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裡的四層樓老公寓在談改建(台北市南區),土地持分約9坪,商三560
目前的容積率應該只用了一半左右
建商給的條件如下
(1).主建物加陽台:31.27坪
(2).公設: 31.27*32%=10坪
(3).總坪數:41.27坪
(4).大車位一個
整個談的過程,建商是請代書出面,但傳統代書好像有點給我們很多奇怪資訊
這個算法跟分配比例是不是有問題?
總覺得分到的面積很少?
尤其是(2).公設這塊,算法好像跟一般買預售屋算法不同?
還有,車位的坪數也是包含在(2).公設當中嗎?
一般合理的商三改建的行情應該是多少?
關於您問的分配率的以及分配數量坪數是否合理我無法回答您
不過,提醒您,
1.談好的坪數"一定"要於合約明列各項坪數,室內面積.陽台.公設都要清楚列出,並要寫明不足時補償方式
2.車位一定要確認是否是平面或是機械車位,如建商聲明"大"車位,也請於合約中列出尺寸
3.合約也要註明各項工程期限,(交屋多久後要拆,拆屋多久要建樣品屋,銷售多久後要開始蓋,預計多久後要蓋好)期間一條一條寫清楚,並註明工程如果延期如何賠償(有的建案因為建材漲價,3年可以蓋好的拖到6年)
以上每項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寫明罰則,否則形同虛設!!!
賠償以及補助部份也要留意計算單位,
假設工程延宕1個月補償1000/坪,房屋權狀30坪跟土地權狀6坪,金額就差5倍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