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iki.mbalib.com/zh-tw/%E5%BA%9E%E6%B0%8F%E9%AA%97%E5%B1%80
房地產的那一段,請看看吧。
1.所謂的"獲利"是指,標的物出售後,獲得資金和本金的差距。所以,標的物未賣出前,不叫獲利。
2.小房換大房,是否落入"龐氏騙局"中,重點在於你投入房地產投資的本金是否有增加,假設十年前你花了200萬的頭期款買了一戶1000萬的房子,基金槓桿5倍,十年來增值一倍,變成2000萬,所以你買掉小房子,獲利1000萬。故事如果到這裡,那你就是這個市場的勝利者。但是,假設你又買了一戶更大的房子,你用獲利的1000萬,買了一戶十年前價值2000萬,現價4000萬的房子,基金槓桿4倍。對不起,你已經落入"龐氏騙局"中了,因為,你不但把所有的獲利再投入投機市場,還多了3000萬的負債。房地產的"龐氏騙局",就是建立在"消費者認為房屋是不會貶值的投資品而追高購買,這樣供需關係使得價格不斷提高,直至某一天購買房屋的資金難以為繼時,房產價格將應聲而落。"
3.股市中有句名言"帶著現金出場的,才是勝利者"。

---------------------------------------------------------------------------------
房地產的龐氏騙局形成要件:
1.消費者認為房屋是不會貶值的投資品=>正在發生
2.追高購買=>已經發生
3.這樣供需關係使得價格不斷提高=>正在發生
4.直至某一天購買房屋的資金難以為繼時=>正在發生
5.房產價格將應聲而落=>未知
---------------------------------------------------------------------------------
DANTELIU wrote:
我有屋了
我也不在乎...(恕刪)
幾點討論:
1.並不是所有買屋者,都會落入龐氏騙局,會落入龐氏騙局者,一定是投機客,投機者成於短進短出,敗於信用擴張,在過去這個泡沫成長的過程中,如果你符合以上二點,對不起,你就是個投機客,房子對投機客來說只是個"房子",是生財的工具,"龐氏騙局"就是用來修理這些人的。
2.房地產和一般投資商品有一點最大的不同,住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有一部份人,也就是所謂的自住客,持有房產的時間是非常長(二三十年以上),所以房產的價格可能在持有的過程中,經歷幾次的波峰波谷,但對這類自住客來說,價格的漲跌不是重點,因為對這些人來說,房子是一個"家",價值的增加只是附加的價值。對自住客來說,在買房子之前,只需要注意一點,房價是不是歷史高點,是否有下修的空間,畢竟,對一般人民來說,存錢並不容易,對人生最大的一筆買賣,小心為上。
3.十年前,單純的自住客,在五年前成為這波漲勢的初期贏家,而這其中有部份的人經過這幾年的質變,成為投機者。說明白,是否入局,只取決於一個字"貪"。這算是結論了。

---------------------------------------------------------------------------------
1.標題改一下,加個"投機市場"。
2.自住者買房換房=>量"力"而為。投機客買房換房=>量"利"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