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aaha wrote:
至於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則直接將3000萬元房價減掉2000萬元取得成本與土增稅、其他成本共300萬元,剩下的700萬元併入所得中被課以45%綜合所得稅率,須繳315萬元
原本就該這樣課稅,難到投資房巿賺了700百萬一毛都不繳稅有比較公平嗎?
hahaaha wrote:
頂級豪宅稅額大增1.5億她強調,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增加的稅負,「一定會轉嫁」,賣方在開價時就會將稅款加進去,房價反而拉高,除非房市走空頭,賣方不可能心甘情願繳那麼多稅。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也認為,增加的稅負會轉嫁到房價上,移轉成本增加,賣家不會吸收,房價自然更貴。
一開始稅賦可能會轉嫁,新稅制上路房巿無利可圖,等房巿資金抽離,房價自然回歸基本需求面,這不正是大家所期待的
andy2000a wrote:
業者痛批房地合一課稅...(恕刪)
報導下半段 老闆開的'藥方'
udn:
賴正鎰並呼籲政府,不要再製造仇商、反商情緒,實施奢侈稅已經達到打房的效果,要落實居住正義,可以參考像大陸的社會住宅政策,一年蓋380萬戶低價的福利房,甚至象徵性收1元租金,給弱勢族群。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更直批,當年說實價登錄不會作為實價課稅的依據,如今又討好部分學者的建議,對於搖搖欲墜的房市,雪上加霜。
稅改是龐大工程且影響長遠,如當年土增稅減半沒設落日條款,景氣一旦變化,是否原來稅制又要調整?王應傑表示,落實居住正義應將投資與自住兩者透過房貸條件區隔,多屋族、投資客的房貸甚至應降至三到四成,但真正自用者、無屋者應給予九成貸款、30年還款期、低利、三年只還息等優惠條件,自住者會很努力賺錢還錢。
一個是畫又大又爛的餅, 最好蓋的了這麼多, 最好全租出去後就沒人需要買你的房.
另一個又再拿老梗叫人當三十年屋奴, 當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從沒實施過.
請問這些縱橫業界幾十載的老闆們說的話是怎麼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