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參觀了台北市某都更建案,發覺建商實在有夠沒良心,配給原住戶虛坪較少,但購屋者可選購樓層虛坪卻很大!
此建案低樓層建築面積比較大,記得是六樓以上開始退縮,總樓高14層,目前銷售的都是退縮後的樓層(EX:6~14層),低樓層代銷不賣也不show出平面圖。
該案可銷售樓層是雙拼每戶80坪,但室內卻只有小小的3+1房,那個+1房還是偷機房得來的,客餐廳也沒多大,正納悶80坪跑哪裡去時......仔細一看,原來房子外圍環繞一圈雨遮!說環繞一圈還算客氣,在房子後面還挑空一個大約一個房間的區域,這個挑空區當然也環繞著雨遮,以這樣一戶的雨遮面積初步判斷7~8坪跑不掉!
可是建築法規有規定雨遮上限,為何可以做這麼多雨遮來灌水呢?低樓層建築面積比較大,立面是平面的,未設雨遮或只在後方小部份設雨遮,而可銷售的高樓層則是比土星環狀雨遮還要多!這不禁讓人懷疑是否將低樓層可設雨遮轉移到高樓層來.........
除了雨遮差異之外,低樓層與店面幾乎是為原住戶量身訂製,好處都被都更戶與建商拿光了,那拿錢來買的人是冤大頭?原始設定已是如此,將來大家住進來,管委會會不會分裂成原住戶與新住戶兩大派?
遇到這種不合理建案,請大家用力說出不合理的地方,向代銷說出這就是不買的理由,建設公司敢這樣玩,就讓它吃吃銷售不佳的苦頭,畢竟蓋房子的錢與建商利潤都是購屋者拿出來的啊!
這個案子在文山區,看房地產報導據說開價每坪上看80萬!那天去看連價錢都懶得問,坐不到5分鐘就聽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