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認為,若以傳統的利率工具處理房地產市場,此為「大而無當」(blunt)的做法,因為利率不但無法解決房價偏離基本面的問題,還會衝擊經濟成長。

IMF研究,高房價與低利率並無必然關聯性。例如AU、NZ、GB的利率都比US高,但房價漲幅卻比美國大,其房價飆漲主要因為過度金融創新、房貸授信審理不實等問題所致。

此研究又打破了網上那些提倡提高利率就可便宜買到北市房的夢想了.
這不是話術嗎?無必然相關但有正相關,房貸利率必調升,房價必跌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乖乖等了。
有關利率與房價關聯的研究多如牛毛

不過, 基本上, 歸納起來, 用利率來當作買賣房的指標, 是很不保險的一件事

上波美國連續降息的時期, 房價平均跌了20~50%, 台灣卻相反

10年前房價低點時, 利率卻相對是高的

所以, 要賺錢應該是買在當時的高利率才對吧? 還是像很多建商說的, 現在的低利率是買房最佳時點?
邏輯不應只看一個方向..

所以, 利率跟房價漲跌的關聯性並不是很強, 研究上, 是弱的正相關
你充其量, 只能把它當作房價落後指標, 也就是事後諸葛亮的解釋功能

但若利率對於心理層面的影響會造成投資買賣的改變
如利率都沒有動, 但是利率敏感性的投資工具, 如債券等價格都反映了
這時候, 你就該參考這些有領先指標意義的產品

總之, 能掌握先機的人, 才有成功的機會
所謂房價的先機, 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
但若你真的認為利率有效, 看利率敏感產品與利率衍生性商品的走勢還比較有用
1.在"其他情況不變"的狀況下,越高的利率有越高的投資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房貸壓力會變大,持有成本增加,購屋意願會降低。利率很低的情況下,有錢人可能不出租只養房以免遇到爛房客弄髒家具或是趕不走等麻煩,利率調高,出租意願增高,供給變多需求不變下,租金會更低,所以買房意願會更低。這是邏輯推理下明顯的因果關係。
2.只是通常的情形下,經濟很景氣的時候,買房意願甚至泡沫都會形成,為了壓抑景氣過熱,常用的做法是調高利率,這個利率的調高,是房價飆生的"果";又經濟不景氣時,包括房市內都出現通貨緊縮現象,往往會調降利率,這個利率變低是物價房價偏低的"果"。所以,如果用同期的利率,與同期的房價做回歸分析,反而會出現與1.矛盾的結果。
3.貨幣政策會有一定的時間遞延現像,比較理想的分析,是用A期的利率,與A+1期的物價,做迴歸分析。
4.影響房價的因素不僅僅是利率,單一因子的迴歸分析,顯著性就不高,所以事情的確不是只是調昇利率就一定能打房,因為打房效果要隔一年,且會先傷到經濟,政府未必為了打房就調升利率。只是與什麼都不做相比,調高利率必定比較能打房。
5.2016年大選前利率不可能大昇,景氣數字已經不好看,生吃都不夠怎可能曬乾。
當其他投資工具 或努力工作 可以獲得更高的投報率 時 就沒有關聯性
但是沒有更高投報率時 卻是絕對有必然性

或是畫張圖
起漲時 跟利率沒啥關係
但是 到高原段 利率卻是唯一關連性

不信 你叫各國央行調高利率 看會不會崩盤
不信, 不然你叫G8總統們都去大幅迅速調高利率, 看敢不敢拿烏紗帽去博取無殼者的選票?

kch008 wrote:
不信 你叫各國央行調高利率 看會不會崩盤
忍忍忍
Friedrich II wrote:1.在"其他情況不變"的狀況下,越高的利

再同意不過了,無必然關聯不等同必然無關聯,房市的時間遞延本然就比股市慢很多,買賣的除了房價本身其實還要加一個時間價值,不願意等的就買貴一點或賣便宜一點,然後看多的就多買一點,看空的就多等一會兒。老生常談了。

louissvs wrote:
國際貨幣基金認為,若...(恕刪)

其實...如果真的沒相關的話...彭總裁就不用跳出來講話了

話說回來,我也可以說股票的漲跌,跟技術面(基本面)無必然關聯

請問上面那句話是完全無關的意思嗎
一直說就能壯膽嗎?
這種簡單的數學邏輯
連要反駁的力氣都沒了...
本人反指標超重,請勿跟單或對做,謝謝。
這標題很好玩。

無必然關聯不就是有講跟沒講一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