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紅利和房價有關聯,一直就是個很奇怪的論點

除了內藏天然資源外

哪片土地的價格不是跟人口數有關?

土地房產會增值,不就是人口增加(出生或遷入),需求增而產生.

只是現在房地產人為炒作太多,已偏移自然供給太多.

加上心理問題,所以價格居高不下.

有人舉日本現在房產上漲

只是沒說出是只有較大城市才有這狀況

比較偏低地區,只要遷入還送你房屋土地


日本島根縣津和野町早前推出新措施,計劃建造一共 25 所獨立屋,讓町外人遷入,並在住滿 25 年後送出房屋及土地。新近建成的 5 所獨立屋已經簽好合約,分別由五個有兒女的家庭遷入。預計所有獨立屋將在 2018 年前全部建成。平均每座造價為 3000 萬日元(約 192.6 萬港元)。

計劃其實是該町應對人口下跌問題的手段。津和野町是一個鄉郊地區,受日本近年人口老化及城市化問題影響,人口從 2005 年的 9515 人銳減至現在的 7706 人(估計數字)。有見及此,當地政府遂推出此一計劃,試圖扭轉跌勢。


人口沒影響嗎?

早期台灣 兩個恰恰好
之前 兩個恰恰好,三的不嫌多
現在 拿錢拜托你生
roward wrote:
遠的不說就看近的吧學...(恕刪)

那個跟房地產有關嗎?沒有競爭力的學校值得花錢去念嗎?為了那個不被認同的文憑背學貸值得嗎?

突然覺得歡樂起來
gmoney wrote:
在經濟學上,人口紅利...(恕刪)

這個理論的前提是在一個封閉環境下產生的結果,台灣有限制移民嗎?如果沒有,這個理論不適用於台灣,理論與實務還是有差距的
cobrawu wrote:
那個跟房地產有關嗎?沒有競爭力的學校值得花錢去念嗎?為了那個不被認同的文憑背學貸值得嗎?



就算是沒有競爭力的學校,只要有學生(滿招),附近商店不是一樣有生意?

況且討論學生人數對附近房產問題怎會扯到 競爭力,文憑?

難道

高雄金鑽夜市快關門的原因是 "它是夜市而不是高檔百貨公司?"

房屋(或任何產品)就是因人的需求才有價值.

房產沒賣掉前還是房產,不是$$$

人不見了,誰來幫你把房產換成$$$?
絕對相關 , 或許無法用來解釋整體房市 , 但人潮多的地方房價就是高啊 , 不然台北為何貴 , 等紅利漸漸消失 , 邊緣效應會越來越大
cobrawu wrote:
那個跟房地產有關嗎...(恕刪)

C大又歡樂了~我最愛看到C大歡樂的樣子在跟以後的驗證去做個比較
如果其它贊成生育的國家也能如C大這樣看待少子化就好囉
誰在那邊跟你說什麼有競爭力沒競爭力的學校
這個理論(人口紅利)在1998年,首次由哈佛大學教授大衛·布魯姆(David E. Bloom)與傑佛瑞·威廉森(Jeffrey G. Williamson)所提出。這一派學者認為,人口紅利在亞洲四小龍與1990年代凱爾特之虎的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兩位經濟學家認為1965年至1990年東亞經濟增長(以人均收入衡量)中有至多三分之一都可能要歸功於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人口紅利。

以上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提出人口紅利的學者是以1965年至1990年亞洲四小龍做研究,並沒有假設以封閉環境進行研究
那個時期香港與新加坡應該都是開放移民的。

學校關了當然影響周遭房地產的表現。
即便學校競爭力差,他還是提供教育、工作機會和周圍經濟活動。
所以該區是否有學校,應該還是跟房地產有關的,尤其是非都會區。
至於學校的競爭力,那應該跟教育制度關聯性會更高!




cobrawu wrote:
人口紅利問題只能跟長照保險扯上關係,跟房地產只能說為賦新辭強說愁


這幾年台灣的剛性需求來自大量的六七年級生,這就是跟人口紅利有關。

難道只有上漲跟人口紅利有關,然後要下修時就說無關?

還是這幾年房價純屬炒作?跟需求完全搭不上邊?

we543543 wrote:
還是這幾年房價純屬炒作?跟需求完全搭不上邊?

炒作最後一棒不就是丟給有需求的才是完美的炒作?
不然每個炒作的丟來丟去誰接手?
現在看人口已經不是單單紅利 , 而是一種資源 , 光養孩子就能創造不少GDP , 超過40歲 , 說真的要省真的可以很省 , 這樣根本就沒消費 , 經濟就完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