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桃園縣政府旁的屋主說:終於漲回來了!

買房時跟屋主聊起來....

他說賣250萬不貴.... 他住20多年了,當初買也差不多這個價....

真不知道所謂的買屋保值....到底是保在哪?
應該還是要看買的時機點。


兩年前租房也跟一位房東聊到...
他說17年前(目前應該是19年前)差不多土城北二高要開通的時候....

他說一坪買17萬....
開通後就跌到8~9萬...
根本漲不回來。


雖然不知這些屋主所說的是真是假....
但,如果有跌的一天,這裡又會是一個有趣的討論區。


joeggyy wrote:
買房時跟屋主聊起來....(恕刪)

沒錯...
15年前桃園有漲過一波...
那時房價17-20萬左右
但是波段過去後
房價回到7-10萬左右那時買的人都賠的很慘..

不過現在漲回來也不理性..
桃園的空屋量很多
沒道理漲..
中平路一帶空屋還是多到不行
新建案蓋好後也是入住率不到2成..
公共建設也沒多少
2006年我買在桃園時1坪7萬
現在漲到10幾..忘了
如果樓主不急可以慢慢挑
越偏遠綠地越多比桃園市中心還好..
怎麼可能?桃園曾經有這種價格?不是看不起桃園,而是您說的19年前的價格跟現在相去不遠,要是當年買的人,不等於是套了20年,還賠了20年的利息費用,機會成本跟精神壓力。另外以股市的邏輯來看,價格回到上一波的高點,不就是逃命的開始?其他縣市呢?也有這樣的狀況嗎?
桃園在八百伴的時候漲到20多萬!!

以現在的物價來說~大概是以前的一倍...

所以大有這裡假設漲到40萬....就很像之前的高點!!

不知道多久會達成阿!!
台灣到目前為止
房市是長期上漲
但是買錯時點 還是會讓你套牢好多年
例子當然不只在桃園跟土城了
之前很多地方也曾經有過歷史的天價
一直到前幾年才總算突破回來

朋友買內湖買好久
也是這幾年終於解套
這一波之前 他賣掉就是會虧錢
只好拿來自住 家裡需要開店
但就是卡在當初這個決策耗掉太多資源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會有人說自住沒差的鬼話?
更糟糕的是竟然還會有人相信......
而我一眼卻看不完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總是會有人說自住沒差的鬼話?
更糟糕的是竟然還會有人相信......


andy老兄說"房價高又如何?沒有交易只是嘴上富貴!" 這不就在說自住沒差嗎?

如果那個說漲回來的人,從買到現在都沒賣, 這樣有差嗎?

至少也不用租房子阿,賺租金阿

當然如果你用投資的心態買房子,當然有差

誰敢說她買的一定最低點,既然有需求,買不起就租,買得起就當作付租金,有差嗎?

兩年前,台中看房,大家都說高點了,可是我又自住需求,當然就買

如果沒買,只能像andy老兄一樣,說房價只能三折談價,永遠就租房子

現在漲得自己都嚇到了,問題,我沒賣,也沒差阿,所以自住只要不是超出你能力來買,本來就沒差

桃園大有路的房子真的在十多年前賣一坪20萬上下的價格
只是榮景沒多久 立刻下殺一坪10萬以下
有些大型社區屋主由於房子格局與社區管理等問題一一搬走
又不干心折半賣 於是重新整理出租
反正不賣就不賠 再怎樣至少還是屬於自己的房子
只是租屋變多 住戶分子就越複雜 管理更是不易 居住品質也就每況愈下

記得新光三越剛開始接下八百伴時還賣挺高檔的物品與家具
只是當地的消費與習慣支撐不了 就改成較平價商品與專櫃

沒想到近兩年大有路的房價一飛衝天
開頭所說的折半價房子 近期開價也回到當時的2字頭了
是不是值得??? 我也不想斷言
附近也推出許多預售與新成屋 開價一個比一個還敢開
所謂的居住品質與房價是否成正比 就賴個人自行決擇

joeggyy wrote:
買房時跟屋主聊起來....(恕刪)

我怎麼覺得是他在跟你洗腦,讓你感覺250萬不貴,說不定他當時只買100萬,後來跌到80萬,現在終於漲回來了,漲回他期望的250萬。
二十年前,桃園市區縣府文化中心周遭是這個價格沒錯,對於老桃園人來說,那可是像是臺北市的大安區一樣的地方呢~
Koei
joeggyy wrote:
買房時跟屋主聊起來....(恕刪)


怎麼說話這麼矛盾?
250萬 20年後一樣 不就是保值嗎?
況且人家250萬是住新房,你250萬買他20年舊房 這不就是保值嗎......

難道你買車250萬 20年後還能賣250萬嗎

重點在屋主賺了20年的房租費用
還有自己房子的心安感覺囉

我也希望我的房子 20年後還能賣一樣的價錢,到時候買更大間更好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