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建商真的很好賺

版主是來引戰的嗎?呵呵~
其實如果賺的都是合理範圍內的利潤,我想大家應該不會那麼討厭這些建商,
但問題是,扣除了建築及土地的成本,現在房屋的開價實在偏離成本太多,
也就是大部分建商都在賺超額利潤,而且是超出很多的超額利潤,
一般升斗小民的薪水就那麼一點,你房價一直開上去,當然就覺得不合理,
因此,真要覺得建商被我們誤解,那把成本攤開來給大家看嘛!
如果你取得的成本真的那麼高,公布出來也獲得大家的認同,那要說建商難賺,我想也不會有人反對了~
好不好賺,我不知道,一個件案三年。每個件案20億

有名的建設公司每個月開三個件案(各縣市),三年後每月月收60億,年收720億。

而且件案都是玩槓桿原理的現金流遊戲約 7:1,

20億件案成本7億的話,最多拿1億現金出來玩,

老話一句好不好賺,我不知道,但是一堆建設公司蓋房子。

如果不好賺的話希望他們都倒掉,空屋低價賣出讓大家的購屋壓力降低。

台灣就是因為火車頭房價漲太誇張了,導致民生物資全部都漲起來了。
誠心的希望那些專吸別人血汗錢的建商都倒光光。
討砲文啊...
建商會那麼笨,就不是間商了...
有多少無形成本你算不到?
最簡單的用槓桿原理和 pipe 排程,就可以把經費銜接上 + 源源不斷地賣出

哪裡不好賺

jklee999 wrote:
如果一個投資案花三年...(恕刪)
Macquarie wrote:
最明顯的 就是遠雄的...(恕刪)


1----槓桿原理---1000

好賺嗎?
勞工都用自已眼光看世界,永遠只有窮的份唉?認命很重要,
觀念不改永遠只有幫人作嫁
如果你是建商又不好賺拜託你不要下來賺,我只知道"賠錢生意沒人做",

jklee999 wrote:
如果一個投資案花三年的時間賺一倍,

把那50%除3也才10幾%,

所以.....真的沒看起來那麼好賺,

只是金額比較大看起來很好賺.......

jklee999 wrote:
如果一個投資案花三年...(恕刪)


版主說的沒錯
才10幾%
如果該建案總售出金額是100億
那不知道100憶的10%是多少?
嫌少?
去賺看看吧

jklee999 wrote:
如果一個投資案花三年...(恕刪)

鴻海的毛利率連5%都不到
建商真的是不好賺,只是EPS越來越高,不知道怎麼辦!

有些建商連銀行都自己開,肥水不漏外人田,賺來賺去都是自己的!
好不好賺,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覺得好賺,那建議去當建商
而不是只在這裡嘴砲,只在這裡當酸民
那永遠都只能看別人好賺


如果有人因為看到這篇,真的努力當上建商
也希望能回饋鄉民
既然那麼好賺,能以較市場低的價格,回饋給大家

反之,如果覺得建商不好賺
那就不要踏入這行業,找別的好賺的行業

話說回來,我覺得NBA球員很好賺
大聯盟球員很好賺
年薪都是千萬美金,加廣告,頂級球星6000~8000萬美金

球團老闆很好賺
賭場老闆很好賺
蘋果,微軟,臉書...很好賺

只是,寫再多很好賺,那也是別人在賺
不曉得一堆人覺得好賺,卻不去轉行的原因在哪?
只看別人好賺,那永遠只能當酸民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