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經濟、賦稅與房價的長期趨勢....

o幽可o worte:
老實說你不覺得自我矛盾嗎?
既然你覺得房子會倒,倒了有地也沒用,那為何還想要買?
你知道買房子跟租房子,對於付錢的那一代享受到的其實是差不多的嗎?
給你40歲買房,買房貸款繳30年,繳完人也差不多要走了。而且還要先準備一大筆頭期,準備完每月繳的錢也不可能低於租房。
買房子最重要的好處是之後能留給子孫,既然你那麼不屑祖先留給你的,那麼你當然沒有理由買,因為你孩子也不屑你留給他的老房啊,你是在買心酸?不如把錢省下來帶孩子出國,他會更感謝你

不買房你要住哪裡?買房100%是為了安頓家人,有一天你會發現最貴的是時間,可能你

現在沒有小孩,當你有小孩後想法就會不同,人在童年的階段別的沒有,就是最愛比較!

最令租屋族痛徹心扉的一句話就是『改天去你家玩』,簡單的一句問候語即將改變你兒女

一輩子的人生觀,這個絕對不是危言聳聽!還有房子是不動產也是必需品,大多數都有增

值的空間,旅遊則是奢侈品一次就沒了。重要是買得起房的一大堆也有能力出國,買房不

是問題,沒錢才是真正的問題
。拿出國比買房這又是比雞腿哩?


o幽可o worte:
你在說啥?
之前沒有便宜是因為人還是在增加,買氣需求上升啊,現在是在說少子化的影響吧?
可以別再把人增多的結果直接套到人減少的結果嗎?

少子化怎了?就空空會少子化?建商傻到不會少房化?土地不蓋放著會壞掉爛掉嗎

o幽可o worte:
因為光是持有就有成本。
而且以後一個年輕人就要扶養1個老人,老人醫藥費是最可觀的(現在還感覺不到啦,因為人最多的那一代還在壯年期)。政府也要錢建設對老人友善的設施,健保支出也增加,反正都要錢,而這些錢幾乎不可能直接向沒錢的年輕人拿(大概會暴動喔)最可能就是對有錢的企業(但你對企業加稅基本就是直接轉嫁給消費者...)和閒置的房地產開刀。
ps.就算建商不再蓋房子,空屋也很多了

是要啥持有成本?房地產就是用來壓榨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你沒聽過一案建設

公司嗎?只蓋一次房子就賺飽了,從此就不會再出現!長照跟健保這些都是窮人的夢魘!

早就說過這是叢林法則,窮人就是用來壓榨的,就算健保倒了也是窮人先陣亡,完全影響

不到有錢人,等窮人都消失後,台灣就全部都是有錢人,社會也就一片欣欣向榮了

空屋多只代表某些地區荒廢而已,不代表要跳樓大降價,何止空屋多?偏鄉空地也很多。
mariase worte:
如果說最想買房的年齡層是30~45歲,應該不用等到31年這麼久
以去年底人口資料來看,30歲到44歲人口目前是558萬
5年後約526.4萬,10年後約480萬,15年後約446.8萬左右
人口減少速度還蠻明顯的,到時再來觀察看看市場影響...

要少子化也好,多子化也行,建商不是傻瓜啦!建商也會少房化或是多房化,有賺錢才

會蓋,沒賺錢就不要蓋,土地放著不會壞掉或爛掉,等房價好再慢慢蓋。
登卡普 worte:
不買房你要住哪裡?買房100%是為了安頓家人,有一天你會發現最貴的是時間......


住哪裡?就說租房了

最貴的是時間沒錯,但你每天去工作不就是拿時間換金錢?
省了金錢就是省了時間。

沒錢本來就是問題,房價太高更是問題...
超級有錢人不在討論範圍內
台灣平均月收入不過5萬,而大多數人的收入是分布在3-4萬......




登卡普 worte:少子化怎了?就空空會少子化?建商傻到不會少房化?土地不蓋放著會壞掉爛掉嗎?


說的好像不能買地自己蓋似的。
而且只要有賺錢的生意就有人做,現在是賺很多,不代表賺一點就沒人要做。




是要啥持有成本?房地產就是用來壓榨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你沒聽過一案建設

公司嗎?只蓋一次房子就賺飽了,從此就不會再出現!長照跟健保這些都是窮人的夢魘!

早就說過這是叢林法則,窮人就是用來壓榨的,就算健保倒了也是窮人先陣亡,完全影響

不到有錢人,等窮人都消失後,台灣就全部都是有錢人,社會也就一片欣欣向榮了。

空屋多只代表某些地區荒廢而已,不代表要跳樓大降價,何止空屋多?偏鄉空地也很多。



這邏輯...
拜託不要把頭埋進沙裡,就假裝什麼都不會發生好嗎?
o幽可o worte:
住哪裡?就說租房了
最貴的是時間沒錯,但你每天去工作不就是拿時間換金錢?
省了金錢就是省了時間。
沒錢本來就是問題,房價太高更是問題...
超級有錢人不在討論範圍內
台灣平均月收入不過5萬,而大多數人的收入是分布在3-4萬......

那租房就好了啊!買不起不租房還能怎樣?

你自己都講了大多數人的收入分布在3~4萬,所以低薪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你的低薪買不

起房,所以才把房價擺第一位,當你口袋裡沒半毛錢時,連一個麵包也買不起,就會變成是

高麵包價了!看上眼的買不起,看不上眼的很便宜,偏鄉很多才2~3百萬怎不去買?


o幽可o worte:
說的好像不能買地自己蓋似的。
而且只要有賺錢的生意就有人做,現在是賺很多,不代表賺一點就沒人要做。

你要是有能力買地玩自地自建,還需要在這裡嘴嗎?怎還不去完成也來PO個開箱文?

o幽可o worte:
這邏輯...
拜託不要把頭埋進沙裡,就假裝什麼都不會發生好嗎?

看到啊!而且還看的一清二楚,買不起的空空把少子化當明燈,幻想建商是傻瓜,會無限量

賠錢蓋房子賣,加油!買不起的就繼續租房住,買外圍的就上班堵車下班賭爛。
登卡普 worte:
要少子化也好,多子化也行,建商不是傻瓜啦...(恕刪)

如果這說法成立,那麼應該不會有建商倒閉才是...
登卡普 worte:
o幽可o worte...(恕刪)


看登大跟幽大激辯,
剛好看到TOTO的馬桶廣告,
很漂亮,想買一個,42萬而已
原來登大跟幽大文章的TA族群,
都是有能力買42萬的馬桶的族群,
登大跟幽大啊!
你們家裡可以裝幾顆42萬的馬桶?
房子賣1300萬,也不貴啊,
也不過30個TOTO馬桶。



mariase worte:
如果這說法成立,那麼應該不會有建商倒閉才是...

所以你認為有建商一開始就是,心甘情願要賠本蓋房子喔?太好笑了吧?幫幫忙好嗎?

建商會倒閉是周轉不靈,被銀行團雨天收傘懂嗎?周轉不靈跟賠本生意有一樣啊?
tany3472 worte:看登大跟幽大激辯,
剛好看到TOTO的馬桶廣告,
很漂亮,想買一個,42萬而已
原來登大跟幽大文章的TA族群,
都是有能力買42萬的馬桶的族群,
登大跟幽大啊!
先想想你們家裡可以裝幾顆42萬的馬桶。

這個馬桶我跟幽應該都不適合!

幽的規劃是租屋,租屋不會花42萬去裝馬桶,他會把錢省下來帶家人出國。

而我也不可能,長期在外早已習慣蹲式的馬桶,坐式的大不出來更麻煩。


 認同,也有可能是槓桿開太大,現金流出問題⋯
登卡普 wrote:

所以你認為有建商一...(恕刪)
登卡普 worte:
tany3472 worte...(恕刪)


我會舉這一顆42萬的馬桶為例,
就是給各位更多的思考空間,
這個廣告出現在01房產版,
就代表01這裡有人裝得起這種馬桶。

我看到馬桶外型及設計很喜歡,
看到價格是42萬以後,
馬上第一個反應是「太貴了」,
我裝馬桶的預算只有10到15萬,
這個價格已經高出我的預算三倍,
所以雖然他是我喜歡的產品,
但是它的價格遠遠超過我的能力,
看到價格當下,就應該放棄這個念頭,
但是在01上有人買得起呀!
如果要整天嫌這個馬桶太貴!
有什麼意義呢?

試問大家看房子,不是用這種觀念嗎?
看房子之前,有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嗎?

買馬桶也有買馬桶的預算,
如果亂看一通,
發現有錢人坐42萬的馬桶,
自己看了也很喜歡,
但是又買不起,心中滿是鬱卒,
人生真的要這樣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