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_H wrote:數字不會騙人 主計處說100年每人月平均薪資為4萬5642元台北市人口統計為2650968人 但顯示不出 租屋但戶籍不在北市的人、住外地戶籍掛在北市的人公司登記在中南部 實際營業場所在台北市這些數據都不一定是準確何況公司的入帳時間點是可以喬的以建商來說 不一定要預售先建後售也可以有些公司財報存貨會增加 也可能是備料 因為知道會接到大單當然也可能像宏碁一樣真的是賣不掉
pressanykey wrote:主計處說100年每人...(恕刪) 第一 , 這是會計師簽核的財報 . 當然可能作假 , 但是當然有一定的可信度 .第二 , 財報惡化 , 不是只有存貨一項 . 請看看其他數據
pressanykey wrote:主計處說100年每人...(恕刪) 賣不掉,跟接大單的財務數字會以不同的面相出現只看一個指標不好猜,但多個數字搭載一起通常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整體上市櫃建設公司的數字這兩季真的都不好看.總體面因為央行出手,建設公司要再借像以往的低成本資金並不容易.在需求面無法轉嫁(售價持平),原料面(土地及資金)成本上揚...最後會在建商的財務報表上看到毛利率彎頭的狀況....建設公司營運不如以往,因為我不是房地產專家,自認沒辦法在這種勝率不高的世道下,挑到令人稱羨的產品,所以才說目前房市沒有太多投資價值的原因,也許過幾年就有機會了吧!(不一定是房價下跌使報酬率提高,也許是台灣經濟真的逆風高飛)
TONY_H wrote:第一 , 這是會計師簽核的財報 . 當然可能作假 , 但是當然有一定的可信度 .第二 , 財報惡化 , 不是只有存貨一項 . 請看看其他數據 既然是會計師簽過且公佈的財報樓主何不把公司名稱打出來呢?
TONY_H wrote:六個季度的季報 , ...(恕刪) 建商的季報,還要加計預售未交屋的項目喔。交屋前的預收款會是負債而賣出的預售屋會是庫存,這點跟其他上市公司是不同的在這量縮不明朗的時機點,建商表現就會是有好有壞,看經營者的能力。不是飆漲時代的全面大好,也不是蕭條時代的一片慘。所以樓主提出單一建商的個案,小弟認為並非可預見的趨勢~要提建商財報,至少要像下列的部落格一樣,才是較全面的分析:http://jamescapital933.pixnet.net/blog/post/35520374-2012.07.19-%E4%B8%8A%E5%B8%82%E7%87%9F%E5%BB%BA%E8%82%A1%E5%A0%B1%E5%91%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