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機市場中小房換大房=>落入龐氏騙局還不自知嗎?!

看到一堆人說幾年前買小房子,這幾年愈換愈大而沾沾自喜,難道你不知道你已經落入所謂的"龐氏騙局"嗎?
http://wiki.mbalib.com/zh-tw/%E5%BA%9E%E6%B0%8F%E9%AA%97%E5%B1%80
房地產的那一段,請看看吧。
1.所謂的"獲利"是指,標的物出售後,獲得資金和本金的差距。所以,標的物未賣出前,不叫獲利。
2.小房換大房,是否落入"龐氏騙局"中,重點在於你投入房地產投資的本金是否有增加,假設十年前你花了200萬的頭期款買了一戶1000萬的房子,基金槓桿5倍,十年來增值一倍,變成2000萬,所以你買掉小房子,獲利1000萬。故事如果到這裡,那你就是這個市場的勝利者。但是,假設你又買了一戶更大的房子,你用獲利的1000萬,買了一戶十年前價值2000萬,現價4000萬的房子,基金槓桿4倍。對不起,你已經落入"龐氏騙局"中了,因為,你不但把所有的獲利再投入投機市場,還多了3000萬的負債。房地產的"龐氏騙局",就是建立在"消費者認為房屋是不會貶值的投資品而追高購買,這樣供需關係使得價格不斷提高,直至某一天購買房屋的資金難以為繼時,房產價格將應聲而落。"
3.股市中有句名言"帶著現金出場的,才是勝利者"。

---------------------------------------------------------------------------------
房地產的龐氏騙局形成要件:
1.消費者認為房屋是不會貶值的投資品=>正在發生
2.追高購買=>已經發生
3.這樣供需關係使得價格不斷提高=>正在發生
4.直至某一天購買房屋的資金難以為繼時=>正在發生
5.房產價格將應聲而落=>未知

---------------------------------------------------------------------------------
DANTELIU wrote:
我有屋了
我也不在乎...(恕刪)


幾點討論:
1.並不是所有買屋者,都會落入龐氏騙局,會落入龐氏騙局者,一定是投機客,投機者成於短進短出,敗於信用擴張,在過去這個泡沫成長的過程中,如果你符合以上二點,對不起,你就是個投機客,房子對投機客來說只是個"房子",是生財的工具,"龐氏騙局"就是用來修理這些人的。
2.房地產和一般投資商品有一點最大的不同,住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有一部份人,也就是所謂的自住客,持有房產的時間是非常長(二三十年以上),所以房產的價格可能在持有的過程中,經歷幾次的波峰波谷,但對這類自住客來說,價格的漲跌不是重點,因為對這些人來說,房子是一個"家",價值的增加只是附加的價值。對自住客來說,在買房子之前,只需要注意一點,房價是不是歷史高點,是否有下修的空間,畢竟,對一般人民來說,存錢並不容易,對人生最大的一筆買賣,小心為上。
3.十年前,單純的自住客,在五年前成為這波漲勢的初期贏家,而這其中有部份的人經過這幾年的質變,成為投機者。說明白,是否入局,只取決於一個字"貪"。這算是結論了。

---------------------------------------------------------------------------------
1.標題改一下,加個"投機市場"。
2.自住者買房換房=>量"力"而為。投機客買房換房=>量"利"而為。

asdcxztreo wrote:
看到一堆人說幾年前買...(恕刪)


別在危言聳聽了

台灣房價是不可能跌的

套句大S的廣告台詞

"不要看 不要聽 不要問 要狠狠地買"
asdcxztreo wrote:
看到一堆人說幾年前買小房子,這幾年愈換愈大而沾沾自喜,難道你不知道你已經落入所謂的"龐氏騙局"嗎?

哈哈!
真相被揭穿了, 就不敢來回您這樓了!

人家可是很好心的呢.
阿既然買不起, 就只好要人先買間小的來當個安慰嘛!

沒增值很多或貶值時: 要被人說眼光看錯, 不懂好地段, 不懂得抓住時機
換不起大的時: 也要被人說不夠努力, 不懂賺錢

世間事要有像這樣的"馬後砲言論"容易預料的話,
說那些話的人不都成為世界級富翁,
還會來和他們眼中的窮人們(!肥羊!)哈啦?

同樣是房子, 對有的人的確是資產, 甚至是"無價之寶";
對其他人而言其實是負資產, 是最大的負債.

還完貸款之後才能算是資產!
就跟投資一樣, 真正獲利了結之後才叫作有賺.

這些道理有那麼難懂嗎?

sunhm wrote:
同樣是房子, 對有的人的確是資產, 甚至是"無價之寶";
對其他人而言其實是負資產, 是最大的負債.

還完貸款之後才能算是資產!
就跟投資一樣, 真正獲利了結之後才叫作有賺...(恕刪)



其實你可以把這段敘述畫成資產負債表 (如果你剛好學過會計學的話)來想想看,

如果你的"資產"的定義 跟 會計上的一樣的話, 那麼 "還完貸款之後才能算是資產" 這句話的意思很怪~

"負資產" 我猜你指的意思是 underwater; 現值低於購入價格, 甚至低於貸款餘額?

舉個例子來說, 100萬的房子我現金付了99萬, 貸款1萬; 那實在想不出甚麼原因要把這1萬還掉了, 這房子才算是我的資產~ ^^






eddie1999 wrote:
舉個例子來說, 100萬的房子我現金付了99萬, 貸款1萬; 那實在想不出甚麼原因要把這1萬還掉了, 這房子才算是我的資產~ ^^


當你因為1萬塊還不出來時,
你要考慮的事叫作"能不能獲利了結?"
而不再是"擁有房子".

誰來保証賣出時一定賺? (原先是100萬唷, 賣出呢?)
sunhm wrote:
當你因為1萬塊還不出來時,
你要考慮的事叫作"能不能獲利了結?"
而不再是"擁有房子".

誰來保証賣出時一定賺? (原先是100萬唷, 賣出呢?)...(恕刪)



所以你的意思是 "還不出來" 而不是 "還沒有還清"囉? 那你原來的語意就不太正確.

我買來自住, 也要考慮能不能獲利了結?

您還是再想一次, 100萬的房子, 只貸款1萬, 為什麼這間房子不能算是我的資產? 我如果口袋裡還有1000萬也不能算嗎? 我覺得你沒有在正面回答我的疑問耶~ ^^

台積電第一季的負債還有1600億耶, 我們應該不能說這些錢沒還清之前, 那些晶圓廠都不是公司的資產吧~

相信致貧資訊,自然就會變的貧窮。
繼續堅持您的信念吧。
這個世界目前已是M型化了。
相信致貧資訊的永遠就是在M型的另一邊。
如果你能了解投資,投機,這二者的不同
就不會舉台積電的例子來對應龐氏騙局了
只有投機市場才會形成龐氏騙局

房地產的龐氏騙局形成要件:
1.消費者認為房屋是不會貶值的投資品=>正在發生
2.追高購買=>已經發生
3.這樣供需關係使得價格不斷提高=>正在發生
4.直至某一天購買房屋的資金難以為繼時=>正在發生
5.房產價格將應聲而落=>未知

asdcxztreo wrote:
如果你能了解投資,投...(恕刪)


你扯遠了, 我就是一個意思, "沒理由貸款要還清了, 標的物才能夠稱為資產".

別複雜化問題了.....
當後面還有老鼠的時候.... 這遊戲就可以繼續玩下去
我是路人~~~ 路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