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跟低薪 如何解決?


Cindy0107 wrote:
把租金店租全部統一,讓那些給房東賺得全回饋到店家員工跟減低產品售價回饋給消費者
天底下哪有不幹事就靠租金好幾十萬生活的
讓那些房東出去工作


連共產黨政府也做不到的事情
台灣能做到

那就太厲害了

連課空屋稅都不敢的政府
你不要想太多啊

2227995 wrote:
台灣2大問題高房價...(恕刪)


再來一場九二一
再來一場九二一
再來一場九二一

有破壞,就有建設,
一次就能解決兩個問題!
台灣走上日本的後塵,早點進入職場的老人坐領高薪,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薪水少的可憐

想要出人頭地,爬得很辛苦

力挺SONY的飛行員 wrote:
問題是三十年前借個兩三百萬,可以輕易的買到非常好的房子..
現在只有三百萬可以買的到房子嗎..??台灣薪資在沒有成長之下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
除非台灣經歷到像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化時代,不然就是突然發生戰爭,這樣才有可能重新洗牌一次..
以現況這樣子來看幾乎沒任何改變的可能..


講這種話真的是笑死人
30年前薪水多少錢?

30年前是吧? 這是01在2012年有網友貼出來的資料

78年5月7日經濟日報12版報導:
台北市南區房價創新天價 一樓店面每坪128萬元

7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7版報導:
台北市建案競爭 每坪逼近四十萬元

我是找不到民國77年的房貸利率啦 我記得查過大概要10幾趴

不過有找到這樣:

特龍/口述 蔡佩蓉/撰文 最初在台北市民生社區租屋,買房動機只因「房東要漲租」,我一氣之下就決定去買房!當時1990年(民國81年),我找了一位對房產頗有研究的前輩去看預售屋,從台北市中心開始,竟發現完全買不起,最後到了東湖的一個工地,算一算還買得起,就把身上僅有的20萬元存款付了定金。

原文網址: 台灣房價史/我在1990年代買房⋯東湖1坪26萬元買到高點 扛10%利率 | 好房網News | 關心您住居的房地產新聞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4063052529.html

請問你這副德行活在30年前你有買得起甚麼?
如果你當(醫生)領高薪,你就不會覺得房價高了。 這個( )裡面有很多職業都有可能,要領高薪也要你有本事才行。

會問這種問題的人擺明了就是沒本事。
刪文 刪文 刪文 刪文 刪文 刪文 刪文 刪文
少子化
人才西進
技術被偷光 (台灣被掏空)
陸客不來
空屋率屢創新高

不期待
未來20萬戶 社會住宅 會全部實現

唯一方法 ~ 耐心等 跌囉!

低薪?
真 搞不懂 瑞士 平均年薪超過260萬 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我們扣掉電子產業後 平均有超過60萬?

新加坡
8成以上樓房是 公宅
年輕人 完全不需要替高房價擔憂


高房價和低薪

根本就是M型化的兩端,也是兩極化

很難解

高房價,德國之前有打房很成功

低薪,德國產品不像台灣商人,賤價銷往全球
德國人說我們的產品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所以不太會削價競爭

台灣商人把商品COST DOWN,DOWN到最後,就是從人[員工]開刀
低薪加上請外勞

高房價,政府可以透過蓋社會住宅
用低月租出租,類似學校宿舍或公司宿舍不以營利為目的
或用蓋房成本價賣給這些人,但這些人嚴禁轉租,以後賣房,由政府以原價買回
坪數不用大,就以人口數夠用就好
1-單人7坪
2-家庭3-4口,2-30坪等等

而地點就蓋在鄉下縣市、海邊、郊區等公有地或透過土地徵收荒地或不值錢的地
然後再配合交通建設,想辦法讓該社會住宅交通發達一點

舉例...
這些社會住宅以六都為例
透過公車或開車或騎車或捷運等,到小醫院或市場或學校或火車小站不用2-30分鐘
如果社會住宅,居住人數夠多,可以直接蓋小醫院小診所或超級市場進駐

鄉下縣市,可以把社會住宅蓋在交流道或快速道路1-20分車程附近
這樣住在鄉下的人,平日去六都上班,就可以平面開個1-20分鐘加上高速公路的時間
就比較肯住在鄉下,不會在六都租房子

在這些郊外或偏鄉,蓋足夠的社會住宅
人口都跑過來,都市的房價一定會跌
除非大部分人,就是寧願住都市,交通方便,不願多花幾十分鐘,換得便宜住宅

低薪
要配合房價和物價
10幾年前的基本工資,時薪$66,月薪$15840
現在基本工資,時薪$140,月薪$22000

這邊我不知道怎麼變了,但確定已經脫節了,照以前的算法
現在2018年的基本工資,月薪方面應該是140*8*30=33600

所以,現在的基本工資,真的要到$3萬,才能符合現在的房價和物價

政府應該
1-輔導沒賺錢的公司,轉型或讓他們賺錢
2-紅海類型的職業別和公司,應該要限制數量,以免殺到血流成河
舉例...同類型
觀光區的民宿和飯店等,不要在同一地點,一窩蜂開一堆店,結果沒生意沒人潮或沒陸客,又一堆倒閉潮
其他服務業或產業也是

3-過度賺錢的公司,要注意,以免資金周轉不良,類似蛋塔效應
4-有賺錢的公司,看營業額或淨利,應該鼓勵他們,讓最基層的員工月薪,要優於勞基法
5-有賺錢的小公司,想辦法輔導他們,讓他們的產品可以銷往全球,之後賺的錢,也要比照第四點
6-有潛能的產品或公司,要輔導他們,把點子量產和商品化
像OLED當初台灣也在搞,結果燒錢燒到最後不玩了
而韓國政府幫助三星和LG繼續燒錢,結果他們成功了,全世界OLED就這兩家獨大

不要小看台灣產業
台灣某些產業,不管是高科技或傳產
當年技術可是獨步全球
結果,最後不會經營,或技術原地踏步或其他因素等
導致沒落、收攤、倒閉

2227995 wrote:
台灣2大問題高房價跟...(恕刪)


看來這個議題確實存在蠻久的@@...
問題很簡單
一個有錢人包下台灣全部的火車座位
只有他自己可以坐
要其他人都去坐客運或租車
資源有限
但有錢人壟斷所有資源
政府該怎麼做?很難?
三流的國家是沒錢
二流的國家是沒能力管或不敢管
一流的國家是善於分配資源,盡量達到共好
非熟人或急事請勿私訊,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