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Fed最新公佈的會議紀錄顯示,Fed已經準備好推QE3.0
我們該思考的是:這對資產價格有什麼影響呢?
首先,回過頭看看前兩次量化寬鬆對貨幣與資產價格的影響
底下這張圖是台灣的貨幣供給量M1b的變化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QE1.0在2008年12月實施後,M1b急速地增加
但由於QE2.0的規模遠小於QE1.0,因此他對M1b的拉升作用較小
而且,有趣的是,由於大家已有QE1.0的經驗,還沒等到Fed實施QE2.0,大量資金早已領先一步湧向台灣(預期美元會大幅貶值,先去追逐將會相對升值的貨幣!),導致台幣開始大幅升值,而央行為對抗台幣升值,而在市場上大量買入美元並釋出等值台幣,這才導致M1b急速增加
相信未來即將實施的QE3.0,肯定也是在FED真正實施之前,大量資金湧入台灣
但無論如何,從這張圖可以清楚看到,從2008年以來,台灣市場其實真的『不正常』地爆增大量資金
之所以說不正常,主要是在2008年之前的另一波景氣高峰時,M1b的增加量、幅度與速度都不如經濟剛被衝擊後的2009年(別忘了在這年台灣還首度實施消費卷,就知道當時經濟狀況有多麼惡劣)
QE1.0後,光只是在2009年就增加了將近3兆資金~
隨後再實施的QE2.0,又再增加了1兆資金
兩次QE的短短幾年內,總共增加4兆,增加40%的貨幣供給量
簡單講,這就是量化寬鬆QE的威力
M1b不正常劇烈增加後,由於台幣價值被稀釋,導致台幣必須用更多數量來換相同的資產(我們看到的結果就是漲價)
再來看底下這張國泰不動產指數(張金鶚做的報告,假不了吧?!)

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第一次量化寬鬆後,房價、股價依然持續下跌,因為當時市場信心崩潰,誰管他大量資金被製造出來?
但,量化寬鬆不會沒有用,只是時間問題!因為QE1.0並不是一次性將資金注入市場,而是分批次注入
隨著實施後的半年後,被注入的資金已經多到無法忽視的程度後,房價終於展開大漲波段(其實主要是貨幣價值被稀釋,所以需要用更多來換房子)
QE2.0實施前,房價也曾停滯上漲,但開始實施後,房價又明顯大漲了一波段
你認為當明年實施QE3.0後,你認為房價反而會大跌嗎?
歷史可以指引我們方向,剩下的就看你怎麼做了!
http://udn.com/NEWS/WORLD/WOR2/6736329.shtml
由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主持的聯邦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的11月會議記錄顯示,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聯準會或許有必要推動第三波的量化寬鬆(QE3)。
換句話說,在會議中主張繼續寬鬆貨幣的委員,同意量化寬鬆應在「發布訊息時」提出,以確定市場預期會和聯準會的行動一致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