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zooke wrote:KKday傳裁員、放...(恕刪) 就算你被資遣放無薪假,你還是要住吧!沒房子你總要租,有租金收益,房價就有撐的可能,一般的一兩萬租金租不起總要去租幾千塊的吧!ˋ這樣的話,房價移轉就會出現,高價的跌但低價的漲,所以整體房價會跌嗎?頂多高端的移往低端住而已,物理的能量不變定律,看來你沒學好
我親自到B1的美食街才可怕!老闆比客人多!......................士林夜市商圈湧現倒店潮 台北人的共同回憶消失中...士林夜市自去年開始,店面一個接著一個讓租,而這一波武漢肺炎疫情,更是衝擊了人潮與收入。(攝影/趙世勳)近年來因為陸客減少,再加上武漢肺炎衝擊,以往觀光客密集的士林夜市,頓時變得冷清許多。在人氣名店「阿宗麵線」以店租貴加上人潮有差退出士林商圈後,退店潮成骨牌效應,附近的幾家名店包括「口吅品」、「龍涎居」、「豪大大雞排」以及位於十字路口的「日藥本舖士林門市」都紛紛退租,士林夜市一帶,可以說是台北東區之後,另一個店家倒店退租的重災區。士林夜市緊鄰捷運劍潭站,範圍為文林路以西、基河路以東、小北街以南,內部有大北路、大南路、大東路等曲折巷弄,外圍街巷則是一排排老舊透天,士林夜市店家包括平價熱炒、小吃攤販、各大手搖飲料店。以往也有不少排隊美食如蔥爆肉捲、大腸包小腸、豪大大雞排等;此外,服飾店、3C用品店、藥妝店也都有,食衣住行一應俱全,是台北市最具規模夜市之一,除了本土客外,更是外國客來台旅遊必朝聖的景點,人山人海、在台北人的記憶裡,擠得水洩不通是常態。其中許多台北人回憶的「陽明戲院」去年9月15日結束營業,在歇業日前,陽明戲院是台北市的戲院裡,歷史最悠久的一家,再來就是西門町樂聲戲院(1964年8月6日開幕),陽明戲院傳出將被拆除改建的消息後,正式宣告70年的回憶走入歷史,讓許多民眾感到可惜,近日店家也抱怨,因為陽明戲院外圍被圍上了工程圍籬,而連帶影響在戲院門口前做生意的小吃攤也被逼得只好另尋他處做生意。臉書上也有網友感嘆,陽明戲院拆除後,以後士林沒有地標了,也有網友建議改建為士林在地博物館,而陽明戲院屬自辦都更案,去年核定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建造執照、拆除執照,該建地將興建地上八層、地下兩層建物;一、二樓為一般零售業,三樓為餐飲業,四至八樓為電影院。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業者壓力接踵而來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台灣限縮兩岸空運航點,中港澳旅客也暫緩來台,各國來台旅遊人數銳減,許多觀光景點幾乎不見遊客蹤影,重創運輸業,航空公司、飯店業者、餐飲業者、伴手裡店商家...等等產業鏈全部受到波及,從農曆過年開始,外國遊客進不來、國內民眾也不敢出門,這也讓許多在觀光景點做小吃的業者更是苦不堪言。下午接近傍晚時間,《信傳媒》記者到附近一帶查看,發現士林夜市攤商前門可羅雀,原本要架起三角錐、進行交通控管的榮景不再,同樣的慘況也出現在全台各地,觀光艱困的非常時期,台灣北中南著名景點,無一倖免。一排連好幾間店面掛上招租廣告,即使有捷運站加持,人流還是少了五成,而附近的排班計程車司機也因為現在人少的情形下,只能在捷運站外頭乾等,民眾也害怕密集的空間,計程車司機只能自力救濟。遊客大減、疫情壓力排山倒海而來,如何在緊縮的消費市場,開闢出一條活路,人、財都進不來的情形之下,觀光產值光也在這幾個月蒸發數百億元這也是繼2003年SARS之後,帶來一場針對許多產業前所未有的災難。
球給志傑012 wrote:還在用無薪假這個詞啊(恕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8%96%AA%E5%81%87無薪假就無薪假英文叫furlough就跟台灣還在用武漢肺炎就武漢肺炎?那幹嘛不叫新冠肺炎?奇怪了,雙標?名稱怎麼稱呼有差?管到海邊去?你怎不跟你老闆說不要講無薪假
webberc wrote:無薪價與房價好像...(恕刪) 確實這4-5年「投機客」很挫賽....特別是預售屋那種...但口袋深的「投資客」...口袋的深度可能比褲管還長....要讓投資客賠錢.真的很難...為何投資客要投資?因為本業賺的錢花不完...並且沒有要擴張本業.銀行利息太低..房地產只是其中一項資金港口...這又不是唯一出路...債券.黃金.股票.也只是其中一項..會覺得房價下跌..投資客走頭無路的人..根本是井底之蛙..市場上最常見的投資客.就是忙著賺錢沒空花錢的...醫生..但也有「少數」槓桿太高的醫生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