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tsai wrote:
就可把錢從房地產逼出來導入產業或股票投資...(恕刪)
台灣人反商仇富, 政府還要加稅, 現在又鼓勵罷工, 連營業稅都要上調, 還要用愛來發電, 連跟最大貿易國的往來可以說切斷就切斷, 連經濟協議都不要了, 投資產業??
至於股票投資, 早在房地產被打趴前就先被打趴了, 收個股利被扒的皮比房地產還狠, 現在奄奄一息還爬不起來, 轉進股市??
面對現實, 大大沒看到台灣超額儲蓄已經好幾兆沒地方去了, 錢離開房地產, 不是定存就是離開台灣而已. 不要說代工業早離開台灣, 台積電也往外去設廠了, 漢微科也賣掉了, 更別說還有一堆錢放國外的假外資(巴拿馬文件)
該為下一代該去哪個國家著想才是了
經濟差? 央行灑錢, 地方政府收錢, 還振興經濟勒?? 第一次聽到加稅可以振興經濟的, 一定是繼續差也只能繼續降息了
許多民眾不了解房屋現值的核定方式,常誤以為房屋現值多寡與市價有關,其實不然。
房屋現值之評定受:
1「房屋標準單價」
2「房屋折舊率標準」
3「房屋位置所在路線地段等級」等因素影響。
其中決定房屋標準單價之因素又有房屋之(1)用途別、(2)構造別、(3)總層數等三種。
房屋現值核計公式為:房屋標準單價 ×(1-折舊率×折舊年數)× 地段率 × 面積。
例如某甲有坐落鳳山市鎮南里五甲二路、住家用三層樓鋼筋混凝土造房屋乙棟,折舊經歷年數三年、面積200平方公尺,則以三層樓鋼筋混凝土構造之標準單價2,600元、折舊率為1%、地段率為110%,核計後某甲第三年之房屋現值應為:
2,600×200×(1-1%×3)×110%=554,800元(計算至百元以下四捨五入)。
此外,房屋樓層數與造價成本係成正比的,樓層數愈多,建築設備、建材用量等造價成本愈高。因此房屋總樓層數愈高,所適用之房屋標準單價愈高,相對地所負擔的房屋稅也就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