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waltz wrote:
不用被這些投機客刺激
如果他們實力雄厚
幹嘛還擔心房價跌
現在應該趕快去多進幾間
好康的自己都搶不完了
還上網跟大家說甚麼二十年難得買點哩
光看你講的這些就知道你是在等一個大跌, 一般會來這一區討論的人, 不是想要買就是想要賣, 我是剛賣完能賣的所有房子, 但原因不是因為奢侈稅, 是因為資金又更好的年收益與更低的風險度, 我不知道你們看空立場是為何, 但如果只是就奢侈稅立場看事情, 那麼你們依舊是心繫市場上, 我在這邊閒聊, 純屬一種休閒, 一種剛賣屋怕賣的太便宜的心態, 特來這裡聊個一陣子

原來現在看空的人, 理由就只有奢侈稅的一點嗎?

今年比較好的買點在4,5月份, 若今年有非買不可的理由, 就選在這兩個月尋屋問價並出價, 入了6月後, 委賣會突然間少很多, 市場上只有一些自住屋主與長期投資客拿出來賣, 價格一定很硬, 因為這群人有些是換屋關係, 有些是嫌投資報酬率太低, 真因缺錢賣屋的人實在太少了, 因為股市還在8000點以上, 若要真相信有人會賠錢賣並且付15%愛台灣奢侈稅, 那就等看看吧, 但香港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件交易付到印花稅, 這個大家參考參考了, 所以政府應該要趕快通過奢侈稅, 最好明天就實施, 這樣子就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是愛國的
windwaltz wrote:
原來你也知道現在房子的年收益既不高
風險度也不低呀
然後跟網友講說
現在房市不低的風險度和不高的年收益
真是好買點呀
很抱歉你可能沒看清楚我所提的時間點 : 今年度 !!
每個人買屋理由不純粹是因為房價趨勢高或低, 有人是為了結婚, 有人是為了小孩學區..等, 這些都是不等人的, 至於誰是誰或誰要買或誰要賣與我何干呢? 他們是我甚麼人呢? 真好玩呀你們

我的收益與風險是拿銀行定存來看的, 錢放在高評等海外銀行的風險是很低的, 不動產市場風險自然是比較高, 我在海外銀行定存利率是2.5%~3%之間, 台灣的銀行定存是1.25%, 若今天不動產收益優於定存, 我自然會考慮風險與報酬而判斷是否該投資買入, 但對照台灣定存利率而言, 目前租金收益普遍還是高於定存利率, 一旦低於定存利率, 一些保守的長期投資客自然會考慮處理房子回收資金放入銀行, 我屬於保守的人, 所以不搞甚短進短出投機的事情, 我只是很單純的在多年前台北淹大水後, 買了2間房子投資出租收益, 大安區店面一間是74年時購入做生意用的, 幾年後出租收給人, 收益是購入10%, 道格吐司是小朋友開玩笑幫我取的, 另外海外一間獨立屋, 去年處理掉了, 繳了不少稅給當地政府, 目前只有一間店面繼續出租, 其他幾間投資屋與原本出租給友人的海外屋都處理掉了, 共三間, 不知我這樣算不算投機客, 還是現在只要有房子賣掉的人都是罪人? 我瞭解台灣稅制確實蠻奇怪的, 但這怎會是投資者的錯呢? 我租屋都登記在案, 都可供入籍, 每年都報所得稅, 我很老實又幼稚, 你比較聰明, 謝謝指教
對了, 自住一間, 這間自住不賣, 所以現在我是自住客, 不是投機客, 你們是甚客, 我一點也不關心, 因為半分點也與我無關的, 你們繼續努力討論, 不礙你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