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中國大陸及台灣都在說打壓房市...
我突然想到...既然大家都渴望買房居住,如果政府有法規規定買房後5年內限制交易,這樣會不會比較好達到百姓的需求也可以壓抑投資客,風評不好的建商也不敢隨便蓋房亂賣,因為民眾買了房之後5年內不能交易,如果風評不佳房子也賣不出去。
不知道各位大大有沒有不同的看法....
一次漲足跌足好,還是讓大家冷靜一下好。
要漲足隔天還是繼續漲,要跌足隔天還是繼續跌。差別只差在把時間延後,中間是否會產生其他變數的影響。
好處是震盪不會那麼大,壞處是無法反應當時實際狀況。
五年前的價格是買高的,假設五年後的狀況是要賣低的,那五年後到底是要賣高還是賣低?
事實上五年後所反應的可能是五年前該發生的事情。
如果這樣最後比的,是蓋房子的速度快還是買房子的速度快。
我認為這樣只會加速囤積,不會消化囤積。
因為在這五年內雖然不能賣,但是可以繼續買,如此,只是五年前該發生的事情,延後五年發生。
我認為只會延後收益的時間,增加投資風險,不太會影響收益的多寡,因為要賺足的,還是會賺足。
這種方法,散客第一個被踢出去,主力部隊會有影響,主力部隊應該會更加著重在高價值的區域。
也就是說投資眼光要更精準,操盤號更老練,以確保五年後的收益。
totti1976 wrote:
最近看中國大陸及台灣...(恕刪)
五年內限制買賣或用高稅限制
其實只會造成精華區的房子更加高漲
因為好地點的房子人人愛
若真要等到五年
苦等的人多了,下手就更是大方
屋主自然更會抬價
若硬要在五年之內賣
稅金也一定是轉嫁到買方的手上
最後屋主不會少拿
買方反而多付了一筆
最後爽到的是政府
而非精華區的房子就會很慘
因為買進一個房子需被關五年
買方必定會多加思考,因為怕被套在裏面出不來
這時只要一旦進入流動性風險
就會導致不好的房子就愈沒有人要買
中南部的房子就會跌的更慘
這樣的做法不過就是造成城鄉差距更加擴大的方法而已!
對一般的購屋者並不會有什麼好處!
自由經濟之中的管制常常都是未傷敵前先傷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