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留人..民國120-130年間..累積超過150萬棟房子留給你們處理


jeel54321 wrote:
沒有啦!買房的都是貸款,自備款頂多幾百萬,哪來的兩千萬?自備款算 400 萬,買 5% 年利率的定存股,每年不過 20 萬,租一間鴿子籠差不多。
...(恕刪)

早上才在另一樓誇你QE說得很內行很完整的說。(如認錯人,請見諒)
小弟愚見
這樣未包含完整的現金流量吧
後續要繼續繳貸款才有房子住吧。
我堂哥四個兄弟姊妹,我爺爺房子給我堂哥他大孫,我伯父自己又另外買三間房子小孩一人一間,還真的都不怕沒得繼承

我有一個姐姐,我爸只有一間房子,不過我姐在台北買房子了,所以鄉下的房子就我在住,我爸也一直要過戶給我了(不過我還沒去辦)

我老婆家四個兄弟姊妹,大哥搬去桃園,二哥跟三弟住家裡,但我岳父只有兩棟相連透天,好像就不夠分了
橘子妮 wrote:
怎麼都沒人跟我一樣...(恕刪)
暗渡陳倉 wrote:
我堂哥四個兄弟姊妹,...(恕刪)


自己想要的東西, 本該自己掙。
jeel54321 wrote:
沒有啦!買房的都是貸...(恕刪)

不至於鴿子籠啦^^” 24萬可以在北大特區很好租了,47萬則是新莊副都心也能找到的。
想要的東西本來就是自己掙,只是祖上如果有積財,下一代能取得的資源就更多,我同事家族是地方上大地主整個菜市場都是他們家族共有每年過年就排隊等發錢,不過只有男丁才可以
測試 看不懂
ganman wrote:
1945年日本宣佈...(恕刪)

danielweng666 wrote:
其實對某些人來說, 每天醒來看到陽光和風樹木田野花香鳥鳴, 那種平靜快樂是無價的...


我從快30歲就住在這種環境,現在還是(20年了)
我也只能這樣自我安慰

不過我兒子也是喜歡住這
所以市區的房子通通租人
hsieh1001 wrote:
所以回頭想想都更這件事,是要靠建商取得現有住戶同意,藉由蓋更多的樓地板面積,分給原住戶,多出來的售利。老房子拆了,新房子更多戶,人卻變少了,這是我從不認為都更政策長期會成功的原因。...(恕刪)

幾年前..房價正高..聽鄰居談起都更..
大致上的意見..
1. 1間要換2間..
2. 不要出半毛錢..
3. 要有兩個停車位..
聽完我就直搖頭..

另外..住頂樓的..住一樓的..
有很多是反對都更的..

時間繼續流逝..已經沒人談都更..
逆過來說..有人花鉅資整修..

時間繼續流逝..有人房子不修..開始擺爛..
公用水管漏水..硬要別人改管..不准經過他家..
不合理的現象..接下來..就會有官司..

說實在的..只能讓時間繼續流逝..
直到整棟爛掉..

如果法律能修..真的希望定出共同日落條款..
例如..50年或60年後..必須整棟拆除..
至少不要留下來變公害..
新的觀念..房子不過是耐久的耗材而已..
最後的價值..就是各自持分的土地..
大家都要看開..

樓上講的跟我講得一模一樣,給則新聞
==============================================
30年老屋買賣需健檢 全台384萬戶受影響
內政部統計,全台屋齡超過卅年的老屋有逾384萬間,老屋的安全問題,屢屢讓民眾憂心忡忡。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天指出,為強化台灣的防災型都市更新,正研擬修法強制30年以上的老屋健檢,未來老屋買賣需附健檢證明,讓買方了解房子是否安全,內政部將儘快提出「建築法」修正草案。
==============================================
老宅健檢不過不能買賣只不過是第一步
下一步就讓你危樓只能自住,你敢出租=預謀殺人
大家不出錢整修最終危樓就只剩土地持分的價值
當同樣狀況想賣給建商貪個建商出拆除費的多了
你不先整合好建商恐怕還不收咧
別肖想當釘子戶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