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痛批房地合一課稅 恐釀房市災難

看建商,房仲業,投資客出來反對和緊張,表示這政策方向對了,政府加油...
kweas2005 wrote:
表示這政策方向對了,政府加油...(恕刪)

你聽過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這句成語嗎?
最後倒楣的就是最近幾年買屋自住卻繳不出貸款的人,
房子被法拍之後還捯欠銀行錢!
所以政府前一陣子才會對銀行作倒帳壓力測試
現在房子沒跌,最起碼法拍還有人要,頂多賠了一些自備款,
一旦房地產景氣反轉,到時候你就看政府忙著補破網
投資客陪了頂多把房子倒給銀行(這也就是央行先打預防針降低房貸成數)
現在是房地產一定跌,只是看怎麼跌法而已!
跌三成對五年之前進場買屋的沒差,頂多跌的是看版財富,
最可憐的是最近兩年買已交屋或未交屋的自住客.
至於投資客,死了剛好而已!

安心吧,只要當官的有房子,站在有房子的這邊就沒錯,那些政策久久來一下,讓沒房子的以為政府還記得他
股市上萬點,再跌到3000點,有融資的不也死得很慘,上次房市反轉,也死一堆建商和投機客,附帶銀行一堆呆帳,最後用納稅錢補銀行呆帳,但是股市大跌,銀行影響不大,沒呆帳問題。這本來就是金錢遊戲,泡沫太多就會破,跟股票一樣紙上富貴,炒房對GDP 貢獻遠不如製造業,如果不打房,後果不是像大陸的死城,就是像美國的金融風暴,我覺得不只要實價課稅,還要課屯房稅,空地稅,現有稅制根本就是炒房者天堂,造就一些不事生產,只想買空賣空的人。

maxboss wrote:
如果和所得稅合一,台北以後就一堆 人等都更
因為以後沒人敢賣屋
以一個正常家庭司所得稅6-12%
但只要賣屋,所得稅幾乎都會變成只45%
從原本2萬左右變成幾十萬


所得稅有稅額,超過的部分才是45%

hahaaha wrote:
至於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則直接將3000萬元房價減掉2000萬元取得成本與土增稅、其他成本共300萬元,剩下的700萬元併入所得中被課以45%綜合所得稅率,須繳315萬元


原本就該這樣課稅,難到投資房巿賺了700百萬一毛都不繳稅有比較公平嗎?


hahaaha wrote:
頂級豪宅稅額大增1.5億她強調,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增加的稅負,「一定會轉嫁」,賣方在開價時就會將稅款加進去,房價反而拉高,除非房市走空頭,賣方不可能心甘情願繳那麼多稅。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也認為,增加的稅負會轉嫁到房價上,移轉成本增加,賣家不會吸收,房價自然更貴。


一開始稅賦可能會轉嫁,新稅制上路房巿無利可圖,等房巿資金抽離,房價自然回歸基本需求面,這不正是大家所期待的
價格掉~量就來了~~建商和房仲~~你們在怕什麼
沒有不景氣~只有自己不爭氣~別怪政府

andy2000a wrote:
業者痛批房地合一課稅...(恕刪)


報導下半段 老闆開的'藥方'

udn:
賴正鎰並呼籲政府,不要再製造仇商、反商情緒,實施奢侈稅已經達到打房的效果,要落實居住正義,可以參考像大陸的社會住宅政策,一年蓋380萬戶低價的福利房,甚至象徵性收1元租金,給弱勢族群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更直批,當年說實價登錄不會作為實價課稅的依據,如今又討好部分學者的建議,對於搖搖欲墜的房市,雪上加霜。
稅改是龐大工程且影響長遠,如當年土增稅減半沒設落日條款,景氣一旦變化,是否原來稅制又要調整?王應傑表示,落實居住正義應將投資與自住兩者透過房貸條件區隔,多屋族、投資客的房貸甚至應降至三到四成,但真正自用者、無屋者應給予九成貸款、30年還款期、低利、三年只還息等優惠條件,自住者會很努力賺錢還錢


一個是畫又大又爛的餅, 最好蓋的了這麼多, 最好全租出去後就沒人需要買你的房.
另一個又再拿老梗叫人當三十年屋奴, 當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從沒實施過.
請問這些縱橫業界幾十載的老闆們說的話是怎麼回事?
建商 房仲 投資客 都在反對這個政策
那這個政策對他們來說 卻有殺傷力
政府加油!!! 趕快實施!!!
再配合年底升息!!!
這樣效果才會完美!!!

ray 1219 wrote:
安心吧,只要當官的有...(恕刪)


從葉世文被查到的就那少少的幾間,就知到台灣高官
不會將黑錢放在房產。

中國省級官員動不動幾百套上千套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