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utube.com/watch?v=EMFcXVOUrGc

房市命運大不同 台灣德國兩樣情

滿有趣的觀點,難道租屋真的比買屋好?

除了政策的關係,生活觀也大不相同

台灣人的觀念還是"有土司有財"

有自己的房子才有家的感覺

只是這感覺越來越沈重了

ytok wrote:
有土司有財...(恕刪)


以北市買屋的預算,在南部買個1.2間4樓透天或是買個幾分地,綽綽有餘
這不就有屋也有地了........

說穿了就是要有錢就是了
有錢你要買什麼來證明什麼全看自己高興
"頂客族 vs 一家四口;白領階級 vs 勞動階層",這是個還蠻極端、不平等的比較。我只看到結論是擁有家的勞動階層生活過的比租屋的白領頂客族辛苦。台灣媒體的報導一直都很片面,只是民粹式的在單一議題上加油添醋,真的很要不得。同樣的報導只從片面來解讀,也可以說是德國人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花費觀念與華人以家人為重的觀念造成購屋自用比率大不同。同樣是台灣德國兩樣情,結論卻可以完全不同。

如果大家知道的資訊包含德國工程師平均年薪是四~五萬歐元,30%~40% 所得稅 ,每月房租(一房一廳一衛;12 坪大小)約 600~1000 歐元 (家具,廚具自備,有些衛浴器材得自備),以及一餐速食 3~5 歐元 (餐廳消費平均 10~20 歐元 ),不知道還羨不羨慕德國?

TaiwanKiwi wrote:
不知道還羨不羨慕德國?...(恕刪)


別只單純看支出, 要看支出的話那你應該也知道德國也是要買垃圾袋, 且一個小垃圾袋要250台幣, 所得稅那麼高有多少是花在社會福利? 而且是政府不會拿來亂搞的社會福利. 讓你從出生到葛屁都不用擔心的福利
在這裡發文真麻煩,只說你的想法人家說你嘴砲鍵盤俠,附上證明人家說你炫富?!
luftwaffe wrote:
別只單純看支出, 要...(恕刪)


所以有這麼多不同的因素影響,要如何公平比較?
雖然是不甚公平的比較,但由此可見政策對人民的影響

德國雖然在住的問題上負擔比較輕鬆

但是其他生活上的支出不見得比台灣少

一樣都是日常必須的支出

是不是由政府從旁輔助解決"基本人權"(影片中德國人認為住是基本人權)

比人民自己辛苦打拼來的合理?

著實有很多值得討論的空間

德國在08年金融危機時,分別跟人民還有財團協商,人民同意減薪,財團不准出走或外移

共同度過難關,換成台灣呢.....早就被財團壓的死死的,動不動就是要出走,動不動就是要

政府救,也不見藍綠有什麼方式處理,財團也專門供奉一些民代,財團老闆也出來選民代藉以

方便行事,國家是照顧人民來是財團?從房市來看,先前不是在調查民怨第一名,現在也不見

處理民怨第一名,開了一堆自我感覺良好的政策,2邊都想討好,哪有這麼好康


ytok wrote:
雖然是不甚公平的比較..是不是由政府從旁輔助解決"基本人權"(影片中德國人認為住是基本人權)比人民自己辛苦打拼來的合理?...(恕刪)


解決住的基本人權有很多種方式,"擁有"只是其中一種。影片裡華人要的"所有權",與影片裡德國人享受的"使用權",是截然不同的觀念。

如果是為了滿足使用權(租屋),政府已經有租屋補貼,青年安心成家租屋補貼專案。如果是為了滿足所有權(購屋),政府也有不少方案,包含低利率的首購方案,也有青年安心成家專案(200萬元零利率),以及國民住宅租售方案。

這些方案也都是政府用無數納稅人的錢來輔助解決住的基本人權。只不過為了收視率,媒體的焦點不是在提供這些輔助方案的資訊,只是無頭蒼蠅似的一窩蜂報導片面消息,真的是失去追求真相的職業道德,也遮蔽了人民"知"的權利。


TaiwanKiwi wrote:
(恕刪)...如果大家知道的資訊包含德國工程師平均年薪是四~五萬歐元,30%~40% 所得稅 ,每月房租(一房一廳一衛;12 坪大小)約 600~1000 歐元 (家具,廚具自備,有些衛浴器材得自備),以及一餐速食 3~5 歐元 (餐廳消費平均 10~20 歐元 ),不知道還羨不羨慕德國?


以德國製車業來說
其品質與性能執業界牛耳

工會代表在董事會內擁有席次
要裁員必須工會代表同意

不知大家羨不羨慕德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