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然"實價登錄"又有可能成為房價續漲的幫兇
道理是這樣,實施實價登錄前,很多打算透過不動產移轉財產給子女的人,她們會一次性的買入,以避免將來贈與給子女時,被改用實際價格來課贈與稅
就算房價明後年真的跌了,光是稅負上的負擔上的差別就超級划算,因此肯定會在實價登錄實施前引來一波買盤
然而,真引來趕著上車(未被實價登錄過的住宅),在奢侈稅鎖住大量物件不准賣之下,供不應求下,房價不狂漲才奇怪
然後,好不容易買到的未曾被實價登錄過的住宅,將會越來越稀有,導致買的人更是不願輕易賣出,導致委賣量再進一步萎縮,導致供不應求的情況更加嚴重,房價不狂漲才奇怪
不過,還好有強調不得作為今後實價課稅的基礎
CC1311 wrote:
實價課稅包含持有稅~房屋稅地價稅
斧底抽薪
這才是最狠的
...(恕刪)
實價課稅包含持有稅光是用想的就知道難度超級高
首先,沒有交易過,就沒有實價登錄
那如何實施實價課稅包含持有稅?
按照目前的交易量來看,恐怕要經過10年才會讓大部分的房子都被交易過,都有實價課稅的基礎
而且對於不曾實價登錄過的住宅如何用實價稅持有稅,我感到十分好奇
總不可能還來個一國兩制,有被實價登錄過的用實價課稅,沒有的則用公告地價或公告現值吧?
現在唯一可行提高持有稅的方案是:大幅調高公告地價與房屋評定現值
然而,這卻會同步打擊到自用住宅的持有者,打擊面太廣,肯定會引來民怨
因此,最佳的方案就是大幅調高非自用住宅的稅率
然而,在這次住宅正義修法中,完全不敢提這個法案,只敢通過不痛不養的"實價登錄",而且還是被閹割過的(強調不得作為實價課稅的基礎)
也就是說,從目前的狀況來看,我還是看不到能有效打擊投資、置產的作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