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是否是"空砲彈"???或者是"海嘯"???


先知,天生之,天造之,天縱之,天成之,自然而然而知.



問候大家好!!!


奢侈稅必定重挫台北房市!!!


奢侈稅有如海嘯般,當你遠看覺得只是"一層波浪"而已,
越到面前越形可怕,來到面前才想逃脫,
毫無機會,祇是滅頂而已.

台北市早早沒有自住客了,所有美其名自住的,

其實都是投資客,台北市物件在大中小投資客間輪流轉動

就算換屋的,也是隨時伺機再賣出而已.

甚麼大家都要住台北市不可,全部都是謊言.

看看台北市人口年年減少,許多人搬遷到郊外,

北市房子或是賣出,或是出租等待高點殺出,

台北市房屋越老舊越炒作,

就清清楚楚說明了:純粹是"炒籌碼"

更嚴重的是,大量籌碼流入一些"貪婪"無知"

"不怕死"卻"毫無實力"的"年輕投機客"手中.

這些年輕人,毫無經驗,又期待"一舉發大財"

大量擴充信用,除了奢侈稅又偏偏屋漏逢連夜雨,

日本大地震就在眼前,這些貪婪年輕投機客,

斷頭的日子接近了,毫無逃脫機會,

善良的你,千萬不要去當墊背.



現在,所有討論奢侈稅影響的目光都集中在"投資客殺出,
殊不知,奢侈稅對於房市最大殺傷力其實還在於:買方,尤其是短線買方.至於套牢投資客當然是立即受損,然而那只是奢侈稅 次要的殺傷力.


奢侈稅,顧名思義就是當"消費者"購買"奢侈商品"的時候,必須付出一定的稅賦.所有的"奢侈商品"都是買的時候,立即繳稅.那麼奢侈稅對於商品市場的影響力如何呢?其實並不大,
原因是奢侈稅課徵商品與對象都是金字塔頂端族群,那點稅額只是九牛一毛罷了.


然而"不動產"奢侈稅卻與其他"奢侈商品"有截然不同的性質.
最重要的就是沒有限定"豪宅"才課征奢侈稅,而是只要是不動產買賣,一律以奢侈品視之,一律課征奢侈稅.當然,政府還開了門,將自用住宅與九類情況排除,否則殺傷力還要放大十倍.
反之,倘若今天,政府課征的是"豪宅奢侈稅",那麼,對房市就影響甚微,完全沒有打壓的效果.

搞清楚奢侈稅對於"一般奢侈商品"以及"不動產"的影響與本質不同之後,還需要探討,到底奢侈稅影響,是否就是那10%或者
15%的稅賦而已嗎?有人認為,只要將持有期間延長,就完全不受影響,甚至還有投資客天真又可愛的揚言:將奢侈稅灌入房價
,連一些"業內專家"也附和,實在可笑又可憐.還有人以為,只要奢侈稅不溯及既往,就沒有殺傷力,真是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蓋奢侈稅對於房市的主要殺傷力在於:懲罰短線買方(2年內).
也就是說一旦奢侈稅實施,任何人買入不動產,就必須有持有兩年以上的"決心"與"命定",否則將面臨15%的奢侈稅,若再加上
一些必要費用(契稅,代書,地價稅房屋稅,管理費,仲介費),必定超過兩成以上的機會成本,面對一買入就必須面對兩成以上的必要支出,還有誰敢進場短期買賣呢?更何況面對此種情況,銀行豈能不僅縮銀根?設想一下,倘若告訴你,你買股票必須持有兩年才能賣,你還會進場買進嗎?

是的:這就是奢侈稅真正威力所在:短線投機買盤完全消失

仲介無法上下其手,成交量必然急速萎縮,沒有量>>>>>>>必跌
綜合以上可以結論,奢侈稅將完全杜絕房市的短期投機買賣,
而房市連續上漲了七年多,目前在高檔,此次房市上漲又是資金
氾濫所造成的資金行情,房價之所以一直堆高,完全是投資一手換一手堆疊出來的,一旦短線縮手,投資客出場,必然後繼無力,
房價垮下來是必然的結局,其中,尤其是炒作最厲害,偏離實質價值的台北房市受傷將最慘烈,這點,與過往的經驗有所不同,
視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房市先知 wrote:
綜合以上可以結論,奢侈稅將完全杜絕房市的短期投機買賣,
而房市連續上漲了七年多,目前在高檔,此次房市上漲又是資金
氾濫所造成的資金行情,房價之所以一直堆高,完全是投資一手換一手堆疊出來的,一旦短線縮手,投資客出場,必然後繼無力,
房價垮下來是必然的結局,其中,尤其是炒作最厲害,偏離實質價值的台北房市受傷將最慘烈,這點,與過往的經驗有所不同,
視需要特別注意的地



奢侈稅的確可以完全杜絕房市的短期投機買賣

但是卻無法消滅資金動能
整個的利率和貸款結構並沒有因為"奢侈稅"三個字就有根本性地改變
大家過於神話"奢侈稅"三個字

這股錢熱錢還是留在市場上流來流去,到處找地方發洩
從股票 ,黃金 , 石油, 到米糧,四處找獵物

所以規納資金市場第一個會倒的一定不是台北市,因熱錢還是想進

而奢侈稅不用多再推測,最慘的地方其實新聞也說了

大家只要想想
那些地方的特色就是預售案多,新建案多...

就知道這些地方慘了..
三峽、林口、淡水.....連新竹、竹北都可能難逃...

桃園被人首點也不是沒有原因





房市先知 wrote:
奢侈稅必定重挫台北房市!!!



奢侈稅最主要還是要打擊短期的投資行為

根據營建統計資訊-建築物建造執照統計

這個奢侈稅一但執行下去,最立即地受到影響的就是新屋多,預售多,建案多的地方

相信你打開來看看歷年的資料,就會相信受衝擊的一定也不是台北市,
台北市要受到奢侈稅影響,我想應該不會有幾個新市鎮來的大

但是

這個也又回到之前一個話題

林口...等地點跌了,大家就會去買嗎?


奢侈稅最主要還是安撫民心吧..
等到真的實行了之後,就會發現買不起的地方依舊買不起
北市神話早晚要破滅

近年台北市=精華地段

媒體整天不吃不喝幾年幾年才能買北市

目前奢侈算空砲彈 如果加上利率可能是核子彈....
房市先知 wrote:
問候大家好!!!奢侈...(恕刪)


連波浪都不算吧
這打房只是對空鳴槍,警告警告
一方面安慰吵著要糖吃的小孩,另一方面告誡大人適可而止
兩邊都有交代到就好,只要撐到大選結束,林北就全放給你去啦

這種打法,只要找到價位支撐
爾後想在大台北買房.....??
假賽啦
目前,認定發表奢侈稅只是"空砲彈"的,約略分為兩大類"人物"

第一類是:內心真正認為"沒甚麼果效的"

第二類是:內心極端恐懼卻言不由衷,蓄意"抹黑"醜化"扭曲"

當然,免強說還有一類是,毫無定見,人云亦云,希望有效,卻又怕無效,
(也可能希望無效,又擔心有影響),此類屬於被影響者,
通常屬於"被影響族群"單純讀者型"也是"別有用心的發表者所期望影響的族群.
不過,因為較少發表看法,不在此討論.

然而無論是第一類或者是第二類,所發表的內容多數是

反邏輯,反常理,反真相,反理智的弔詭與詐騙內容.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先有定論"(無果效)再提出"論述"推演"論證"

奢侈稅是無果效的空砲彈.

((其中,第一類人多數是對於馬政府施政能力"失望"者,(當然,有些是從期望而轉失望,
有些是"本來就痛恨馬的綠色份子,前者,期待房價能快速有效降低,
後者,期望房價續漲,搞毛全民,只要能讓馬下臺就好.)
至於第二類人物,多屬於仲介,套牢投機客,炒家的"利益團體"利害關係者"))


甚麼叫做反邏輯呢?

先看看正面的正常合乎邏輯的推演:

1+1=2 是不會也不能改變的(定理),所以任何時候

1+1=A 這個A是甚麼呢?

必須從事件(因)(1+1)來探討,來尋求合乎"定理"常態"的"結果"(答案)

而這個結果必然是2.(1+1=2是定理)

反邏輯者,乃是先有了B的結果(答案)再行論述,推演1+1=B

至於這個B可能是2也可能不是2.

換句話說,先有了"奢侈稅無果效的結論"才再行推演.

當然,有心機,蓄意詐騙者,會將推演的過程進行的"完全合乎邏輯,

如此,才有可能矇騙一些"善良人物"

舉實例來看看這一段話:

大投資客口袋深,持有撐過兩年再賣就好勒,到時一次到位漲足兩年的份(如果房價繼續上漲的話

這是從一篇論述中擷取的一段(自然他的結論是奢侈稅無效),在為文者長篇大論中,

所有的先決條件就在此點:也就是:先認定房價會繼續上漲>>>自然也就是先認定>>>奢侈稅無效.

所以,其後的敘述,推論無論如何合乎邏輯,如何正常合理,其實都是無效的,都是弔詭的,都是

"詐騙謊言">>>當然也必定得到"奢侈稅無效"的結論.

.當然,作者可能不是蓄意如此"詐騙".有可能是犯了邏輯理智的錯誤.

(通常第一類人物,容易因為感情因素而無心犯此錯誤,第二類人物則往往是因為利害關係

蓄意欺騙,詐欺善良購屋者)

還有一類的論述,表面上好像合乎正常邏輯推演的程序,然而卻在推演過程中,

完全不按"定理"定律"來推演正確答案,而是蓄意扭曲而將結果導向他所期待的"結論"

如1+1=2他偏偏將1+1設定為1+1=3,因此當他推演1+1=A的時候

必然得到A=3這個結論.

例如:

>>>>>>>>>>>>>>>>>>>>>>>>>>>>>>>>>>>>>>>>>>>>>>>>>>>>>>>>>>>>>>>>>

奢侈稅實施後,想擠進台北市更難了

侈稅實施前,可能有資金不充裕的投資/機客會拋售房子

但實施後,因利率如此的低,不管投資或投機者大部分應可撐兩年後再賣

如此一來,供給突然大幅減少,需求沒變

房價要跌更不容易了

當然撐不住的人,他的成本也要加上奢侈稅再賣吧


看樣子,想擠進台北市更難了

>>>>>>>>>>>>>>>>>>>>>>>>>>>>>>>>>>>>>>>>>>>>>>>>>>>>>>>>>

此文章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先探討原因再行得到:(侈稅實施後,想擠進台北市更難了)的結論

似乎結論的推演,合乎邏輯,然而其弔詭與誤謬的地方在於:::

因利率如此的低,不管投資或投機者大部分應可撐兩年後再賣

這個說法,事實上是先認定:利率是唯一主要因子(將非絕對因子誇大成為絕對因子)
請注意:能增值能獲利,才是投資投機者持有房屋的主因,低利率不是.
事實上日本長期低利率,並沒有讓投資投機者增加持有誘因)

絕對化利率,就相對將"稅"的因素排除,自然而然就將奢侈稅合理的排除成為:無果效.

這兒,就是利用將"非真理"絕對化成為"真理"從而得到"似是而非"的結論.

至於為文者是蓄意或者是無心之過,只有他自己清楚.不過,這種低級(簡單)錯誤在此處卻得到

絕對多數的"附和"支持"衍伸"

確實是直得玩味與注意.


PS:當然撐不住的人,他的成本也要加上奢侈稅再賣吧

這種推論完全不合乎邏輯,不合乎常理,完全錯誤

也能堂而皇之擺在檯面上,只能用"悲哀"形容



除了以上的例子

再來看一看更極端更弔詭的例子

>>>>>>>>>>>>>>>>>>>>>>>>>>>>


黃永義漲價了!
剛某仲介打來說, 黃永義的最新報價漲價了!
反正政府要搞黃, 黃當然會把新增加的成本轉嫁給買方.
黃照賺, 政府也賺.
這真是官商勾結的好榜樣.

>>>>>>>>>>>>>>>>>>>>>>>>>>>>>>>>>>>>>>>>>>>>


在這一篇中隻字不提奢侈稅是否無效,而是用一種迂迴的方式

宣告並且引起震撼:

奢侈稅不但無效,並且更進一步的讓"房價更加高漲"

看起來是多麼完美無缺的結論.

並且,為了增加"可信度與XX效果"還蓄意"譴責"出台奢侈稅的政府

很可惜,也就是其弔詭之處就是:賣價與成交價是兩回事

此處為文者喧嚷的"漲價"是"賣方單方面的漲價",而賣方漲價是"完全自由"的

他自然可以將賣價提高百分之一百

作者卻蓄意模糊賣價與成交價的不對等

WHY???

聰明的你一定是清清楚楚的知道.

事實上,媒體也有報導:奢侈稅出台,委賣急速冷凍

看吧,造成你一種惜售的印象

那麼到底是"惜售"觀望"還是一種"策略"集體詐術"

聰明的你也一定是清清楚楚的知道.

真相只有一個,事實會說話,而事實往往隨這時間慢慢顯露出來.



可以說


全台唯獨我在去年底公開堅持:台北房市已作頭,並且在聯合新聞網房地產預告

明年(兔年)與你所想的不一樣,基本大環境將劇變.

兔年下跳上躍好不熱鬧.

正如當時金融風暴最熾熱的當頭,也唯有我仍然公開堅持:房市長多繼續.

神準預告一一成真.



奢侈稅剛剛出台的時候,一片無用無效空砲彈的雜音,所謂的專家群

還質疑政府質疑果效,大仲介寫手還嗆聲:繼續漲

甚至到今天,本網壇還是一片:唱衰文.


當時我也發表了:小咖投機客唯一的生路就是立即殺出,趁還有一線生機之時奪門而出.



然而隨著時間遷移,才沒多久真相就逐漸顯露

>>>>>>>>>>>>>>>>>>>>>>>>>>>>>>>>>>>>>>>>>>>>>>>>>(今日新聞稿)
【聯合報╱記者羅介妤/台北報導】
奢侈稅最快7月才可能實施,但房地產市場上敏感度高的賣方已經提前採取動作。房仲業者統計,新增委託量最大的區域新北市,3月比去年同月委託量平均值增加約2成,台北市也有將近1成的增幅。

房仲業者指出,奢侈稅沖淡短期投資需求,短期內市場將呈現「量縮價跌」。

>>>>>>>>>>>>>>>>>>>>>>>>>>>>>>>>>>>>>>>>>>>>>>>>>>>>>>>>>>>>>>>>


所謂大限來臨各東西,當海嘯來臨的時候,拿著麥克風高唱入雲有甚麼用呢?


還是快快逃命去吧.




個人希望他是房產海嘯..因為這樣才可以讓台灣的城鄉發展均衡

但實際上 奢侈稅只是一個選舉口號
沒有什麼實質意義 喊好玩的

就好像 633一樣~~
喊一喊~~過一段時間 大家也忘記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