真的少了非常多
雖然政府嘴巴不講~但其實少了陸客影響非常大

台北少數商圈比如西門町~還算幸運
沒馬上沒落的原因是港澳及外國旅客的比例非常非常高
我在西門町一天到晚聽到的對話都是粵語
台北便捷的交通系統讓外來旅客有那麼些意願過來旅遊
但其它地區就沒那麼幸運了





師大街廓周邊的商機,
是學生創造出來的。
現在摩肩接踵的情形已經差多了。
以前是人滿到溢出來。
週遭住戶覺醒是關鍵。
錢都是商家在賺,垃圾髒亂擁擠都是住戶承受。
現在生意不好做,
大家苦哈哈,
這案例是所有夜市未來可能面臨的困境。

maxkingella wrote:
我來說說看法吧師大...

但是沒馬上沒落~原因是2008~2016年間有大量陸客來撐場(恕刪)


我在師大有七、八十坪店面租人,

怎麼沒有看到大量陸客來!
一年到了 要更新了 夜市經濟 沒有很慘 只有更慘

茫茫夜色 人都去哪兒 零和市場 彼長我消
那附近住戶終於贏了

不用再高掛布條抗議

拒絕油煙 噪音污染...
maxkingella wrote:
我來說說看法吧師大夜...(恕刪)



其實不是師大商圈才崩潰啊,台北市老舊商圈都崩潰了。東區都從一級商圈變成三級商圈了。晶華商圈整個變成空租區。天母崩到沒人關心,都變成萬華了。

但是有人說少子化20年後才會有影響。





大學生變少了也有差。
永康街左撇子在政大了,政大學生也變少了
Trillionaire2020 wrote:
其實不是師大商圈才崩...(恕刪)

用崩潰形容好像誇大了一些,但確實已經在影響了,未來會越來越有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