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並不是公務員的福利拖垮政府財政而是政府的財政收入沒有增加,退休公務員卻愈來愈多加上實施健保與醫學進步讓老人們愈活愈久,使得政府支出迅速膨脹然而,政府的財政收入之所以沒有增加,則是因為台灣十幾年來人均所得陷入停滯甚至倒退這部分又是李登輝時代一連串錯誤的教育政策、兩岸政策以及產業政策造成的因此其實這始終還是經濟問題......也就是無解阿扁和小馬哥分別承擔了初期與中期的惡果他們都有試圖力挽狂瀾,但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注定了他們的失敗我想下一任總統會做得比他們兩位更辛苦也更痛苦中華民國未來的總統不知還剩幾屆,總之會愈來愈難做個人是悲觀的財政的希臘化,經濟的菲律賓化,很大機率避免不了七、八年級生還不是最慘的,九年級的年輕人出社會時,台灣說不定已是另一番面貌
惡魔的右手 wrote:不要小看這一千多億...因為它是"每年"的固定支出...每年多省個一千億,健保勞保應該20年不用調整....(恕刪) 我就知道,明理之人還是不少.看得懂的,程度夠的,就是看得懂. 老子說: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很多事都是比較級. 領福利者不覺其多,領得心安理得,真要比較,還真是多到良心不安啊!
新的遊戲方式相信大家都有玩過大富翁這種遊戲遊戲剛開始時大家的金錢都是一樣的可是遊戲開始進行後可能因為運氣及自己進行理財的方式不同而慢慢的產生變化當一方資產越多時就越處於優勢而遊戲的另一方則可能加速破產當然遊戲進行到最後財產全由一方所得時遊戲即宣告結束若想再玩就得重新分配資源重新開始其實現實的大環境就是一種大型的大富翁遊戲只是其中影響個人財富的因素更多包誇個人才能及資金.人脈.機會.運氣等等...而遊戲進行到現在資金也越來越集中在少部分人的身上而他們的優勢也越來越強使得後輩晚生就算你擁有比以前更多的才能也許你也只能幫忙企業主賺錢自己成功擁有事業的機會越來越少甚至有些人可能連幫企業主賺錢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在現實社會上任其自求多福當社會剛開發時因為生產方式未大量使用機械加上物資較缺乏所以人們只要肯努力幾乎大家都有成功的機會只是現代電腦機械等等有利生產的器具一直出來使得以往也許需要十幾個人做的事現在一個人即可所以也就造成人們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人們為了增取越來越少的工作機會現代的成人及學子幾乎人人壓力倍增連以往最純真輕鬆的小學生也在家人擔心未來出路問題下而縮短其童年提早進入成人的競爭社會其實工作機會減少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現象讓人們不需要付出很多的勞力工作即可生活也是人們的努力的目標只是當各種器具越來越進步而人們卻沒有越來越幸福時那表示我們的遊戲方式確實有檢討的必要因為以我們現在的生產方式是可以讓每一個人生活的更好的生產的另一方就是消費其實消費力跟生產力同等重要若人們生產出來的東西而大部分的人都消費不起或不消費那也可能造成生產線停頓做不下去當資金過度集中在少部份人身上時相對的也可能造成大部分的人資源越來越少而富有者她的消費金額也許驚人比如說也許她買個珠寶就要一千萬但製造出來的工作機會有多少?若一千萬由一百人平均擁有每人十萬元也許他們沒辦法買高級珠寶可是一百人每人十萬元的消費力可是讓很多人有賺錢機會!所以如何讓廣大的民眾在工作機會不多的環境下又能擁有消費能力讓遊戲能進行下去這就是我們思考的方向之前提到大富翁遊戲當遊戲進行到資金由一方佔有時遊戲即終止因為一場遊戲進行往往很久重新開始大家都很累所以為了遊戲能繼續進行我們會從銀行在分配部分資金給每個人讓遊戲能繼續雖然優勢者依舊優勢畢竟好玩就好社會進行到現在有些人也許是失業或處於弱勢確實快玩不下去了當玩不下去的人越來越多社會偷搶擄掠的當然會越來越多當國家發生動亂優勢者也是很難玩的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防止的當然我們也不希望國家發生戰亂由此方式重新開始若由國家發放一些維持基本生活的物券這也是可思考的方向為了讓政策能推廣順利應把每一個人都包含在內以減少阻力人性關係今天你在推動福利政策時把富有的人包含在內而那些富有者往往也是擁有決策力與影響力的人這會讓事情更好推動且富有者繳稅不比別人少為何國家福利在推動時就要把他們屏除在外?這樣也是不公平的!現在要讓每個人都有就業機會會越來越困難而且那也不是我們的方向如何讓每個人不需要浪費很多生命在工作上又同時擁有生活品質那才是我們的目標訂出一套新的遊戲方式讓每個人擁有快樂人生值得執政者深思~~~資本主義是成長力很強的社會遊戲方式它以人類的[欲望]為動力慾望有多大它的往前的力量就有多大而唯一的缺點在於人的需求有限但慾望無窮是沒有人會嫌太多的而貪婪的人性也是資本主義最後會敗亡的原因因為財富過於集中少數人的身上時那廣大的基層喪失消費力而消費力又是生產力的支柱所以當消費力消失時所有的生產力也跟著失衡美國是自由民主且資本主義活耀的國家擁有很多的優秀人才雖然一時滑跤但他們會學到教訓且找到活路的而我們需學習的是如何避免跟著滑一跤而提早警惕人類的貪婪要靠[覺知]停止真的不容易因為要擺脫人性貪婪[意識覺醒]需要[靜心][無為]關照而這又剛好與資本主義的積極奮鬥理念背道而馳所以你可以看到商人除非事業經營不善倒閉或突然意外驚嚇或遇到死神否則追逐財富與事業版圖擴大的欲望必死而後已最近不是才有案例?政府應該可以考慮立法在當事人死亡前若財產未分享出去時死亡後名下財產一律充公也許可以讓人們看清[金錢]的真正意義而不再盲目追逐也可不讓為爭遺產而造成遺屬感情破裂的新聞一再發生資源回收再製及適當的消費更新是讓生產與成長動力持續運轉下去的力量時代一直在進步人類的生活會越來越有保障過度的憂患未來反而苦了當下的生命所以能讓人類持續進步又不會失衡的方式就是佐以社會主義如健保制度一樣將每個人的基本生活納入保障而這些基本的消費力也能支撐生產力繼續運行下去只是工具不是目的如果人們看清這個事實那現在社會的金錢遊戲會有很大的改變人類持續進步若能記取失敗經驗歷史悲劇就不需一再重演
教育是朝向真實的基礎 過去盛行的教育非常地不足、不完整且沒有深度。那只能製造出會維持生計卻在生活中沒有深度的人。不只不完整也有害處,因為它建構在競爭的基礎上。 任何型態的競爭,其根源都是暴力,而且會製造出沒有愛心的人。他們所有的努力就是達到名聲與各種野心--很顯然地,他們必需奮鬥並且為達目的而處於衝突中。他們摧毀了他們的喜悅,然後這又摧毀了他們的友誼。好像每個人都跟這整個世界抗爭一般。 截至目前為止,教育一直是目標取向:你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兩年後的考試。那使得未來變得很重要,比現在還重要。為了將來犧牲了現在。這成了你生命的基本形態;你總是為了某些非現在的東西而犧牲當下這個片刻。使得生命變得無限空虛。 我眼中的社區將是一種五個層面的教育。 在進入這五種層面之前,我需要強調幾件事。一,教育不應該有任何考試,但是每天、每小時,由老師觀察紀錄,整年下來的觀察決定你升級或是留在同一級長一點。沒有人失敗、沒有人通過--只是有些人速度較快,有些人比較懶--因為失敗的觀念會製造出一種很深且卑微的傷口,成功的觀念也製造出不同的疾病--優越。 沒有人卑微,也沒有人優越。 一個人就是他自己,無從比較。 所以,考試將不具任何地位。這將會把我們的整個觀點從未來拉向現在。以你現在所做的事情來決定,而不是兩年後結束的五項題目。由這兩年所發生的數千項事情決定;所以教育就不會是目標取向。 在過去老師有其相當大的重要性,因為他知道他通過了所有的考試,他累積了知識。但是情況已經改變了--這就是問題之一,情況變了,但是我們回應的人還是那些舊人。現在的知識爆炸是如此浩瀚、廣大且快速,任何的科學主題都無法寫成一本厚書,因為書寫完時就已經過時了;新的事實、新的發現使得這本書不再適用。所以現在,科學只能依賴論文與期刊雜誌,不是書籍。 老師在三十年前受教育。三十年來每一件事情都改變了,而他卻還在重複他所學的東西。他已經落伍了,而且還讓他的學生跟不上時代。所以,讓指導者取代老師的地位,你必須了解這其中的不同:指導者告訴你在圖書館的哪裡可以找到這個題材的最新資訊。 未來,電腦將會成為浩大且居革命性之重要地位。 例如,傳授教育給學生的方式非常地老舊。還是停留在填塞記憶的階段,然而扛越多的記憶,就越沒有清晰度與領悟力。我把學生免於囤積各種資訊看成是一項偉大的機會。他們可以攜帶小型電腦,裡面儲存所有他們當時所需的資訊。那會幫助他們的頭腦更具靜心品質、更清晰、更天真。現在,他們的頭腦裡面裝滿了喋喋不休多餘的垃圾。 將來,教育將會形成以電腦、電視為中心,因為看畫面會比讀或聽來得容易記得。眼睛遠比耳朵或任何其他器官還有力量。而且不像讀或聽那麼無聊。相反地,看電視快樂多了。地理課教起來就非常有色彩…… 老師應該只是讓你知道正確頻道的指導者,讓你知道如何使用電腦、如何找到最新的書。他的功能將會完全不同;他不傳授知識,而是使你能夠察覺當代最新的知識。他只是一個指導者的角色。 在這些考量之下,我把教育分成五個層面。 第一,資訊的,就像歷史、地理以及其他許多能夠透過電視或電腦共同處理的題材。 但是關於歷史,我們必須完全採取根本立場。現在的歷史包含成吉思罕、帖木耳、奈迪沙、希特勒等等。這些不是我們的歷史,是我們的惡夢。這種人類甚至可以對其他人如此殘忍的概念真是令人噁心。我們的孩子不應該被灌輸這樣的觀念。 將來,歷史應該只有記載那些對這個地球、人類有美好貢獻的偉大天才,像佛陀、蘇格拉底、老子;神秘家像:魯米、克里虛那穆提;偉大的詩人像:惠特曼、Omar Khayyam;偉大的文學泰斗像:托爾斯泰、高爾基、杜斯托也夫斯基、泰戈爾、芭蕉。科學家:牛頓等.. 我們應該教導那些正向偉大的繼承,並且附註那些截至目前為止還被算在歷史偉人之列的人,像是:希特勒。他們只能列名在註腳或附錄上,清楚地明示他們不是神智不清就是受苦於自卑感情結或是其他的精神反常疾病。 我們必須讓未來的世代完全覺知到黑暗面屬於過去,它支配了過去,但是現在已經沒有它的地位了。 第一個層面是語言。每一個人必須至少知道兩種語言;一種是母語,另一種是英語;國際交流的工具。他們也可以透過電視更精確地學習發音、文法等等,每一樣東西都能夠被更正確的教導。 我們可以在世界上創造出手足情誼的氣氛:語言使人們互相聯繫,也會因為語言而無法溝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際語言,這是因為我們的偏見。英語最合適,因為它是世界上較大規模地區較多人使用的語言。 第二是科學主題的探查,這非常重要,因為它是真理的一半,外在的真理。這也可以透過電視和電腦傳授,但是比較複雜,更需要人的指導。 第三是現在教育所缺乏的:生活的藝術。人們視生活為理所當然,以為他們知道什麼是愛。他們不知道……當他們知道時已經太晚了。我們必須幫助每一個小孩把他們的憤怒、恨與忌妒蛻變成愛。 第三個階層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也要有幽默感。 我們所謂的教育讓人們既難過又嚴肅。如果你三分之一的生命浪費在難過與嚴肅的大學裡,那會成為習慣而遺忘了歡笑的語言,一個遺忘歡笑的人已經遺忘了生命中的許多東西。 所以,愛、歡笑、經驗生活以及它的奇妙與奧秘……樹上唱歌的鳥兒不應該被忽略。樹木、花以及星星都應該與你的心相連。日出與日落不應該只是外在的事件,應該也屬於內在。第三層面的基礎因該是對生命的崇敬。 第四個層面應該是藝術與創造力:畫畫、音樂、工藝、陶藝、石磚技藝,任何有創造性的東西。 允許所有領域的創造力,讓學生有所選擇。只有少數是必修的,就像:國際語言是必修的、維持生計的某些既定能力是必修的、某種既定的創造性藝術是必修的。你可以在這多采多姿的創造藝術中選擇,因為除非你知道如何創造,否則無法成為這個不斷創造的存在中的一份子。人因為創造力而進入神性;創造力是唯一的祈禱。 第五個層面應該是死亡的藝術。 這第五個階層應該涵蓋所有層面,讓你知道死亡是不存在的,讓你察覺到內在永恆的生命。這絕對是最基本的,因為每一個人都得死;無人倖免。在靜心的範疇之下你可以經驗到教育一點也不在乎的禪、道、瑜珈或哈西德等等各種現有的可能性。 這個新社區將會是一種全方位且完整的教育。 我自己曾經是教授,從大學中辭職時,我明白地說:這不是教育,根本就是愚蠢的行為;你們並不是在教什麼有意義的事情。 但是這種微不足道的教育卻在全球佔有壓倒性的地位––哪裡都一樣,不論蘇聯或美國。沒有人朝向更完整、統合的教育。就這個部分,幾乎每個人都是未受教育者;甚至那些擁有極高學位的人也是這個浩大生活領域中的未受教育者。有些人還更未受教育,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未受教育,因為完整教育還未出現。
目前正受惠於十八趴優惠存款的軍公教已退休人員,約四十二萬人。另外,尚未退休,但將來退休後能領十八趴的軍公教在職人員,同樣約為四十萬人。(來源: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一個魯蛇公務員的告白"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396186863.A.2F0.html現在公務員比起18%時代,真是差太多了.(當差的比退休的錢還少,不正常吧? ,況且,當差的,還要養小孩呢.)再去看房價以及年輕人養小孩的負擔,也不難想見為何日漸少子化.不公不義的18% ,能不改革乎?(2011年)馬總統: 少子化是國安問題.請看,這個問題有解決嗎?大家都知道,小孩上小學前,是最花錢的.依我看,學齡前嬰幼兒,每月補貼1萬,將可有效鼓勵年輕人生小孩.錢從哪裡來?從18%來是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