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補充) 從東京看台北 初步認識 何謂 購買力

常聽到網友提到 "購買力" 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很多網友自豪台灣的購買力 高於 日本 韓國 丹麥 英國 等等

可是 我們這麼高的購買力 真有讓你覺得台灣 富有或是舒適感很高的生活嗎?

先別說這麼難的理論 我傾向簡單易懂的例子

在台北 一般人民 平均吃一餐的預算概念是: 100 NTD
在東京 平均一餐的預算概念是: 1000 日圓(約300 NTD)

假設,再低一點, 半價!
在台北一餐的預算 我只找50NTD可以吃飯的餐廳
東京一餐的預算 我只找500日圓可以吃飯的餐廳

你會吃到甚麼樣的食物 在甚麼樣的環境?

我們來看看東京吧~

(10/5 補充) 從東京看台北  初步認識 何謂 購買力
(10/5 補充) 從東京看台北  初步認識 何謂 購買力
(10/5 補充) 從東京看台北  初步認識 何謂 購買力
(10/5 補充) 從東京看台北  初步認識 何謂 購買力
(10/5 補充) 從東京看台北  初步認識 何謂 購買力


在東京 以一般一餐預算的半價 我可以吃到的餐廳 有

1. 免費冰水可以喝
2. 明亮舒適的環境
3. 有冷氣
4. 有很多選擇
5. 乾淨的桌面環境
6. 很多調味料或是免費的蔥 讓你享用

結論, 台北的一般一餐半價預算 以50NTD來看, 你會吃到怎樣的餐廳????

台灣的購買力高 是的! 台灣人可以存的錢比較多 對!

但是台灣的購賣力買得到品質嗎? 買得到質感嗎? 相同的購買力 我們買到的是...只求"有" 但買不到"好"

----------------------------分隔線-----------------------
10/5 補充


可能小弟表達不清 很多人以為我在比較拉麵而已...(其實照片是烏龍麵/UDON)

這麼說好了

台灣新鮮人平均月薪資 25,000 NTD
日本新鮮人平均月薪 220,000 日幣 (70,000 NTD)

大約 1:3.

簡單來說 日本人 花費 300元台幣 就像 台灣人花100元台幣 這樣的感受

以這種原則 當你在日本吃 150元的食物時 就像在台灣吃50元的食物


我拍的照片就是想比喻 在日本吃類似台灣50元餐廳的時候所獲得的品質水準 包含環境與服務舒適感 還是很不錯

你在台北隨便吃一碗50元的麵 是甚麼樣的用餐環境?

台灣的平價麵店/水餃店/便當店 大部份的環境都是... 髒 亂 雜... (是有少部分還不錯)

在台灣 所謂的購買力ppp 很高是因為 服務與品質過於廉價或是低下 所以我們犧牲的是品質!

品質!!!

相對的 為何在日本吃50元的餐廳還是有舒服的環境品質?

台灣人普遍還是停留在 "可用" 就好, 吃飽就好, 可以就好.

品質幾乎不太注重, 或是間接犧牲/忽略...

可以看一下下面的部落格來瞭解日本狀況:
http://beavers.pixnet.net/blog/post/6186038

1. 日本的東西比台灣貴一些,但是品質高很多,光是超市或便利商店賣的東西種類之多會讓你傻眼,舉例來說,日本超市的飯團都是新鮮好吃的鮮魚壽司 + 特級壽司米,一個才日幣 120 ~ 150 左右,價錢比台灣的所謂御飯團高一些,但不知道 quality 高多少倍...

2. 日本大學畢業生起薪七八萬,起薪台灣的兩三倍,假設物價也是台灣兩三倍,但換到的品質卻高一大截...
我去日本看到的物價根本沒差那麼多,百貨公司的有名拉麵一碗大概 600 ~ 1000 日幣,也就是 200 ~ 330 NTD,台灣好吃的拉麵起碼也要 150 ~ 220 NTD... 價錢差不到一倍,品質材料和用餐環境等,卻無法相提並論~

再來,日本賣的爽健美茶很濃很香,到了台灣價錢便宜 1/3,味道卻變淡很多~ 也就是說,在日本享受到的生活品質高出許多~

3. 台灣很多東西都是日本進口,尤其是藥妝,日本藥妝店的特賣價格真的會讓你覺得,差太多了~

講這麼多,回過頭來說房價,大家為什麼會認為 GDP 只有歐美日一半不到的台灣,房價卻跟他們相同,覺得合理呢? 而且今天不買,明天又會漲了...

有人炮說,不然你不會到日本買房,過去那邊生活?...我正有此意,同事已經在日本東京市中心 - 歌舞伎盯投資兩間房,每坪 70 萬左右,租金投報率約 7%...
不說別的,光是>> 空氣 水質 步行環境跟馬路品質

以上這些在台灣花錢也買不到,購買力是負值。
吃一餐500日圓大多是在車站或商場附近的小店 , 店面都很小一般不會超過15坪 , 幾乎所有人從開始點餐到吃完大概10分鐘左右 , 因為沒有椅子坐要罰站東西.....

想要好好悠閒的找個有椅子坐的店家 , 平均也要750以上啊
這些是片面的,台灣拉麵比日本拉麵?為何不用台灣牛肉麵比日本拉麵?
沒在日本仔細消費過的,實在是很難比的清楚,每個國家物價分佈不一樣,
我覺得要相信統計數字,舉特例是沒有用的。
當然,這些只是比價錢,生活環境還是差很多。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GDP_(PPP)_per_capita
請看維基百科的各國人均所得(購買力平價)列表,台灣確實高於日本。
簡單敘述一下,該條目引用三個機構的資料: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中央情報局。
其中世界銀行的資料沒有台灣。國際貨幣基金將台灣排在第19位,日本第24位;中情局將台灣排在第20位,日本第26位。
這表是專業機構針對食、衣、住、行各個層面綜合統計出來的,應該會比你的拉麵理論精準許多。
s927471 wrote:
常聽到網友提到 "購...(恕刪)
--問題--

PPP 把食 / 衣 / 住 / 行 都算進去?

那房貸是不是也算進去了?

guanquan wrote:
http://en....(恕刪)


01網民都只相信自己講法
他管你PPP是誰的統計
反正就是不客觀


東京樣樣好
物價便宜, 品質高, 房子也比台灣便宜
然後薪水好幾倍
根本天堂啊
Leica M240,21/1.4,28/1.4,35/1.4,50/0.95,90AA
我猜等一下樓下會說,既然東京那麼好,就趕快搬過去不送了,趕快搬去那個輻射的國家,八啦叭叭叭。
其實這裏有個最大的盲點
就是台灣接單, 國外生產

因為台灣對大企業收很低的稅
大企業樂的把帳掛在台灣

這些創造出來的 GDP , 都掛在台灣的帳上
實際上,貨品和錢都不在台灣

反而在實際有商品和金錢進出的國外, 帳面金額很低, 在當地繳的稅也就低

不是只有國民(內)生產毛額衝高
GDP衝高
PPP衝高
國民平均所得也衝高

2012台灣人均GDP $23,380 USD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公布的國民平均所得,100年的國民平均所得,年收入是51萬8,679元,換算為每月收入是4萬3,223元。

當10%有錢人月入1000萬,90%的一般人月入2萬 ,就能得到平均月收入101萬 的平均數字
但90%的一般人都沒有月入100萬

這只是一個數學上的平均數字而已,並沒有真正貼近一般大眾的生活。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