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明白?
版主說
1、因為房貸壓力,給小孩教育資金就變少了,這也使得弱勢者更弱勢。
2、因為房貸壓力,使的父母必需雙薪,小孩在家打電動沒人管。
3、因為房貸壓力,小孩交給補習班,這使得補習班更加林立。
4、教育部想壓制補習班數量,推動教改跟本無用,因為補習班是最好的托育中心。
5、小孩都埋在書堆,無國際觀、更沒時間道德養成。

既然小孩教育資金變少了,為何有更多的資金使得補習班經濟發達?
既然小孩都交給了補習班托育中心,為何小孩在家打電動沒人管?
既然小孩都可以埋在書堆,資金變少看來並不是壞事。

小孩埋在書堆就沒有國際觀?
反推原義是沒有埋在書堆,就會有國際觀?
小孩每天看書幾小時算是埋在書堆?
你太小看台灣的中等階級了.....



朋友它娶了一個老婆....他的丈人要送她一間房子....外加5百萬.......2個小孩...一個跟她性


另一個...現金550付清買給他


另一個老闆的兒子....名車加房子


另一個退伍軍人退休.....老婆也是....


你太小看老一輩了.....沒錢的年輕人是因為老一輩沒有存錢或者賺到大錢


說真的 不論房價如何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

你小孩將來的成就 取決於作父母的你 現在的成就

這不完全正確 卻也是八九不離十
也不要提一些特例 來安慰自己

有的中小學有 中英廣播演練室
也有一堆公立學校 教室嚴重漏水 是危樓

"武裝" 小孩的"軍備"競賽
在施行資本主義
的亞州地區特別嚴重 (韓國 日本 新加坡....)

至於若你連 好學區的 基本門票都沒有
勸你不要想太多 沒用的

其實不只是
你的小孩沒法進入
你心中的好學校
那摸單純而以

背後 隱藏著
更多比也比不完的
金脈 人脈

若你還妄想 現在這個政府有所 改革 突破
讓 貧富差異縮小

你是在黑鞤中找慈善家
在妓女堆中找處女

哈哈哈

反對黨???拜託 是在辦嘉年華會嗎
難怪 警界範圍 與時間可以縮小與提早結束
與 2007那一場跟本沒法比 so 誰鳥你呢
Turritella wrote:
其實也只是更加強了篩選有錢人才能入住這些區域的力道(精華區變得更加精華)...對於真正有錢人是不痛不癢。對於相對窮人,也不一定是好事......(恕刪)

沒有任何方法,能把有錢人排擠出精華區。只能讓有錢人:

1. 不要把房地產當投資工具。
2. 多繳點稅,政府可以用這些錢,改善精華區以外的生活環境。

既然有錢人不痛不癢,就讓他們住精華區,但是多繳點稅。累進房屋稅的用意在此。
這種平民事,您就不會很懂,補習班也是有分等級的,當家裡雙薪時,有種情況是爺爺奶奶在南部,父母都在台北工作,小孩國小、國中誰顧呢!!!!~~~您覺的呢? 反正沒錢就丟去家教班,這種最便宜。

所以,明明就是有錢補習,確沒錢給小孩營養午餐,如果看在學校老師眼裡,你這小孩都有錢補習,為什麼營養午餐一直拖著不繳,所以這對於從小到大都生在小康家庭是難以理解,也難以理解房貸對教育影響。

就算小孩錢沒拿去補習班補習,家長也不知道,因此在外晃晃學壞,所以這對於從小到大都生在小康家庭是難以理解,也難以理解房貸對教育影響。



sam1210 wrote:
看不明白?版主說1、...(恕刪)
累進房屋稅要看情況哦,有的人很早就住在台北市或近來漲很兇副都新莊。

最好的方法,就是透明的實價登錄及實價刻稅,加重空屋稅,但目前政府都是有做=沒做。

vaquero wrote:
沒有任何方法,能把有錢人排擠出精華區。只能讓有錢人:

1. 不要把房地產當投資工具。
2. 多繳點稅,政府可以用這些錢,改善精華區以外的生活環境。

既然有錢人不痛不癢,就讓他們住精華區,但是多繳點稅。累進房屋稅的用意在此。

冷眼看地球 wrote:
累進房屋稅要看情況哦,有的人很早就住在台北市或近來漲很兇副都新莊。
最好的方法,就是透明的實價登錄及實價刻稅,加重空屋稅,但目前政府都是有做=沒做。...(恕刪)

那又如何?很早住台北,享受到的公共建設便利也夠本了吧。依市價課累進房屋稅,多繳點稅沒什麼不對。

空屋稅已經是月經文,最大的爭議在於空屋非常難界定。

此外,空屋稅也沒辦法解決「使用者不付費」「受益者不付費」的問題。房價高,是公共建設的成果,是納稅人的幫忙,不是屋主一個人貢獻的。
這樣說不對,使用者付費,坐捷運也有付費啊!! 有些人家裡很早二十多年就住進,到現在也沒買車,都騎機車,也沒享受到高架便利。

我不認為一個政策,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市價課累進房屋稅不難界定你住在台北多久。如果覺的公共建設的成果,是納稅人的幫忙,那請把多餘的錢拿去南部建設,不要留在北部浪費,一直換垃圾桶、沒壞的路一直挖、路平案多久花那多錢還是不平…這才是不公平及可恥的地方。

既然,政府可以計算出空屋稅,當然有辨法刻稅,公務員福利好繳稅給那多錢,當然要想出方法來,不然減薪好了。

vaquero wrote:
那又如何?很早住台北,享受到的公共建設便利也夠本了吧。依市價課累進房屋稅,多繳點稅沒什麼不對。

空屋稅已經是月經文,最大的爭議在於空屋非常難界定。

此外,空屋稅也沒辦法解決「使用者不付費」「受益者不付費」的問題。房價高,是公共建設的成果,是納稅人的幫忙,不是屋主一個人貢獻的。
可能不能冷眼看了吧~不然看來年輕人要不上街.要不上吊了~
所以說嘛,看文要看清楚,不要看一半
我說的是"做一個父母親就盡你該教育的責任"
念書是到底是應該為了文憑還是求得知識
小孩念的上去,做父母的當然盡你所能
念不上去的,你死命丟到補習班,丟到國外也是枉然
這個世界難道是念了台清交就一定贏嗎
還是台清交的通通贏?
一個做父母的難道只是拿著房價高低來教育小孩?
我不認為非得進大公司,坐大位子,念第一志願才是成功的教育和人生
我也沒什麼理論好讓樓主來"戳"(不要再打"搓"了喔)
養不教,父之過
不必扯什麼房價高不高的驚悚標題出來
每年都有不補習考滿級分的學生,肢體不便的照樣可以上建中上台大
這些人難道都是有房子或沒房子?難道都是有錢人?

冷眼看地球 wrote:
依照你的理論,小孩不...(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