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以"空屋率"來衡量房市的"籌碼面",但個人認為這個數字僅能供參考而不能盡信!
因為"空屋率"不代表"房市流動或潛在流動的籌碼"!
房市真實流動籌碼(也就是想賣的房子)的數字是很難掌握的,臺灣人的習性是賺到大錢之後有幾個小孩就幫他們"預買"幾棟房子,..看看周遭老一輩的人是否發現他們有此習性呢???有的甚至還買房收租當個包租公..所以類似"預先買房預備當遺產留給子孫"以及"買房租人收租"的房子有時雖然是"空屋型態",卻是安定的籌碼!事實上台灣一戶四口擁有三四棟房子,實際居住的只有一戶的情形很普遍!但這些沒人居住的"空屋"對房市一點影響力都沒有!房市真正流動的籌碼--建商興建中、新建成、或是建成尚未售出的房子、民間自己想賣委託房仲銷售的房子、自己賣不委託房仲的房子、因債務被法拍的房子、投資客手上待出售的物件
這才是真實有意義且會影響房價高低的"籌碼面因子",但要得到這個數字恐怕有難度,且這個數字恐怕與空屋率所推算出來的數字有極大的差距!故空屋率不可以拿來衡量房市的真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