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網友自豪台灣的購買力 高於 日本 韓國 丹麥 英國 等等
可是 我們這麼高的購買力 真有讓你覺得台灣 富有或是舒適感很高的生活嗎?
先別說這麼難的理論 我傾向簡單易懂的例子
在台北 一般人民 平均吃一餐的預算概念是: 100 NTD
在東京 平均一餐的預算概念是: 1000 日圓(約300 NTD)
假設,再低一點, 半價!
在台北一餐的預算 我只找50NTD可以吃飯的餐廳
東京一餐的預算 我只找500日圓可以吃飯的餐廳
你會吃到甚麼樣的食物 在甚麼樣的環境?
我們來看看東京吧~





在東京 以一般一餐預算的半價 我可以吃到的餐廳 有
1. 免費冰水可以喝
2. 明亮舒適的環境
3. 有冷氣
4. 有很多選擇
5. 乾淨的桌面環境
6. 很多調味料或是免費的蔥 讓你享用
結論, 台北的一般一餐半價預算 以50NTD來看, 你會吃到怎樣的餐廳????
台灣的購買力高 是的! 台灣人可以存的錢比較多 對!
但是台灣的購賣力買得到品質嗎? 買得到質感嗎? 相同的購買力 我們買到的是...只求"有" 但買不到"好"

----------------------------分隔線-----------------------
10/5 補充
可能小弟表達不清 很多人以為我在比較拉麵而已...(其實照片是烏龍麵/UDON)
這麼說好了
台灣新鮮人平均月薪資 25,000 NTD
日本新鮮人平均月薪 220,000 日幣 (70,000 NTD)
大約 1:3.
簡單來說 日本人 花費 300元台幣 就像 台灣人花100元台幣 這樣的感受
以這種原則 當你在日本吃 150元的食物時 就像在台灣吃50元的食物
我拍的照片就是想比喻 在日本吃類似台灣50元餐廳的時候所獲得的品質水準 包含環境與服務舒適感 還是很不錯
你在台北隨便吃一碗50元的麵 是甚麼樣的用餐環境?
台灣的平價麵店/水餃店/便當店 大部份的環境都是... 髒 亂 雜... (是有少部分還不錯)
在台灣 所謂的購買力ppp 很高是因為 服務與品質過於廉價或是低下 所以我們犧牲的是品質!
品質!!!
相對的 為何在日本吃50元的餐廳還是有舒服的環境品質?
台灣人普遍還是停留在 "可用" 就好, 吃飽就好, 可以就好.
品質幾乎不太注重, 或是間接犧牲/忽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