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留人..民國120-130年間..累積超過150萬棟房子留給你們處理

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9年國民黨撤退台灣..
雖然國共繼續在外島互砲招呼了幾年..
但隔著台灣海峽..台灣總算有了戰後安定氣氛..
用民國算..就民國40年起..每年有著40萬的新生兒..

說起我們這些四年級的..跟著台灣經濟發展..創造了台灣奇蹟..
不婚的很少..結婚的很早..不科學的印象..95%都有結婚..
買房的年齡約落在30~50歲之間..沒房的也很少..80%都有房子..
估計我們每年繼承或新購房數約..40萬人/2*0.95*0.8=15.2萬戶的房子..

台灣平均壽命約80歲..
民國120年起..我們這些四年級的..將與各位陸續告別..
歲月不留人..我們又怎可能留住房子..
對不起..民國120年起..每年就會有15.2萬戶的房子..留給你們處理..
民國120年起..到了民國130年..10年間就會累積有152萬棟房子留給你們處理..

民國120年..距離現在..不過短短14年..時間很快就到..
四年級少數換過房的..屋齡尚新..沒換過屋的多數屋齡將落在30~50年..
屋齡屋況尚可的..加減自住或賣掉..
屋齡太舊的..別再夢想都更了..請別讓老屋成為公害..
請幫我們拆掉..化為平地..留給未來台灣的新生代..

ganman wrote:
請幫我們拆掉..化為平地..留給未來台灣的新生代..


你應該叫你兒子幫你拆吧?
除非你過戶給大家,不然大家怎麼幫你拆
天道酬勤
北部都會區才會有人想處理,鄉下地區跟南部都市,因為沒有都更價值,估計都會成空屋。

現在高雄、台南就是這樣了!

ganman wrote:
1945年日本宣佈...(恕刪)


老屋快拆吧!

我也希望我這邊有大安森林公園啊!

不過居住正義搞得現在都更很難就是了…
鄉下老屋老人家離開後就變空屋了!還沒門沒窗的 +1
不用煩惱。電視上播玩具反斗城員工跟顧客一樣多。

小朋友要寫申論,研究童年中玩具的重要性嗎?

空屋最多就免稅政府、宗教團體、老爸老媽、建商成屋。


拆掉???? 核四巨蛋還安在阿...

臺鐵南迴臺東潮州段電氣化計畫 276.13億元
臺東縣、屏東縣 施工中

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 410.67億元
花蓮縣、臺東縣 分段施工中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293.60億元 臺南市 已動工

三鶯線 502億元 新北市 施工中

淡海輕軌 153.06億元 新北市 第一期施工中

機場捷運增設A14站 47.74億元 桃園市 施工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

十億先拿走五億 wrote:
不用煩惱。電視上播...(恕刪)


我的父母三四年級的,很遺憾先走一步了,也正如樓主所說,留下了兩棟老屋,
比較市區的有人居住,鄉下的只能任它腐朽,
而我六年級的,預估130年以後,也很可能滿滿消失(我國中同學會剛開過,已經走了五個),
如果我們這年級的陸續走後,釋出的房產數量真的會滿驚人的,有繼承自三四年級的那部分再加可能自己有買的,
如果少生子,全部灌到少數一兩位八九年級後代身上,到時這些後代,手上有人至少兩三間房產應該是很常見的情形。
之後會怎麼樣,不言可喻。
不過,那也不是我可以看的見的,現在很多吃喝玩樂,只要過的爽就好的族群,比比皆是,活在自己當下比較重要,管它二三十年後會如何。
ganman wrote:
1945年日本宣佈...(恕刪)

呵呵!我就是文章中的等待閉幕謝場的人物。
不想未來把空屋留在市區,所以現在都賣了。

現在還有找房子,不過都偏向郊區,也偏向"免洗房屋"。
現在看房的心態就是,買了就住到不要為止。晚輩不一定需要繼承。有山有水的點,以後或許根本沒殘值。
happywork01 wrote:

呵呵!我就是文章中...(恕刪)



快樂大你好像是60歲?這裡最年長的?
問個問題,為什麼你現在會想往郊區住呢?
是因為你想把比較值錢的市區房子賣掉,拿現金來享受生活嗎?
因為年紀再更大後,開車會是個問題
住郊區的話,不就反而不方便了嗎?
未來稅基嚴重流失,老人照養的龐大負擔,運量不足的交通設施,跟廢棄的學校,可能無法讓下一代買單了,餘命還有20年以上的人,都有機會見證台灣史上第一次人口反轉的經濟發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