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兩個都是電梯大樓
如果 A物件:權狀23坪 公設比25% 實坪16 單價約16 總價380萬
B物件:權狀19坪 公設比2% 實坪18 單價約19 總價也是380萬

上面這兩個物件大家會選擇買那一個呢?如果環境與生活機能相同的話

我的話是偏好B物件
雖然B物件單價比較高,但是相同的總價我能買到比較大的實坪
但是就是高單價的謎思會讓將來轉賣的時候不好脫好,請教各位朋友的看法~~?


另外如果是上新莊的話,以B物件來說,這樣的成交價合理嗎?
文章關鍵字
咩咩將 wrote:
請問各位兩個都是電梯...(恕刪)


看屋況吧!通常高工設建案是近期完工,所以通常會有一些公共設施,低公設建案由於年代較為久遠,所以單價比較低一點,但若是以自住兼投資眼光來衡量我會選高公設.原因為他~等你要脫手時屋況較新
咩咩將 wrote:
請問各位兩個都是電梯...(恕刪)



若單純以單價來說:假設若干年後售屋總價相同
若漲時16/P要漲到19粉容易,但19/P能飆到23嗎?這問題值得深思~~
若跌時16/P若跌到13時,試想19/P的老中古屋跌到15.74/P,你想哪一個比較容易呢?





==================================
請問各位兩個都是電梯大樓
如果 A物件:權狀23坪 公設比25% 實坪16 單價約16 總價380萬
B物件:權狀19坪 公設比2% 實坪18 單價約19 總價也是380萬
allenlee1234 wrote:
若單純以單價來說:假...(恕刪)


嗯~的確是如此
因為一般人還是會從單價上來考慮
所以如果將來確定有換屋打算的話
就勢必是選A物件以後會比較好脫手
如果不是長久居住的話
大家好像也不會因為實坪空間大就去買B物件厚…
咩咩將 wrote:
請問各位兩個都是電梯...(恕刪)

請問各位兩個都是電梯大樓
如果 A物件:權狀23坪 公設比25% 實坪16 單價約16 總價380萬
B物件:權狀19坪 公設比2% 實坪18 單價約19 總價也是380萬


公設比2%.........新房子2%有問題吧....週邊的生活區域恐怕很亂吧!! 搞不好開窗就是隔壁廚房..樓下走道就更不用說了.停車場路線恐怕小的可憐......

要注意看清楚喔!! """別用大廈價格買公寓品質"""

合理的公設比.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這跟裝潢的原理是一樣的...........裝潢要花錢.搬家又拆不走.....但不稍微裝修一下....又住的很難過!!!

要看清楚!!別入劫了........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大火快炒 wrote:
請問各位兩個都是電梯...(恕刪)


這位版大好像是買到15年屋齡的低公設房子~~~~
應該不是低公設的新中古屋~~
電梯大樓的公設才2%...會不會太少了點???
有點給他誇張...
條件也怪怪的...若環境跟生活機能一樣...
那每坪的單價會差到3W...
而且板大說的也很怪...一樣的總價...
加公設之後是A大...實坪比較是B大...
到底是那一個單價便宜......
說實在的...公設的設備...會去用的有多少人...
以自己來說...想買大樓是看中管理員的制度...
至少會安全些...但公設有些去用還要加錢...
實在沒有什麼動力去使用...不然就是不實用...

若不考慮其他的條件...
一樣的價格...為甚麼不買大一點的房子...
除非屋齡跟屋況差很多...
若是均為新屋,我會選B,因為公設比高,總坪數大,將來總價過高時要轉賣時,會對買方造成壓力的!!且漲價幅度和公設比應沒有絕對關係,高公設比不一定有好的管理及多項合理的公設,低公設比也未必差,還是以現況決定吧!!
fg1049 wrote:
若是均為新屋,我會選...(恕刪)


嗯嗯
這位朋友說的其實也就是低公設的好處
雖然同樣總價下B物件的單價是相對比較高沒錯
但是對以後要自住的人來說買B物件還是比買A物件來的划算的感覺
畢竟公設使用的機率不高,我寧願花錢花在實際坪數上
15年以上的房子高公設的也比比皆是吧....

高公設不是現在才有,只是現在更高而已,

真正的低公設,又公設齊全,又不是樓上所講的有問題的房子...當然有,

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找低公設,然後再用行情價去殺價....才聰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